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英國現金支付銳減的喜與憂

BBC 5月4日報道,數碼時代越來越多國家開始進入無現金交易時代。網上支付、刷卡、掃碼以及免接觸式智能卡已經成為許多人消費和購物的常態。

新冠疫情:英國現金支付銳減的喜與憂


而近幾個月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爆發,更推動了這種無現金交易。同時也意味著現金使用的極速減少,因為人們擔心現鈔和硬幣有可能會攜帶新冠病毒,增加傳染幾率。


比如,英國封城的這幾個星期,人們使用自動取款機取款的次數下降了60%,雖然人們每次取款的數額有所增加。

英國專家表示,隨著人們轉用數碼支付形式的增多,新冠疫情將會加劇現金使用率的下降。

疫情期間,網上購物增加,特別是網購食品和雜貨等。

其實,即使沒有疫情,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習慣於電子轉賬支付,但英國專家擔心現金的未來面臨風險,尤其是英國還沒有為此做好準備之前。

新冠疫情:英國現金支付銳減的喜與憂


現金使用人群


英國專家估計,仍有20%的英國人口主要依賴於現金支付。他們主要包括:


  • 生活在鄉村社區的部分人口,由於當地的寬帶和移動網絡連接不給力;
  • 還有那些身體或精神有障礙者,他們對使用數碼支付感到困難;
  • 負債者,使用現金更容易控制支出和預算;
  • 老年人和處於困境或家暴環境中的人,現金是他們的生命線,失去它就喪失了獨立能力;
  • 由於各種原因沒有銀行賬戶者;


英國最大ATM網絡運營商Link的數據顯示,英國每週提現數量仍在約1100萬次,總價值為10億英鎊。


但是由於許多商店、餐館、咖啡店以及酒吧等仍處於關門停業中,人們對提現的需求減少。


病毒讓現金需求減少


根據Link對消費者的一項調查,75%的人表示他們使用現金的數量減少,還有54%的人說他們乾脆避免使用現金。


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曾有報告稱現金和硬幣有傳播病毒的可能性。


中國政府有關部門也曾對現金紙幣進行有組織地消毒活動。


但英格蘭銀行和世界衛生組織強調,現金風險並不比其他物體高,並強調和重申經常洗手的重要性。


儘管這樣,仍有76%接受調查的人表示在未來6個月要少用現金,轉而使用其他支付方式或是網購等。


英國有一半人口已經使用無現支付的方式,但問題是還有前面提到的那20%主要依賴現金生活的人。這些人當中許多屬於脆弱人群。


英國專家說,如果現金需求不夠高則很難讓交付及自動取款機這些現金基礎設施供應商盈利生存下去。它可能在人們未做好準備前就導致現金基礎設施的倒閉。

為時過早?

當然,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很難現在就下此結論。英國現金運輸公司Pivotal的史密斯認為,只有在所有商家重新開業後才能判斷新冠疫情的真正衝擊力。

他認為,疫情不會改變人們使用現金的幾大重要原因包括:便利以及沒有銀行帳戶等。

BBC個人理財記者崗帕茲(Simon Gomperts)說,只有在未來人們才知道這場新冠危機是否會成為終結人們和現鈔情史的事件,因為許多人都對現鈔心有餘悸,覺得那是別人碰過的東西。

就連那些以前不喜歡接受信用卡的商家也轉變了態度,欣然接受信用轉賬。

崗帕茲說,以上的調查發現在大疫情不確定時期,有些人反而把手中的錢握得更緊了,這或許是因為他們無法離家去取現。

但是,毫無疑問新冠病毒也加速了人們向電子支付的轉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