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直播帶貨的妄念吧!修煉品牌內功才是活著的唯一出路

放棄直播帶貨的妄念吧!修煉品牌內功才是活著的唯一出路


看題目,雕爺似乎是要給直播帶貨潑冷水?不不不,千萬別誤會,雕半仙去年便開始鼓吹:直播將是“新零售”和“新場景”重要的一環,把李佳琦、薇婭誇成花,前途光明到簡直晃瞎眼的那種。


然後,疫情一來,直播帶貨的火爆,不但加速到來,而且直接破圈——人人都在談論直播,更神奇的是很多老闆親自上陣,在直播間裸奔著賣貨……哦,這才觸動我不得不動筆,給全民直播帶貨的各位降降溫。


先戳破個大泡泡:有些老闆直播帶貨號稱一晚上賣掉XXX萬,哦,不點名了,反正呢,我們跟蹤了一下天貓數據,只能用“呵呵”二字形容。其實這也不新鮮啦,“刷單”這件事人人都懂,這個手段的心眼兒是,通過一個閃亮的銷售數字,來達到PR的效果,給疫情下悲觀的實體店老闆們希望,“老闆直播一場,比以前多少門店銷售翻了多少多少番。”第二天各種媒體輪番報道——所以說,人家免費PR目的達到了,而你真傻乎乎相信那個銷售額,也衝進去,可能就悲劇了。


放棄直播帶貨的妄念吧!修煉品牌內功才是活著的唯一出路


很多人似乎有個錯覺,直播誰還不會啊?不就對著手機攝像頭逼逼就OK了?那要是這麼說,投個籃誰還不會啊?我還能比肩姚明呢……請了解一下,當一個優秀主播的三要素:


1、勤奮

2、顏值

3、料多


吃主播這碗飯,首先就得體力好,每天至少對著鏡頭6小時,不吃飯不如廁,一直逼逼個不停。光是這一條,就過濾掉90%的人了。我所知道的那些大主播,都經歷過一個“熬”字,粉絲一個一個的苦攢;您隔三差五露面播一下,時長又不保證,粉絲還不離不棄,真是太天真——舉例來說,很多真正的大牌影視明星為何帶貨也就一般般?因為都是看熱鬧的啊!想把龐大的看熱鬧人群轉化為購買人群,您還得慢慢“養”,而這個養成遊戲的基礎就是您得天天準點、且長時間在線,粉絲啥時候來,主播都在哪裡等著和大家溝通呢。


至於顏值這條,我前幾天朋友圈看的段子笑岔氣了——


“這些自媒體朋友當年不就是因為長得醜才去碼字的嗎?怎麼紛紛都去直播了還?說好的初心呢,咋都忘記了?”


反正我看到老闆們赤膊上陣的直播,都當得起八個字“勇氣可嘉,顏值堪憂”……我說的顏值,倒也不一定非得網紅臉,或帥過佳琦暖過薇婭,直播間的顏值更接近成龍說的“觀眾緣”,直播您如果玩玩票,露一臉而已,長啥樣都行。但如果想帶貨,就得和觀眾達成時間沉澱,熬很多很多的時間。


下一階段,馬上要孕育出現的,我猜是各種“垂直類主播”。


比如有一次,我看李佳琦直播間裡推薦一款食品,翻來覆去說的也就是“好吃,必買”那幾句……當時我就想,我要是去推薦,那花哨的用語能比他豐富一百倍,就好像他在口紅方面的積累是我一百倍一樣。畢竟,每個人“一萬小時”的工夫花在了不同領域。


我的朋友文怡,如果好好直播賣鍋碗瓢盆,那必須是“瓢盆一姐”,Ayawawa有一次給我上課,把各種牛奶和廚房用品拆解得我下巴差點驚掉,如果她每天逼逼“日雜那點兒事”,我相信帶貨能力是讓你閉著眼下單不會後悔那種。當然了,我隨手舉的這倆人,問題是已經太有錢了,“不餓了”,所以主播第一關“勤奮”關就不肯過。我相信擁有他們天賦、且小十幾歲主播,這時可能正貓在某個地下室,暗暗發力,積攢粉絲,練一萬小時呢。


這些各個領域的垂直類主播,很難在營業額上比肩李佳琦、薇婭,但將在各自領域裡成為話語權最盛的王者。哪家MCN擁有這麼一個,那真是躺著賺幾年大錢。


直播帶貨這件事,蓬勃發展中,但暫時太擁擠,主播太多,觀眾不夠用啦!況且,僅僅用直播方式,賣以前那些老貨,就想著鹹魚翻生,逆境中反而騰飛一把,您真不覺得是痴心妄想麼?


