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邊有個小賣部》:兩代人終歸失散,一個人心念成雙

生命中有許多悲傷的時刻,陌生的城市裡一個人拼搏,空蕩的街道上一個人遊走,我們變得越發沉默和無措,忘了來時的目標和最終的歸路,多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與失落。我們不斷感慨天地遼闊無比,竟沒有我們能站得住的一隅地方。

可我們卻忘了黑暗總會過去,黎明的微光會照耀四方,故鄉始終有牽掛我們、追尋我們行走痕跡的親友。長大是件痛苦的事情,經歷痛苦我們才學會珍惜愛我們的人。正如作者在首頁中所說:“寫給那些生命裡的人,那些離開的人,那些讓你傷心的人,也寫給每個人的外婆。”

《雲邊有個小賣部》:兩代人終歸失散,一個人心念成雙

《雲邊有個小賣部》的作者是素有“南大第一才子”之稱的張嘉佳,這本書是張嘉佳繼《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之後,沉寂五年發表的復出作品,他的文字中所流露出來的溫馨與真摯會逐漸蔓延到每個人的神經之中,慰藉我們靈魂深處的情感創傷。

這部小說的主角是劉十三,本應自帶光環走向成功巔峰的他,卻是一個人生被失敗充斥的平凡人。他所經歷的悲慘叛逆的童年、沒有結果的初戀和失意迷茫的事業,都是我們人生中可能經歷的狂風巨浪,作者就像是把我們遭遇的種種都揉碎鑲嵌進了劉十三的人生中。

故鄉是每個迷路的人都在找尋的出口

在大多數人心中,自己的故鄉後來會成為一個點,如同亙古不變的孤島。外婆說,什麼叫故鄉,祖祖輩輩埋葬在這裡,所以叫故鄉。

劉十三的父親在他還未出生時就捲走家裡所有的錢跑了,母親也在他未記事時改嫁到了遠方,他與外婆王鶯鶯相依為命,依靠著雲邊鎮的小賣部維持生計。王鶯鶯做事雷厲風行,時常開著拖拉機四處忙活,擅長製作各種吃食,還喜歡喝酒抽菸、打麻將。

叛逆的劉十三經常跟王鶯鶯發生爭執和吵鬧,他從小就渴望逃離王鶯鶯的魔掌,去外面的世界追求自己的夢想。高考之後劉十三便帶著自己記錄夢想和目標的筆記本,獨自去了一座陌生的城市。從此,山這邊是劉十三的童年,山那邊是外婆的掛牽。

《雲邊有個小賣部》:兩代人終歸失散,一個人心念成雙

但是上天並沒有眷顧這個逐夢的少年,女友牡丹把他當成備胎,最終棄之而去,職場中遭遇情敵,備受同事的嘲諷與打擊,他還輕率地定下了賣出一千零一份保險的賭約。當劉十三感覺自己失去了在城市中的容身之所時,七十多歲的王鶯鶯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開了一宿的拖拉機幾經輾轉找到了他。

喝醉的劉十三見到王鶯鶯就像六歲的小孩,滿肚子的委屈全都爆發出來。王鶯鶯跌跌撞撞地跑過去,抱著劉十三像小時候一樣哄他:“年輕的時候就要走得遠遠的,吃好多苦,你怕什麼!家裡有人,我老太婆在,你就有家的,闖得出去,回得了家,才是硬邦邦的活法!”並把喝醉的他從這座陌生的城市綁回了雲邊鎮。

《雲邊有個小賣部》:兩代人終歸失散,一個人心念成雙

越長大之所以會越孤單,是因為我們總想要離開故鄉去外面闖蕩,見識外面的世界,但是無論生活豐富多彩亦或是狼狽不堪,總感覺心裡少了點兒什麼。等到厭倦了追逐物質的生活之後,駐足回望,原來是一個人立足浮世太久,忘卻了自己的根。

以前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世上傷你最深的一定是你最親近的人,因為你對他們毫不設防,但是作者卻沒有說出它的對立面。世上愛你最深的也一定是你最親近的人,他們是黑夜裡等待我們迴歸的燈塔,是颶風中屹立不倒的港灣,無論你走到哪裡,變成什麼樣子,生活得怎樣,他們都一如既往地愛著你,從未改變,也從不疏離。

希望和悲傷都是生命中的一縷光

每當她笑的時候,就讓他想起夏天灌木叢裡的螢火蟲,忽明忽暗,飛不遠,也飛不久,日出前會變成一顆顆露珠,死在人們不會注視的葉子上。

程霜在四年級的夏天闖入了劉十三的生活,她的樂觀與陪伴讓劉十三的人生變得不一樣。這個叫喚著“打劫”的女孩一開始就告訴劉十三自己將死的命運,永遠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下一個明天的程霜不辭而別,她在書信中對劉十三許下承諾:“如果我能活下來,就做你女朋友。”

