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化學Q1“過山車”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LG化学Q1“过山车”

北極星儲能網訊: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讓LG化學的電池業務在2020年第一季度陷入虧損狀態。

LG化學披露,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銷售額為7.1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12.9億元),同比增長7.5%;淨利潤為363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同比下降82.9%;營業利潤236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3.7億元),同比下滑15.9%。

其中,電池部門銷售額為2.2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31.2億元),營業虧損518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億元)。

事實上,LG化學的動力電池業務在第一季度的表現可圈可點,出貨量處於上升狀態。

其中,受歐洲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增長拉動,LG化學1-2月在歐洲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大幅增長,1月份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二,2月上升至全球第一。

彼時,歐美地區尚未受到新冠疫情影響,LG化學還因動力電池供應出現短缺,導致包括捷豹、奧迪、奔馳等多家主機廠被迫停產或削減其電動車產量目標。

而在中國市場,隨著國產特斯拉model3在中國開始量產交付,LG化學從2月開始憑藉配套特斯拉實現在華裝機電量大幅增長。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統計數據顯示,LG化學第一季度在中國實現裝機605697KWh,位列國內裝機電量排名第3,僅次於寧德時代和比亞迪。

不過,受動力電池新投資增加和電池工廠停產減產影響,導致其營業成本大幅增加,這或是LG化學電池業務在第一季度陷入虧損狀態的主要原因。

3月份,LG化學宣佈,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該公司已關閉其在美國密歇根州的電動汽車電池工廠。

原計劃關停時間將截止到4月13日,但目前美國疫情進一步惡化,確診人數已經超過100萬,因此其美國工廠能否順利復工還存在不確定性因素。

此外,市場競爭加劇導致動力電池價格和毛利率持續下滑,使LG化學本身利潤微薄的電池業務面臨更大的挑戰。

受此影響,外媒報道稱,LG化學的電池業務分拆計劃被無限期推遲,此前負責電池事業部剝離事宜的“TF”工作小組也已經解散。

報道稱,LG化學負責電池事業部分拆的工作小組於上週得出結論,由於各種業務障礙和困難的市場條件,分拆後公司將無法盈利。

而此番LG化學傳出推遲電池業務分拆計劃的消息,則是源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

LG化學認為,新冠疫情正在影響美國和歐洲的汽車工業,因為疫情可能導致零件供應或生產中斷。

此外,疫情正在影響消費者的情緒,而且爆發的速度尚具不確定性,至少在今年上半年給主要汽車製造商的營業利潤和現金產生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LG化學表示,疫情蔓延或將影響全球動力電池市場需求,但由於動力電池和圓柱電池的出貨量增加,公司預計電池部門的銷售額將在第二季度出現增長。

為此,LG化學正在加快其全球動力電池產能建設,而歐洲是其當前擴產的主陣地。

高工鋰電獲悉,LG化學近日從韓國發展銀行、韓國進出口銀行和農協銀行這三家銀行獲得了約5.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2億元)的貸款,用於擴大其在波蘭的動力電池產能。

3月份,LG化學還從歐洲投資銀行(EIB)獲得了4.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7.5億元)的貸款,這筆貸款將使LG化學將其波蘭弗羅茨瓦夫工廠的產量從35GWh擴大到65GWh。

除此之外,LG化學還斥資314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收購了土耳其電子和電器製造商Vestel位於波蘭佈雷斯勞的電視組裝廠,用於改造成電池工廠擴充產能。

LG化學當前在波蘭擁有15GWh的產能,並在韓國、中國、美國等地擁有多家工廠,總產能達70GWh。

LG化學的計劃是在年底之前投資22.5億歐元將產能提升至100GWh。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