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店接二連三,又捲入官司糾紛,新一佳未來何去何從!

十幾年前,由於網購還不流行,人們購物首選就是線下傳統百貨超市,正因為如此,成就了一批大家耳熟能詳成功的超市大咖,比如人人樂、新一佳等,也使得他們生意做的如魚得水,賺的盆滿缽滿。

新一佳,這個深圳人印象最深的超市品牌在最近幾年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說起他的創世人,就是大名鼎鼎、曾經獲得2010年中國最具品牌得主來自廣東梅州的李彬蘭,1995年,33歲的李彬蘭從華潤萬家的前身萬佳超市離開,同時順便帶走一部分員工,拿到廣東核電集團的一筆投資後,在深圳創立了零售企業新一佳超市。之所以取名新一佳,其實隱喻是新的一家萬佳超市。憑藉自己“快、準、狠”鐵娘子般的管理風格,新一佳在短短10餘年來,就先後在全國各地成功開設了連鎖分店100多家。2008年,新一佳銷售額將近175億元,位居廣東省零售業第二名,全國連鎖商業第十七位。

關店接二連三,又捲入官司糾紛,新一佳未來何去何從!

但快速擴張帶來的隱患很快暴露。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05年9月底,新一佳已先後在全國各地開設連鎖店70多家,足跡遍佈全國15個省份,北至遼寧,南至海南。而除了廣東和湖南密集布點,在其它省份城市中,大多數門店都是孤軍奮戰,連鎖效應並不明顯,供應鏈、物流壓力不小。

隨著沃爾瑪、家樂福等洋超市進入,讓原本新一佳的市場份額被奪取,外資超市質量保證、價格又具競爭力,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其次,網購已經被大眾接受,方便快捷,且價格較傳統超市低很多,據統計,每十個人至少有六人在淘寶,京東等電商上購物過。最後,加之新一佳盲目擴張,資金佔有非常嚴重,服務又沒有跟上,同質化嚴重、創新能力欠缺、經常拖欠、延遲交付供應商貨款,使得供應商頗多怨言,發展到最後就乾脆不供貨了。鑑於這幾個原因導致新一佳不得不作出斷尾求生的辦法--全國範圍關店。

2008年後,新一佳在全國範圍遭遇“關店潮”。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至2013年,新一佳先後退出鞍山、東莞、淄博、西安、江門、益陽、徐州、荊門等地。

關店接二連三,又捲入官司糾紛,新一佳未來何去何從!

2016年,大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接手新一佳之後,逐步將原來的新一佳門店更名為悅購匯,新一佳的門店數也從去年的40多家銳減至現在的18家,目前更名為悅購匯並正常營業的門店在深圳不到10家,另外有幾家在外地。

關店接二連三,又捲入官司糾紛,新一佳未來何去何從!

“悅購匯”從名字不難看出具有電商的基因,新一佳早在2013年就有意轉型,希望利用互聯網+能夠東山再起,但為時已晚,無論是新型的電商網絡還是傳統超市主動加入電商,如沃爾瑪推出的全球e購,同時通過電子商務管理模式,將企業的內部與外部有效的聯繫,科學的對各門店進行及時的管理,降低沃爾瑪連鎖超市管理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但新一佳未能提前洞察趨勢,對於電商衝擊反應太慢,轉型不及時,缺乏創新力。晚了三年才想到創新轉型的新一佳想要分一塊奶酪恐怕是難上加難!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8年初,新一佳由於更名為“悅購匯”被中糧以商標權侵犯發起訴訟,截止9月底,新一佳依舊未領取相關的法律文書,這使得被新一佳視為最寶貴的店面不得不再次關閉。

關店接二連三,又捲入官司糾紛,新一佳未來何去何從!

記者在投訴直通車網站查詢瞭解到,改名不到一年的“悅購匯”商場布吉店商戶不滿情緒高漲,營業一年不到,大力招商,商戶進場短短一個月,商場就藉口升級裝修清貨,使商戶無法正常經營,商場自營超市撤完了,員工都沒了,保潔沒了,大門關了。

遭遇關店,改名後有遭遇官司糾紛,經營效果也不理想,新一佳何去何從,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