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一點,不要急。”

“慢一點,不要急。”


來源 | L先生說(lxianshengmiao)


“慢一點,不要急。”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會知道,我一向是不寫熱點的。


為什麼不寫呢?是因為我不關注熱點嗎?其實也不是。有些事件我還是很關注的,也確實有不少想法和觀點。


但我一直奉行一個原則,就是:要做有生命力的內容。


什麼意思呢?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情,你去寫一篇文章,可以獲得大量關注。但過了一週、一個月、三個月,回過頭來再去看,你還會關注它嗎?基本不會了。


熱點的一大特徵,就是高度依賴於當下的語境。


什麼是語境呢?一個事件發生了,在公眾中引起廣泛熱議,形成幾種彼此對立的輿論場,這就形成了一個明確的語境。這種語境會賦予相關信息更高的權重。


於是,在它的驅動下,新的信息流出,更新大家的認知和共識,繼而完善這種語境,再引出新的信息……構成了一個循環。


在這個循環之中,個體會有一種超越了自我的「共同體」體驗,會產生一種「雖然我們素不相識,但我們在這一點上立場是一致的,因此是同一類人」的歸屬感。這就是語境所給人的力量。


但是,一旦時過境遷,這種語境被消解了,那麼所對應的信息的價值,也就不復存在。因為,這些信息本身並無甚價值 —— 它們的價值本就是語境所賦予的。


也就是說,它們的生命力,可能只有一天、兩天,隨後就會變得無關緊要。


這也就是今天我想和大家討論的話題:聊一聊,信息的生命力。


01


如何理解信息的生命力呢?


如果我們從香農的信息論入手,可以這樣定義信息:


信息,就是能夠減少不確定性的東西。


舉個例子,一個社會事件發生了,不同的利益關係方各執一詞,你不知道該聽信哪一方。這時,有人出來披露了一條信息,於是增加了某一方的可信度 —— 我們就說:你對這個事件的信息增加了,不確定性降低了。


那麼,從這個定義出發,我們可以得到兩條顯而易見的結論:


1)信息只對「關心它的人」有價值。


你馬上迎來高考,不知道應該報考什麼專業,那麼這時,關於大學專業就業前景的信息,對你來說就是有價值的。但如果你已經大學畢業工作了,這條信息對你還有價值嗎?顯然沒有了。


2)信息只對「不知道的人」有價值。


這一條就更簡單了:一個你已經知道的東西,再重複一遍,能給你任何新的收穫嗎?當然是沒有的。


關於第二條,我自己有一個切身體會。


14年我在知乎寫東西的時候,遇到一些問題,很喜歡用一個框架去分析,叫做「倖存者效應」。比如:「為什麼我感覺身邊的人學歷都不錯,收入也很高?」因為低學歷和低收入的人不在你的圈子裡,壓根就不會被你看到。這就叫做倖存者效應。


這種角度在當時還是比較新奇的,也很反直覺,往往能得到不錯的贊同。


但時過境遷,到了19年,這套分析框架已經非常常見了。隨便一個關於群體和統計的問題,你都能看到「倖存者」 —— 那麼這時,這種角度還能獲得贊同嗎?當然不能了。因為大家已經司空見慣了。它從一個新奇的事物,變成了一個常識。


那麼,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什麼是信息的生命力?它指的就是:一條信息,其價值的衰減過程。


也就是說:一條信息,從「許多人對它感興趣,且都不知道」的狀態,變成「很少人對它感興趣」,或「很少人不知道」的狀態,所經歷的時間,就是它的生命力。時間越長,生命力就越長;時間越短,生命力就越短。


所以,為什麼我不寫熱點呢?因為熱點的生命力是極短的。一個熱點信息,從「大家都不知道」到「大家都知道」,往往只有兩三天的時間。這也就意味著,它的生命力也只有兩三天,到期了就會成為信息垃圾。


因此,在我極少數的跟熱點相關的話題裡面,你會發現一種模式:我一定不會停留在「熱點本身」,而是把熱點作為引子,來傳遞給你一種思考方式,或者一種更持久、更穩定的觀念。


在我看來,這些才是更有生命力的信息。哪怕過了一年、兩年,再回過頭看,裡面的內容依然是適用的 —— 這就是我判斷「要不要寫」的一個鐵則。


這一點,與所有喜歡寫作的朋友共勉。


02


可能有人會覺得:可是,很多短生命力的信息也是有價值的呀,至少在我看它們的時候,我覺得很開心,做人幹嘛要那麼累?


