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醫療健康“數”“智”之變!(下篇)

突圍,醫療健康“數”“智”之變!(下篇)

與政策相對應,市場對醫療健康產業投資熱情受疫情催化開始高漲。

動脈網與蛋殼研究院發佈的《2020 年Q1全球醫療健康產業資本動態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在投融資普遍下降的基礎上,醫療健康產業融資同比增加13%,著重聚焦生物醫藥、數字健康、醫療器械與醫療服務。


此前,消費者醫療健康需求的提升、人口老齡化比例增大以及國家不斷深化的醫療改革,正在推動醫療行業數字化進入快車道。

  • 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相繼佈局互聯網醫療,在疫情中表現亮眼;
  • 東軟、華海醫信等專注醫療信息化服務,已經成長為國內領先醫療信息化龍頭企業。

“互聯網醫療、醫療大數據、雲端醫療協同等多個新技術的普及應用,將形成未來醫療健康產業的新生態。”中國醫藥信息學會電子病歷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金雄這樣認為,但他也強調,新技術手段、工具,只能起到提升、優化等輔助作用,顛覆不了醫療的本質,但能顛覆醫療中的很多業務環節。

而以技術打開行業天花板,這也是數字化醫療健康產業的價值所在。


殊途同歸:傳統與新銳發展之路


近期,阿斯利康公佈一則通告,將心血管及糖尿病代謝業務合併重組,現任糖尿病業務部負責人將加入阿斯利康戰略項目之一——互聯網醫院戰略項目(iHospital)。

透露出的訊息表明,國際大藥企開始加大對互聯網醫院的關注。

實際上

  • 2015 年阿斯利康就曾攜手微醫,開始探索線上線下一體化健康管理項目;
  • 於2017 年在無錫搭建以物聯網為基礎、以患者為中心的診療一體化全病程解決方案。

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將無數由實物、人、傳感器、管理節點構成的路網,和無數的管理規則以數字化的形式再造,醫療健康產業也是如此。

雖然不同企業在其間扮演的角色不同、賽道不同,但最終將實現數字化醫療健康生態圈融合,有能力的企業通過共建生態圈,打破醫療發展瓶頸;其他企業從生態圈上找到答案,以此解決現實發展難題。

傳統公立醫院致力於建設具備深度理解業務、數據全面標準以及技術框架靈活等要素的信息系統,通過接入信息技術企業新技術,支撐各專業專科信息系統、互聯網醫療系統、跨地域院區醫療業務的協同,並利用AI、大數據平臺無縫接入和開展業務,逐步推動數據化轉型從公立大醫院擴散到基層醫院與民營醫院。

傳統藥企和醫療機械廠商致力於以數據化延長產業鏈與提升產業價值,更好服務自身核心業務的發展,

  • 如恆瑞醫藥2003 年起就通過與浪潮雲ERP 度合作支撐其智能製造升級;
  • 華仁藥業構建整個數字化流程,旨在於醫療機構和患者之間建立一個開放互聯、共享協同的平臺,進一步挖掘數據價值。

在更為“新銳”的互聯網行業,信息技術企業多結合本身技術及平臺優勢貼近醫療健康領域並進行延伸。

  • 一方面為醫院業務提升提供上雲及平臺建設等;
  • 一方面關注公立醫院溢出的剛需市場,突出自身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能力,探索打造全閉環式全週期醫療服務模式,包括零售醫藥、互聯網醫療及智慧醫院。

對於非醫療領域企業,通過對外投資併購來拓展業務邊界、以另一種方式進入醫療健康領域是一條可行之路,

  • 比如復星集團和中國平安先後入局Airdoc,開拓AI 眼底成像等輔助診斷;
  • 手機硬件起家的小米,佈局了一系列針對個人身體健康監測的手環和體重秤等產品,打造其產業鏈條;
  • 房地產企業泰禾集團通過收購愛萊恩斯醫療服務公司、與國際一流醫院合作等,將數字化醫療普及到醫療健康最後一公里——家庭。


-END-

喜歡就關注產城雜誌

分享城市經濟發展建設方略與細節

來源丨《產城》雜誌四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