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這兩國緊急狀態再延長1-2個月!超150家工廠停產、降薪

法國衛生部長韋朗2日表示,鑑於防控新冠疫情的需要,

法國政府計劃將5月23日到期的衛生緊急狀態延長兩個月,至7月24日

突發!這兩國緊急狀態再延長1-2個月!超150家工廠停產、降薪

法國政府當天召開部長會議討論有關延長衛生緊急狀態的法案。韋朗在會議後表示,5月23日解除衛生緊急狀態“為時尚早”,貿然取消當前的防控措施可能導致疫情再度爆發。

突發!這兩國緊急狀態再延長1-2個月!超150家工廠停產、降薪

法國全國統計和經濟研究所30日公佈的初步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法國國內生產總值環比下滑5.8%,為1949年有統計以來經濟最糟糕季度表現,標誌著法國正式陷入經濟衰退,前景嚴峻,法這種劇烈經濟萎縮也是法國二戰結束以來所未見的狀況。

經濟萎縮的原因主要與法國採取“封城”等管制措施有關,法國的經濟活動在“封城”後逐漸陷入停滯狀態。然而,考慮到法國“封城”是從3月17日才開始,因此管制措施將會對法國第二季度經濟產生更大影響。當前,法國“封城”等管制措施仍在繼續實行中,大部分店鋪繼續歇業。

據悉,5月1日,法國汽車製造商委員會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由於禁足措施,法國乘用汽車銷售受到嚴重影響,市場銷量同比下跌88.8%。。而2020前四個月法國乘用車銷量減少了48%,成交量僅為385676臺。


突發!這兩國緊急狀態再延長1-2個月!超150家工廠停產、降薪

  根據該委員會的預計,即使按照最樂觀的估計,法國乘用車市場2020年的銷量都會減少20%。

法國政府29日宣佈加強對歐盟以外國家投資法國企業的限制,防止外資在疫情期間“乘虛而入”。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29日接受法國信息頻道採訪時說,今年年底以前,非歐盟投資方收購法國大型企業10%及以上股份時,必須接受法國政府審批

新冠疫情令歐盟許多國家遭受嚴重經濟損失,意大利和德國已經加強對外國投資的限制。勒梅爾先前說,政府準備把一些遭受重創的戰略領域企業收歸國有。為了拯救經濟,法國政府最近宣佈,扶持企業應對疫情衝擊的應急計劃預算將從450億歐元追加至1000億歐元,同時還承諾提供3000億歐元的貸款擔保,以幫助企業渡過危機。

在防疫物資方面,4月30日,法國交通事務國務秘書讓—巴普蒂斯塔 ·吉巴里表示,目前法國已經從中國進口了5億個口罩。法國加強了物資“空中橋樑”的保障,

預計到5月中旬,也就是法國解除“禁足”的時候,能保證每週從中國進口一億五千萬個口罩。法國進口醫療物資的“空中橋樑”於3月底開始運行,目前每週有七架次貨機往返於中法兩國。

目前在中國尋求口罩的國家包括東南亞各國、歐洲多國、加拿大、伊朗、印度,美國等等。口罩現在已經成了國際市場上的硬通貨。出口給法國的1.5億口罩每個只賣3.8元,而西班牙和中國的合同價值40多億人民幣,要求中國在8周內提供西班牙5.5億隻口罩,5周內交付1100萬副手套,並在6月之前,提供950臺呼吸機。


日本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經濟再生擔當相西村康稔5月4日透露,有關把基於新冠病毒特別措施法的緊急事態宣言延長至31日,以及以全國為對象的諮詢內容,已在專家組成的諮詢委員會會議上獲得同意。日本政府隨後召開“對策本部”會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式宣佈將此前定於5月6日結束的全國緊急狀態延長至5月31日,施行範圍保持為日本全國範圍。

突發!這兩國緊急狀態再延長1-2個月!超150家工廠停產、降薪

此前,4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佈“緊急事態宣言”,對象地區為東京、神奈川、埼玉、千葉、大阪、兵庫、福岡7個都府縣,時間持續至5月6日。然而隨著日本國內新冠肺炎感染者人數不斷增多,日本各地疫情防控壓力加大。16日,日本政府就新冠肺炎疫情召開專家諮詢委員會會議之後,決定將“緊急事態宣言”的對象地區擴大至日本全國。