喬布斯在1995年那次遺失的訪談中,就預言了電子商務必將是未來,理由很簡單“替代電視購物嘛”。問題在於,品牌商你如果95年就擠進去搞電商,應該是變成鋪路石而非里程碑吧?對大部分品牌來說,等電商基礎設施成熟,得小十年以後了。晚一步跟不上,可早兩步更必然是死。


國家統計局的2020年一季度數據前天開始刷屏,-6.8%這個數字可怕的還不是數字本身,而是我們這一代人,記憶中,中國經濟還從未有過負增長的時候。所以,真別抱僥倖心理了,接下來的半年,情況只會更糟,寄希望於砸錢砸精力搞直播——這麼一個還在青春期長身體的新行業——一擁而上,泥沙俱下,都盼著當救命稻草迅速翻身,對於90%的企業來說,只能死得更快。


短時間的蕭條是難以避免了,也就是說你跑不過“老虎”的,但你可以跑贏你的對手啊!讓老虎把他吃了,你不就活下來了嗎?疫情總會過去,老虎一消失,你的對手還被消滅,豈不是你的未來很光明?


跑贏對手,我能想到的只有兩件事,第一件是:


“所有不能積累和放大的營銷行為,都不值得一做。”


現在的現金,真比親媽還寶貴了。歌舞昇平之時,營銷上浪費點也就浪費點,現在則是生死之判,湊直播帶貨的熱鬧,對不少品牌就是一種作大死行為,別被分管銷售的副總裁忽悠瘸了,參加一次大力度折扣直播,表面上賣掉不少,但能天天持續嗎?能放大品牌嗎?還有利潤剩下來嗎?(這點尤為重要),傷害了品牌還沒利潤進賬,甚至連進一步擴大銷售都做不到,還影響接下來的正價銷售,圖啥呢?


把“不能積累和放大的營銷”留給競爭對手去做吧,你先忍一忍——但凡當年摩拜或ofo誰家老大能忍一忍,別那麼瘋狂燒,留三分餘地,後來結局也就改寫了;曾經也有一個人,當年忍住了,等行業老大拉手網和老二窩窩團老三糯米什麼的彈盡糧絕玩自殺,他那兩年忍住寂寞死磕技術和團隊,苦練內功,終於柳暗花明盼來春天,他叫美團王興。


放棄直播帶貨的妄念吧!修煉品牌內功才是活著的唯一出路

第二件更重要,是“尋找新的生態位”。


小行星撞地球,恐龍是都滅絕了,可“大自然討厭真空”,每一個生態位都會由哺乳動物等新物種迅速填補。這次疫情帶來的全球經濟災難,肯定會死很多老物種,那麼,也就預示著新物種能夠填補空位。


任澤平不是說了嗎,“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疫情後日益強烈的報復性消費的需求,和口袋裡沒錢之間的矛盾。”這句話其實很值得玩味,消費呢,大家熱情消費二十幾年了,這是一種慣性,不花是不行的。可兜裡錢真緊巴了也是事實,咋整呢?《第四消費時代》講了先例,日本經歷過經濟高漲再低迷之後,大量民眾開始熱情擁抱“優衣庫”那樣品質優異、價格可愛的品牌了。


放棄直播帶貨的妄念吧!修煉品牌內功才是活著的唯一出路

古老的真理說“一分錢一分貨,兩毛錢兩分貨,三塊錢三分貨。”現在有了強悍中國供應鏈×互聯網品牌新打法,看看誰能做出來“一毛五三分貨”吧!


真能做出來,無數嶄新生態位在向你招手。


所以,我去年那句 “所有的消費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還是不會變。變的可能是,疫情之後,最先浮出水面的會是那些先把消費趨勢捕捉好的品牌。畢竟,這個趨勢裡蘊含的各領域中“新的生態位”機會最多,果實最低垂,民眾最期盼。


祝大家好運!


----雕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