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嗨哟!土家族儿女在“阳光照耀的小山坡”上玩“火”!

秋色将尽未尽,寒冬欲来未来。不知从何时起,大街小巷已被网红粉和欧美极简风占据高地,虽新潮,但遍地开的花也难免叫人乏味。

厌倦了朝九晚五的城市生活,突然想要学一学东晋年间的武陵渔人,寻一寻那传说中的“世外桃源”。那么,要脱离例行公事般的旅行打卡,我们可以去哪里转一转呢?

好嗨哟!土家族儿女在“阳光照耀的小山坡”上玩“火”!

早先便听闻,在湖北恩施州的大山深处,有处返璞归真的人间仙境,以其原汁原味的醇厚古村落文化而闻名,尤以土家族摆手舞为世间之罕奇,堪称是土家族摆手舞的重光之地。趁着天气尚好,团队一行驱车深入恩施州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村。

01

正午,我们踏着遍地的倥偬绿意来到目的地。好客的土家族村民热情地迎接了我们,准备在摆手堂前为我们表演一场精彩绝伦的摆手舞演出。

好嗨哟!土家族儿女在“阳光照耀的小山坡”上玩“火”!

△摆手舞表演开始喽~

只见鼓手彭大楚手握大红绸鼓锤掀起锣鼓震天,在“哐咚咚,哐咚咚”的奏乐声中,数十人列起队来,踢踏摆手,翩翩起舞,摆手、踢腿、挺腰、转身……粗犷有力的动作,劲道质朴中透露出一个民族骨子里的“野气”,原生态的土家摆手舞之美,便被眼前的这些老人展现得淋漓尽致。

好嗨哟!土家族儿女在“阳光照耀的小山坡”上玩“火”!

土家族的摆手舞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同治本《来凤县志》中就能寻到与摆手舞相关的记载:“施州漫水寨有木名普舍树,普舍者华言风流也。……覃氏子孙歌舞其下,花乃自落。”这段细腻的描写,生动再现了一千多年前,土家人围着普舍树摆手的情景,它是来凤土家族摆手舞较早见于史书的记载。

好嗨哟!土家族儿女在“阳光照耀的小山坡”上玩“火”!

得空休息时,彭大楚告诉我们,摆手舞按其活动规模,又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歌舞震撼,但遗憾的是,大摆手活动已在岁月长河中失传;而在舍米湖村保存完好的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规模虽不比大摆手气势浩荡,却也至臻展现了土家族摆手舞的精髓。

好嗨哟!土家族儿女在“阳光照耀的小山坡”上玩“火”!

“你们要想知道更多关于摆手舞的秘密,那你们得去找一位老人,他叫彭昌松,可别小看这位老前辈呀,他可是我们舍米湖村的大名人!”彭大楚笑着,兴许是听闻我们对土家族的文化精华感兴趣,喜气都流露在眉眼之间。

02

跟随彭大楚的脚步,踏着绵绵细雨,我们来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土家族摆手舞”的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彭昌松家中,期望通过他的解读,为我们揭开“土家族摆手舞的神秘面纱”。

好嗨哟!土家族儿女在“阳光照耀的小山坡”上玩“火”!

△图中的这位老人便是彭昌松

通过专访我们了解到,舍米湖村之所以起名“舍米湖”,是源于古老的土家语,翻译过来意为“阳光照耀的小山坡”。不仅如此,这里更是土家族摆手舞的重光之地,在村北面老摆手堂里,通过仅余的两块清同治年间的石碑可大致推断出摆手舞的历史溯源。

好嗨哟!土家族儿女在“阳光照耀的小山坡”上玩“火”!

△“神州第一摆手堂”

谈及“神州第一摆手堂”,老人有些坐不住了,眼神也越发矍铄起来:“村子里前段时间刚刚修缮了它,最近一直下雨,我放心不下,你们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附着一层细密苔藓的青石板路有些湿滑,彭昌松老人在前行时几次都险些摔倒,一路上我们数次要去搀扶老人,但都被老人拒绝了。山路蜿蜒,走了许久才来到村南的一处山坡上,老人指着前方对我们说:“这就是老摆手堂了”。

好嗨哟!土家族儿女在“阳光照耀的小山坡”上玩“火”!

△在彭昌松老人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神州第一摆手堂”

拾阶而上,视野变得开阔起来,老摆手堂便一览无余。石板砌成的围墙破败古旧,但整体保存完好。缓步向前,走到了院落的正中央,看到大门位于院墙前方正中,略呈牌坊状,大门与神堂之间是一条石铺甬道,位于院落的中线上,道旁夹植数棵高大古柏。

好嗨哟!土家族儿女在“阳光照耀的小山坡”上玩“火”!

彭昌松放下雨伞,缓缓步入堂内,一边伸手将台案上灰尘抹去,一边说:“现在有了新摆手堂,这样的老古董只怕没有人会再来了。”话语间不免流露出些许失落。

好嗨哟!土家族儿女在“阳光照耀的小山坡”上玩“火”!

绕过台案,老人在一面大鼓前停止了脚步。经过老人的讲述,我们得知:

好嗨哟!土家族儿女在“阳光照耀的小山坡”上玩“火”!

摆手舞的身体动作主要取材于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战斗。有“单摆 ”、“双摆”、“回旋摆”等。在长期发展变化中形成固定的表演形式。演奏时,鼓手在摆手堂中心击鼓叫锣以指挥全场,通过曲牌的变换指引舞者进行动作的变化,千般变化,极是精妙。

好嗨哟!土家族儿女在“阳光照耀的小山坡”上玩“火”!

离开摆手堂时,天已渐晴,水样的阳光倾泻而下,将摆手堂映照得越发古朴别致起来。望着彭昌松蹒跚离去的背影,回想起老人的一言一行,我们的眼眶也在不觉间湿润了起来。

03

月上吊楼头,人约黄昏后。为了更好地记录摆手舞的原始面貌,彭昌松和村中居民克服重重困难,为我们重燃篝火,一现百年前摆手舞篝火晚会的盛况:

好嗨哟!土家族儿女在“阳光照耀的小山坡”上玩“火”!

只见一位身着土家族民族服饰的中年男子手持火把,将场地中央的柴垛点燃,赤红的火焰直冲云霄,顶着凌云的气势,舞上长空。鼓王彭大楚再次挥动鼓锤,随着或急或缓的鼓点声,数十位土家族儿女再也按捺不住脚步,围着篝火热情似火地舞动起来。

好嗨哟!土家族儿女在“阳光照耀的小山坡”上玩“火”!

火焰熊熊,透过那跃动的赤色,我们看到了翩跹起舞的舞者们,如太阳般照亮了整个村庄。

在动作纯熟的大人们中间,一个不及鼓高的小女孩,也随着大人们的舞步翩然悦动,那娇小的身影,仿佛一缕梦,来自千百年前的大山,传递着历史的谆谆信笺——这份珍贵的遗产,必将代代相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