這是沒錯的。一切娛樂信息 —— 這裡把段子、幽默、新聞、熱點、八卦等短生命力的信息,統稱為娛樂信息 —— 它們被生產出來的目的,就是要讓你爽。它們並不在乎過了半年還有沒有人關注,因為它們的價值就在於當下。


但這裡就要提一對講了很多次的概念了:短期反饋和長期反饋。


人永遠是追逐短期反饋的生物,這是由我們的大腦和進化過程所決定的。因為短期反饋能高強度刺激我們的獎賞系統,驅動我們作出一次又一次的重複。


但是,長時間的短期反饋,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呢?你會忍受不了「落差」。從而,你再也體會不到「寧靜」「平和」,體驗不到細微的美好感受 —— 你會無限制地渴求新鮮刺激,無法忍受片刻的「空虛」。


所以,一種充滿幸福感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一定不是「大起大落」,而是長期地、穩定地、緩慢地,徐徐抬升。


但這些是娛樂信息的生產者所關心的嗎?他們並不關心。你的狀態如何,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所以,這些娛樂信息有價值嗎?不能否認。但它們有原罪嗎?我認為是有的。它們的原罪,在於出於「讓你爽」的目的被設計出來(用丹內特的話說,叫做「設計立場」),但完全不承擔後果和責任。


有人可能會說:責任不應該在消費者身上嗎?


這是不對的。舉個例子:今天,當討論到遊戲成癮時,很多人會為遊戲辯解。他們會說:沉迷遊戲是人的問題,一個人會沉迷遊戲,哪怕沒有了遊戲,他也會沉迷別的東西,不要讓遊戲背鍋。


這種說法對不對呢?其實是不對的。因為它沒有看到背後的內核:遊戲跟其他娛樂最大的區別,恰恰就在於其高度的成癮性。比起任何其他娛樂,沉迷遊戲的概率高得多。


當然,作為消費者,我們去苛責這些娛樂信息的生產者,是沒有意義的。我們要關心的,是在這個充斥著娛樂信息的時代,如何保持大腦的潔淨。


我自己的一個判斷方式是:從長期的角度看,我現在所接觸的東西,能否「堆高」我的高度,讓我從更高的視角去看待新的問題、新的事物?


這看來可能是一個比較「功利」的觀點。之前有不少讀者給我留言,他們說:很多時候,我並不在乎這些東西對我「有沒有用」,這樣太「功利」了。我就是單純地對它們感興趣,就是喜歡、開心、快樂,難道不可以嗎?


這其實是一個短視的心態。因為,很多時候,短期的快樂跟長期的快樂,往往並不是同一種東西,而且是截然相反的。


哪怕你的價值觀就是追求「快樂」,你也要理解:很多時候,快樂也是有不同層級的,有些快樂的確比其他快樂更高級。


舉個例子:對我來說,寫出一篇非常滿意的文章,做出一個廣受認可的產品,是一種極致的快樂。這種快樂,比我能想象到的任何消費和體驗,都要強烈、持久得多。


而且,這種快樂又會進一步內化,成為我的內部資源和內在動機,推動、幫助我寫出更好的文章,做出更好的產品 —— 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說到底,這些問題其實都是文字遊戲而已。「功利」看上去不是個好詞,那我們不妨換一個,叫做「意義感」。人活著不要只看當下,要為了一個更高遠的目標和意義去努力 —— 這麼一說,是不是感覺好多了?


但其實是一個意思。


回到正題。一旦我們去正視「生命力」,一旦我們把目光放長遠,從長期的視角去思考一樣事物,很多東西都會變得不一樣。


“慢一點,不要急。”


03


不知道你有沒有感受到:這個世界正在加速。


一切都在變得越來越快。信息的產生,信息的分發,信息的流動,信息的消解……我們沒時間聽長篇大論,喜歡看要點;我們沒時間讀完一篇文章,喜歡看圖解;我們沒時間看完一本書,喜歡看濃縮;我們甚至等不及短視頻裡兩句話的間隙,需要剪掉,不留停頓。


在這個看電影都要2倍速的時代,一切都在無可置疑地加速前進。


整個世界就像一條傳送帶,帶動我們向前奔跑,迎頭撞上龐大的信息洪流。


面對這樣的現狀,談「等待」「長期」「生命力」,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很少有人關注「持續」,只關注「爆發」;不關注「生命力」,而關注「注意力」。


在這種趨勢下,我們很容易被塑造出一種「線性思維」。什麼是線性思維呢?簡單來說,就是難以在腦海中構建複雜的邏輯關係,而是把事物之間的邏輯簡化成一條線:先是1、然後2、再是3、最後4。


因為,信息在加速構建和傳播的過程中,為了適應外界的速度,務必把自己簡化、再簡化,讓你能夠用最小的成本,去接收、理解、記住 —— 甚至,已經無需訴諸「記住」,你看了就行了。


所以,一切邏輯就被簡化成一條線 —— 你只需要知道「因為1,所以2」就可以了,無需思考假設、例外、約束、侷限性、簡單歸因、權重、系統性、動態、邏輯謬誤……因為,再複雜,就不方便傳播了。


但是,知識的內部聯繫,永遠不是線性的,而是網狀的。事物的內部邏輯,永遠不是線性的,而是立體的。任何一個外部事物,也不是線性的,而是系統的。


所以,不妨試著多攝入一些複雜的、深度的,「長生命力」的信息。不要急著「即學即用」,多去關注「構建」,從底層去真正理解這個世界。


或許在當下,它無法帶給你足夠的短期反饋和愉悅感,但是,它能夠慢慢地、潛移默化地改變你的思維方式,讓你能夠從更細微、更全面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思考問題。


