視頻網站將影視行業改造成了「超人」還是「怪胎」?

愛奇藝被國際機構「做空」,11家音視頻平臺被主管部門約談,再加上年報的鉅額虧損,盈利遙遙無期,視頻網站的「水逆」讓人有點頭疼。

視頻網站將影視行業改造成了「超人」還是「怪胎」?

另據報道,2020年初至今,有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或吊銷,是2019年全年數量的1.78倍。影視行業依然在「寒冬」中瑟瑟發抖。

視頻網站一直致力於按照流量思維對影視行業進行徹底的「改造」,兩者已經深度捆綁,未來息息相關。時至今日,這一「改造」過程給影視行業帶來了哪些改變?有哪些積極地意義?又有哪些步驟出了問題?

視頻網站將影視行業改造成了「超人」還是「怪胎」?

花式觀劇馴化出「輕浮受眾」

傳統電視模式下,每天2集或3集是受眾穩定的觀劇期待,不能快進,不能跳過,而且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如今,年輕人看劇的「花樣」太多了,可以開倍速,可以隨時跳過不喜歡的情節,可以只看喜歡的明星戲份,可以等劇集更新完畢「養肥」之後再一次性追完,可以花錢去掉廣告,可以花錢提前看大結局等。

在技術的加持之下,視頻網站以滿足受眾個性化需求為名,重新培養和馴化了受眾的影視欣賞習慣。受眾習慣的變化又會反過來影響影視內容的生產模式。為了留住變得「輕浮」的受眾,影視內容的生產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進行「迎合」與「妥協」。

豐富的渠道和檔期催生「畸形定價」

視頻網站的加入,極大的豐富了影視內容的播出渠道和檔期,形成了巨大的內容需求和吞吐量。「供需」規律作用下,一方面影視行業的生產潛能被大大的激活,資本大量湧入,劇集上新部數和集數不斷創下新高。

但另一方面,視頻網站之間的「非理性」競爭擾亂了影視行業各要素的市場定價體系,尤其是明星片酬「畸高」,行業開始不堪重負,直接導致主管部門發佈了明星「限薪令」。

之後,一系列負面影響顯現,資本逐漸退潮,影視行業隨之進入了「寒冬」。

視頻網站將影視行業改造成了「超人」還是「怪胎」?

圖片來源:《2019騰訊娛樂白皮書·電視劇篇:粉圈入局,熱劇造星》,原圖

內容審美走向「節奏快」「劇情爽」「流量話題強」

在流量思維模式指導下,影視內容的審美標準和製作風格都在近幾年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在可快進的「觀劇模式」下,年輕用戶的耐心已經消磨殆盡,「2倍速+拖拽」的耐心比想象中更短,騰訊視頻相關數據顯示,35%的觀眾在前7分鐘棄劇,而40%的用戶會在前3集棄劇,「生死7分鐘,黃金前3集」成為黃金定律。「快節奏」是劇集能否留住受眾的關鍵。

「爽」劇逐漸盛行,受眾只希望看到主角一路升級打怪,快意恩仇,不太願意接受帶有現實色彩和思考空間的劇集題材。

為了獲取更多流量,使用「流量明星」,打造「流量話題劇」成為視頻網站的最愛,毫無演技可言的「小鮮肉」攪局影視圈,直到受眾「反胃」。

行業在忙於向「流量」諂媚的同時,忽視了劇集的敘事能力,忽視了「故事為本、人設為王」的創作理念,其結果就是產生了大量號稱「電影級別」的大製作,紛紛撲到「媽不認」。

強化「網感題材」,弱化「非網感題材」,賦能「細分題材」

視頻網站用戶年輕化特徵明顯,主要構成就是「互聯網一代」,為了迎合這部分受眾,具有「網感」的影視題材逐漸獲得更多關注,催生和容納了諸多細分題材。

甜寵劇、青春劇數量爆發,成為網劇尤其是分賬網劇的首選題材;玄幻題材劇曾經一度非常搶手,而且其中很多都是大投資、大製作;耽改劇以其強大的造星能力也成了視頻網站的「香餑餑」。

同時,一些細分題材劇也在視頻網站有了容納和展示的空間,如:《不完美的她》這種「她」系列題材劇等。

反之,之前一些熱門的「電視劇」題材,比如:抗戰劇、農村劇等,網感偏弱,生產逐漸微縮。

視頻網站將影視行業改造成了「超人」還是「怪胎」?

催生影視內容「新樣態」

視頻網站對於影視行業的一大貢獻是,通過技術輔助等手段,催生了互動劇、豎屏劇等影視新形態,豐富了受眾的觀影體驗,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

除此之外,視頻網站也一直在致力於推動VR/AR等新技術應用到觀劇過程中,如:愛奇藝推出的「奇遇VR一體機」等。

眾所周知,技術是人類幾乎無法抵擋的社會變革力量,對於影視行業而言同樣如此,在這方面視頻網站是衝在行業最前端的。

從「神化」到「異化」大數據

自從業內開始流傳Netflix通過大數據指導從而製造出了爆款劇《紙牌屋》的「神話」之後,大數據就被「神」化了,尤其是流量數據。

影視行業開始盲目的應用流量大數據指導影視內容生產,產生了大量的「流量明星+IP+粗製濫造」的垃圾內容。

有業內人士指出,「大數據這東西對於創作和評論都毫無用處。大數據基於既成事實,用於指導未來多半要瞎。大數據致力於發現共性,好評論都是獨到發現。大數據是找公約數,藝術靈感瞬間產生於個體頭腦中。大數據只是輿情,沒有體溫。」

的確,數據作為以往的經驗總結,可以是創作的重要參考,但絕對不能「唯數據」「唯流量」。文藝作品還是要尊重自身的創作規律,引領受眾需求。

視頻網站將影視行業改造成了「超人」還是「怪胎」?