第二次相遇,程霜在車站見證了失戀的劉十三崩潰的全過程,雖然劉十三已經遺忘了十年前的深情,程霜依然選擇陪伴他度過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在劉十三被胖揍的時候,她更是毫不退縮地為他加油助威。程霜第二次離開時依舊給劉十三留下了一張紙條:“要是我還能活著,活到再見面,上次說的才算。”

《雲邊有個小賣部》:兩代人終歸失散,一個人心念成雙

第三次出現,程霜又趕上了劉十三的工作陷入困境,她主動為劉十三的千份保險計劃出謀劃策。他們與結識的球球就像一家三口一樣為了生活而奮鬥著,度過了一段久違的幸福時光,這是程霜陪伴劉十三最長的一次了,長到他們都以為能夠變成永遠。

程霜短暫的人生總共出逃了三次,而每次出逃都恰逢劉十三最無助的時刻。程霜知道自己的每次出逃都可能為自己的人生劃上終點,但她無懼無悔,因為她知道在雲邊鎮有個劉十三,那是她最牽掛的人。

《雲邊有個小賣部》:兩代人終歸失散,一個人心念成雙

別來找我,如果我還活著,肯定會來找你,不管你在哪裡,我都會找到你。因為你呀,是我生命裡那麼亮那麼亮的一縷光。原來,那麼平凡普通的我們也可能成為別人的那一縷光。

程霜最終還是沒能等到成為劉十三的妻子,在她留給劉十三的那幅名為《一縷光》的畫的下方,寫著她對劉十三說的最後一句話:“生命是有光的。在我熄滅以前,能夠照亮你一點,就是我所有能做的了。我愛你,你要記得我。”

夏夜的螢火蟲和清晨的露珠在人們心中就像是煙火那般絢爛,卻又轉瞬即逝。外省女孩程霜的音容笑貌在劉十三稚嫩的心裡留下了滾燙的印記,雖然深刻而難忘,但註定如螢火蟲和露水般消逝在黎明之前。她去了那個小時候可以毫無顧忌說出來,而長大之後卻要鼓足很大的勇氣才說得出口的地方。

在人生的絕境中學會硬邦邦地活著

每個在世上活著的重要的人,都是他們靈魂最亮的燈籠。他們總會放心不下,永遠都在尋找,一定能回來。總有一天,我們會再相遇。

外婆王鶯鶯是一個要強的女子,她曾嫁到海邊城市,在失去家人後便選擇回到故鄉小鎮,靠經營一個山區小鎮的小賣部生活。在女兒出走之後,她挑起了獨自撫養劉十三的重擔,雖然時常與劉十三吵吵鬧鬧,但是她的內心深愛著自己的外孫。

她會在劉十三離家去上大學的那天偷偷在他箱子裡塞500元,徹夜未眠只為親耳聽到外孫拖著箱子離開的聲音;在劉十三沒有工資生活時,主動打給他五千塊錢;在得知自己肝癌晚期時毅然放棄治療,連夜開著拖拉機將傷心失意的外孫綁回雲邊鎮,對外仍然誇讚外孫有出息。

《雲邊有個小賣部》:兩代人終歸失散,一個人心念成雙

她也會用心收藏劉十三小學作文獲獎後,不願念給她聽的得獎文章,等著識字的人念給她聽;帶著病痛的身體,每天給跑業務回來的劉十三做好吃的;在生命的最後怕劉十三孤單,特意買了錄音筆悄悄地錄下遺言,修好劉十三兒時最愛的收音機。

王鶯鶯就是這樣一個堅韌不屈,真正在人生坎坷中硬邦邦地活著的女子,讓讀者不禁回想起自己的外婆或奶奶。但是面對劉十三孩童般的質疑:“外婆,你會不會永遠陪著我?”王鶯鶯也會溫柔地說:“外婆在的,一直在。”正因如此,這個堅強的女性在面對死亡時竟然也會無意識地流眼淚,說天太黑,走路害怕。

看著身邊的人毫無徵兆地離開,劉十三不再輕易哭泣,而是成為了一個內心平和而安詳的人。那個大學期間讓自己痛得撕心裂肺的女友,劉十三早已記不清模樣。而外婆和程霜卻超越生死,以生命之光的方式始終陪伴在他身邊。

《雲邊有個小賣部》:兩代人終歸失散,一個人心念成雙

平凡而又普通的劉十三彷彿是芸芸眾生的一個縮影,《雲邊有個小賣部》沒有華麗矯情的辭藻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作者用平易質樸的語言表達出了最真摯的情感。我們最終都會拋棄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生活從來都不是你以為的那樣一帆風順,我們要學會在狂風巨浪中硬邦邦地活著,平靜安穩地做生活的勇士。

在我們生命的長河之中,有些人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人世的荒涼,也有些人為我們的人生帶來了一道不滅的光,無論他們以什麼方式存在,我都感謝他們來到我的生命中。我始終相信,經歷過人世荒涼的人才會更加珍惜地懷揣著溫暖走在人生路上,自己也會慢慢活成那一片暖陽,溫暖世間更多寒冷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