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大師柳詒徵與陳漢章交遊考之一


按:原文《史學大師柳詒徵》載於《大師側影-陳漢章與周圍的人們》,錢英才先生文中考證了陳漢章就任第四中山大學(後為中央大學)史學系主任的過程,現改為《錢英才|史學大師柳詒徵與陳漢章之一》予以發表,以紀念柳先生誕辰140週年。先生柳詒徵時任第四中山大學籌備委員,兼任江南圖書館(最終定名為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館長,推薦人才是其職責所在。先生邑人盋山書舍謹識,2019年12月21日。

解放前,史學界有“南柳北陳”之稱,南柳即柳詒徵,北陳則是陳垣和陳寅格,柳詒徵(1880-1956)少漢章先生十六歲,但他們相交其深。先生1926年上半年離開北京大學,以後於1927年底重新出山,去中央大學史學系任系主任,這與柳治微的不懈努力分不開。現先生給柳詒徵的四封信和他給別人信中,足以證明這一點。

先看先生給許維周的信:

接到手札,並柳先生、張曉峰兄二信,領悉一是。柳先生信與張廳長信並於陽曆七月十三日郵到。二十九日,廳長又來一電信,由寧海縣轉郎到舍,柳先生為金陵圖書館長,漢章前覆信辭去大學教員,願充圖書館中僕役,如入琅媛福地,可見茂先未見之書。故後來電信遞雲:"請領史席兼襄館務,務乞惠臨。"今重以曉峰兄之周摯,吾兄之殷拳,揆以情理,不免一行。但大學例以九月一日開校,當陰曆八月六日。而舍間中秋我前有最要冗務不能脫身,開校之前。萬難到校。曉峰兄信有云:開校斯近,一切教授助教,均待商定。此即前日柳先生信主任之謂也。願乞吾兄代為辭去主任,請柳先生以館長兼此任,許漢章充一助教兼充館員,庶不誤開校之責,又可愜到校之懷,公私兼洽,深荷玉成矣。曉峰兄尚未獲良覿,未便逕通書訊,仍煩吾兄道謝,並祈轉達鄙情。貴恙臂瘍愈否?念念。敬頌禮安不戩!

我們知道漢章先生挈婦攜兒女一行於1926年6月17日(陰曆五月八日)離開北京大學,到達象山老家是7月11日(陰曆的五月二十二日),而收到柳先生與張君謀(乃燕)廳長的信是在7月13日,僅差兩日,實際上漢章先生離開北大時,兩位已發出邀請信。此是何等緊迫!29日張君謀廳長(兼東南大學,後改第四中山大學,又改中央大學校長)又發來電報。此時,柳氏參與中央大學籌備,南京江南圖書館掛上了“第四中山大學國學圖書館",柳治徵任館長。他們兩人迫切希望漢章先生赴任”請領史席兼襄館務”。但漢章先生“願充一助教兼充館員"。史學系主任一職,“請柳先生以館長兼此任",漢章先生此意,在《與柳翼謀》中也是這樣說:

承巽命之重申,筮兌澤而講習。況弟久殷操,乃能無忻慕執鞭?但主任之席,萬不敢當。非鳴謙,實緣往蹇。蓋國學開校,例定陽曆九月一日,當陰曆八月六日。而舍下中秋之前,有最要俗務不能脫身,一切開校以前手續實難進行,緩不濟急,誠恐貽誤要公,豈可下遂燕私,上負駿惠,務乞俯鑑鄙懷,敬請先生以館長兼此史學主任,許漢章承主助教,兼充館員,於焉追隨緇帷,優遊策府,深感玉成之德,可紬金匱之書,則開校不誤於合群,到校或容其來暮。披瀝瑣讀,祈請道安!(陳漢章:《與柳翼謀》,《陳漢章全集》第十九冊第579-581頁)

在當時形勢下,漢章先生的心情似乎很矛盾,於是他回信的口氣又新所不同。他在《復柳翼謀書》初稿中是這樣說:

本擬趨承渠誨下,無如北京大學又發電來招鄙夫,既叩其兩端,貞女遂難於從一。若馬首北向,或有反革命之嫌;若燕處南羈,不無人民黨之誚。松枯之荄畫,不下於雙管。楊柳之綠春,難分作兩家。攘臂不為馮婦,違心亦拒張侯。(陳漢章:《復柳翼謀書》,《陳漢章全集第十九冊第584頁)

這裡說“若馬首北向,或有反革命之嫌”,這是因為此時北京大學為北洋政府所控。8月6日,北洋政府大元帥令將京師國立九校改組歸併,定名為國立京師大學校。8月23日,大元帥指令第一六五號,準由教育總長劉哲自兼京師大學校校長職。後聘胡仁源兼京師大學校文科學長職。胡仁源即打電報,任命先生為史學系主任。在當時的情況下,北洋政府並不名正言順,如果先生赴任,豈不是有反革命之嫌嗎?但"若燕處南羈,不無入民黨之誚”。此時南京為國民黨所控,所以先生也不想給人留下拍馬屁的感覺。但這樣的話,對柳詒微說,是十分不妥的。因為柳詒徵對國民革命、討伐北洋軍閥是擁護的。所以當時革命政府請他為第四中山大學籌備時,他立即欣然接受。後來成立第四中山大學圖書館,他下教鞭,便去當館長。上述這樣表述,就必須改變,於是先生的回信是這樣說:

九月十九日,即八月廿四日,張曉峰君自上海郵示先生八月二十二日,即七月二十五日所發手諭,具悉。教恩廣被,校務進行,公望公才,曷勝欽仰。漢章中秋節後,本擬束裝直指金陵,趨承榘誨。初聞蜀道歌行路而或難,繼似齊侯痎遂店而不已,鞭節既失於先著,筮亦兇於後夫。急瀝下情,馳函上訴,敬祈原鑑,改命他賢,如必俯垂青睞,曲歡白丁,則昔宋大夫戴盈之雲,今茲未能,以待來年。先生雅度嘉矜,必不迫此樗散也。(陳漢章;《復柳翼謀書》,《陳漢章全集》第十九冊第583頁)

但南京方面始毫不放鬆,又致電兩次,派人上門,還送旅費,柳詒徵又致信,於是先生是這樣回信:

九月二十四(10月19日)肅上蕪言,諒邀荃鑑。今月十一日張、許二兄到舍傳述遵命,敦迫上道,高誼盛情,有加無已,曷勝銘感。二兄更雲,今暫到校,如夏曆十一月有婚嫁事,即可告假南迴。似此報往拔來,仍多曠課。可否病痊事藏,即速治裝?何辭來幕之愆,願受窮年之究。不得已而遷延。謹向校長瀝陳下情,或即收回成命,交還聘書、旅費,以上呈伸老門而重御,無任懂恐。敬請道安!(陳漢章:《再上柳翼謀》,(陳漢章會集》第十九冊第589頁)

先生當時在張君謀、柳詒徵、許維周等人輪番勸告下,於1927年底抵達南京。

先生到了中央大學,教務繁忙,此時柳詒徵雖不在史學系任教,但與先生仍往來密切。柳詒徵曾邀先生充當參議。先生回信婉言拒絕。信說:

翼謀先生大鑒:

敬復者,昨奉朵雲,命充參議。漢章漁獵山淵,管蠡天海,源流素味,《錄》、《略》如。鸞下間於芻蕘,愧無裨於涓壤,似褦襶子之入那市,五色皆迷,若痀僂人之窺宮牆,一辭莫贊。恭承嘉惠,肅瀝謝忱。敬請道安,祇求清誨!陳漢章再拜

(陳漢章:《復柳翼謀書》,《陳漢章全集》第十九冊第595頁)

按:後,先生柳詒徵聘請了王伯沆、湯用彤、李小緣三位先生作為國學圖書館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