IP全產業鏈「延展」影視作品價值

視頻網站及其背後的整個集團實力雄厚,有能力成為IP全產業鏈條開發的「組局者」,這一點對於影視行業而言,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拓展方向。

根據《VIP跌倒,長視頻吃飽?》一文的報道,「2015至2018年間,騰訊投資部門在全球娛樂領域開啟了地毯式掃蕩模式,盤點市場內所有核心人才和團隊,三年合計投資文娛企業110餘家,涵蓋劇集、綜藝、動漫、文學多個領域。」「騰訊會形成一條牢固的產業鏈,先是閱文集團擁有知名IP,隨後閱文集團旗下的新麗傳媒、或者是騰訊視頻內部的企鵝影視進行製作開發,最後經由騰訊視頻播放嘗試變現,更有甚的是,騰訊遊戲還可以在更後端配合開發遊戲類產品。」

以IP為基礎,全產業鏈的開發模式,有效延展了影視作品的價值空間,有助於形成更多的產業開發模式。如:《唐人街探案》的影劇聯動模式等。但走向極端的「唯IP」論也是不可取的。

評價標準「多元但混亂」

視頻網站介入之後,拆解了原有劇集優劣的評價標準,新的標準變得多元且混亂,行業共識還在重構中。

之前是一張收視率排名表定天下,之後是網絡播放量、微博討論量等多個指標並行,再之後,視頻網站隱藏了播放量,推出了「熱度值」指標,但各家有各家的算法,各說各話,難以統一。

同時,視頻網站劇集播放量造假的問題一直都在,隱藏播放量數據後,這一情況有所緩解,但難以徹底解決。

構建「多元盈利」模式

優酷網劇《人間煙火花小廚》分賬票房破億,創造了現階段國內分賬劇行業的新紀錄。視頻網站推動影視內容形成了更多樣的盈利模式,如:分賬劇、付費提前解鎖大結局等,還有「疫情」期間,院線電影轉戰視頻平臺,實現了盈利。

影視內容從面向採購平臺的TOB模式,進化出了直接面向受眾的TOC模式,這也將對影視作品的創作構成一定的影響。

分賬劇製片方映美傳媒曾表示,做分賬劇首先要明確項目定位,抓取核心用戶心理畫像;而且,營銷非常關鍵,分賬劇的排播特點就決定了營銷的節奏是要將重點提前的,是需要迅速的積累一批用戶轉化成為後期的傳播主力。

直接面向C端用戶實現盈利,對於影視行業而言可能意味著新的「出路」。

視頻網站將影視行業改造成了「超人」還是「怪胎」?

強勢「介入」演員生態

對於演員生態而言,視頻網站強勢介入演員生態,與演員的關係正在變得更加複雜,平臺控制力不斷增強。

一方面視頻網站推出各種演員培訓計劃,如:愛奇藝的天鵝計劃等,培養自己的演員體系。另一方面,視頻網站開始和部分新人演員籤分約,需保證在合約期內,拍攝一定數量的平臺自制劇。

另外,視頻網站的偶像團體選秀類節目等誕生了大量的「偶像流量」,這些人的出口之一就是參演平臺的自制劇,進入到「演員」陣容中,「演技」參差不齊。

視頻網站將影視行業改造成了「超人」還是「怪胎」?

1號結語

視頻網站對影視行業的「改造」是全方位的,有些做法為行業賦予了「超能力」,但有些做法卻讓行業變得「奇怪」了。

·「輕浮」的受眾需要影視內容具備更高的品質和吸引力,但不需要過分「迎合」。

·豐富的渠道和檔期有助於為受眾提供更多的作品,但「非理性」的投資和哄搶不可取。

·內容審美的變化是必然的,但還需要容納更多樣的作品,而不是走向單一風格。

·題材過於同質化不可取;細分題材還需逐步豐盛,滿足細分人群需求。

·技術賦能下的影視內容形態創新是必然的趨勢,進一步的創新可能還需要視頻網站引領。

·大數據可以作為重要的創作參考,但創作的本質不可違背。

·IP全產業鏈開發推動影視行業工業化,但不能唯「IP」,原創也可以很精彩。

·評價標準多元是好事兒,但還需形成行業共識,杜絕造假。

·多元盈利模式是影視行業的需求,視頻網站可以繼續推動這方面的創新。

·演員培訓體系的搭建有助於豐富演員「來源」,但毫無演技可言的「流量」還是少摻和為好。

拯救世界的「超人」大多是經過了正確「改造」,擁有了超能力;而超人的對手,大多是經歷了失敗的「改造」,成為「怪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