04


具體到如何做的層面,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了。這裡簡單提幾個我踐行了很多年的習慣。希望對你有用。


1. 篩選信息


我會對所有接觸到的信息,用對我的價值大小排序,大致是:


系統的方法或思維方式;我關注的前沿知識點;備用的資料或素材;噪音。


除了噪音之外,其他的信息會進入我的信息庫裡面,按照一整套流程流動,最終沉澱到「輸出」。


舉個例子:比如讀一篇關於某公司財務情況分析的文章,我可能會從中提煉出兩個信息。一是這家公司的財務數據,記入3;2是研究財務情況的一套方法,記入1。


那麼以後,我就可以參考這套方法,去大致分析其他公司的財務數據;抑或是參考這套數據,去推算這個行業的總體情況。這些就是「輸出」,亦即前文所述,能「堆高」自己看待問題視角的事物。


除了這三類,其他大部分信息,都會被我歸入「噪音」。對待噪音最好的方式是什麼?就是完全不去理睬。不管它們如何聳人聽聞,如何吸引你的注意力,不要看、不要想、不要討論,不要產生情緒。


你理它們,你就輸了,虧掉的是你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不要覺得「失去了它們」,你只是失去了本就沒有價值的事物而已。


2. 主動探索


在這個基礎上,如果有一些事情,你確實很有興趣去了解,怎麼辦呢?


這時,不妨試著去主動探索和挖掘,而不是等待別人咀嚼之後再傳播給你。


比如:治療新冠的藥物現在進展到哪兒了?都有哪些備選項?臨床試驗結果如何?等等。


如果你對這些事件感興趣,那就試著自己動手去理清它們的來龍去脈,讓自己對它們的整體脈絡,有一個連續的認知。再基於這個連續認知,去理解這個世界。


而不是停留在別人傳達給你的「震驚!」「剛剛!」「痛心!」上面。


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這就需要:


1)有一套自己的信息管理渠道。對內,可以關注一些深度媒體,比如:財新、三聯、界面、澎湃。對外,可以關注一些國家級的媒體。諸如此類。(可能需要培養一定的動手能力)


2)養成主動檢索信息的習慣,而不是被動接收信息的轟炸。你需要什麼,關注什麼,就去尋找什麼,不要等著別人來餵飽自己。


3. 整理消化


許多人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就是把大量時間精力花費在「囤積」上面,但卻永遠不去整理和消化。


想一想:你下載的資源,有多少從來沒有動過?買的書,有多少一頁都沒翻過?存下來的文章,有多少隻看了一個開頭?


我自己做過一個小小的統計:同樣的時間裡面,我可以收集到10條有價值的信息,但要徹底把它們吃透、理解,達到「能用」的程度,可能只有1/10。


這就導致了,日積月累,我們囤積的資源必然越來越多。而這些囤積的資源,又會給我們一種虛假的充實感,讓我們繼續忙碌於無用的「囤積」。


分享一個我自己的做法。我會把閱讀時間大致分為兩塊,一塊用來閒逛、收集,一塊用來消化。


如何消化呢?舉個例子:昨天讀到一篇關於阿茲海默症最新研究的文章,我就會提煉出文章的核心信息,然後打開筆記,找出「阿茲海默症」這個大的主題,把它放到裡面,去思考:這個最新的研究可以如何跟其他信息整合起來?可以如何豐富和完善這個主題?


再比如:我讀到一個軟件的用法實例,就會打開對應的筆記,把這個實例記錄到裡面,並拆分成任務,安排到任務清單裡面,找時間自己動手試一試,再把嘗試的結果寫成記錄。


諸如此類。


靜態的信息是無用的。只有讓信息流動起來,它才能發揮出價值。


4. 探尋底層


這一點,與其說是方法,不如說是一個思維習慣。


我們生活中,大多數接觸到的信息,其實都是表象,是跟語境高度綁定的。這個時候,不妨去想一想:這條信息,如果脫離開語境,所留下的還有什麼?


它裡面有哪些東西,是可以抽象出來,遷移到其他場景、語境裡面的?


這些東西,可能是一種規律、一個理論、一種現象,也可能是一套方法,等等。


這就是在「流變」的事物裡面,去尋找「不變」的東西。


也是讓信息的生命力,得到最大發揮的方式。


05

閒聊時刻


1)文中所述的「深度媒體」,是指它們擁有自己的調查記者,它們當然不是必然正確的。所以,要批判性地看待哦。


2)之前和做手遊的朋友閒聊,說:現在大家連玩手遊都非常急。一款遊戲,哪怕知道滿級就沒事幹了,也要熬夜肝滿級;一個活動出來,哪怕時間還長的很,也要擠時間把它做完。甚至還有人一邊肝一邊吐槽:你們太肝了。


3)雖然我不喜歡「延遲滿足」這個概念,但有時候,有意識地做一些長期的事情,或者把愉悅感拉長、攤開,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比如,不急著讀完一部小說,把它拉長一點,慢慢讀,慢慢想。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