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範圍影響,讓已身處衰退邊緣的日本經濟更加不堪重負,服務行業信心跌至紀錄低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14日發佈的最新報告預計,

日本經濟今年可能因疫情萎縮5.2%。為此,IMF呼籲日本政府採取更積極的財政政策。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熊野英生在4月30日的最報告中表示,如果“緊急狀態”再延長一個月的話,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將蒙受23.1萬億日元的經濟損失,加上截至5月6日的第一輪“緊急狀態”,已經對經濟造成了21.9萬億日元的經濟損失。因此,他認為,日本若實施長達兩個月的“緊急狀態”,經濟損失總額將會達到45萬億日元(約2.96萬億元人民幣)。

他的預估是以平日的勞動量削減三分之一為前提測算的,實際GDP將會出現負8.4%的可能性。野村綜合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木內登英預測稱,宣言繼續延長一個月將導致個人消費減少額增加13.9萬億日元,增至27.8萬億日元。

與此同時,緊急事態的延長也將致使日本失業人數飆升。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浜利廣分析認為,在第一輪“緊急事態”中,日本的失業人數將達36.8萬人,而“緊急事態”延長一個月,失業人數將倍增至77萬人。

另外,印度宣佈將新冠疫情封鎖期延長2周:印度政府當地時間5月1日宣佈,該國新冠疫情封鎖期將從5月4日起延長2周,但限制有所放寬。內政部在一份聲明中說,考慮到新冠疫情顯著好轉,可以對未發現病例或僅存在少量病例的地區實行“相當大的放寬”。

印度政府將國家劃分為有重大傳播風險的“紅區”、未發現病例或過去21天沒有確診病例的“綠區”,其他則被劃為“橙區”。內政部在聲明中說,“紅區”和“橙區”將繼續加強接觸溯源,實行挨家挨戶監控,除發生醫療緊急情況以及提供基本食品和服務之外,任何人不得進出。

物流方面,根據目前反饋,海關、港口、碼頭、公路運輸可以作業,但效率偏低!

超150家工廠停產!降薪、裁員、停產!
汽車產業正遭遇史上最大規模危機…

日本八家車企都已經宣佈暫停日本國內的汽車生產,豐田汽車還相繼叫停了南非、埃及等地工廠的生產。豐田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豐田章男表示,日本真的處於危機狀況,如果感染人數進一步增加,醫療崩潰的話,日本車企可能無法恢復。

據預計,日本八家汽車製造商的全球產量目前預計將比2019年同期水平下降50%。除了產能的縮減,疫情期間受抑制的出行需求,也令汽車銷售市場元氣大傷。

突發!這兩國緊急狀態再延長1-2個月!超150家工廠停產、降薪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持續蔓延,人們的出行受限、消費的需求萎縮、工廠的生產停滯,全球產業都遭遇了一場前所未及的衝擊。作為製造業的重要代表之一,汽車產業的感受尤為深切。降薪、裁員、停產,全球汽車業正在遭遇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場危機。

數據顯示,德國汽車銷量在3月下降了38%,這已是主要歐美市場中表現最好的國家,意大利的降幅甚至達到85%。今年一季度中國汽車銷量為367.2萬輛,同比下降了42.4%。

銷量大減、工廠停擺,全球汽車產業開啟了“倒車”模式。數以千計的車企、供應商、經銷商也都舉步維艱,無數企業和崗位或被淘汰出局。面對這場史無前例的危機,全球汽車業又該如何突圍呢?

為了自救,動刀節流是很多車企的第一選擇。通用汽車宣佈全球6.9萬名員工將暫時減薪20%,董事會成員的總薪酬也將削減20%。特斯拉表示,所有居家辦公或重要職能崗位的員工,將根據工資標準暫時減薪10%至30%。奔馳採用自上而下的降薪策略,公司高管在年底前薪水降低20%,其他管理人員降薪10%。

  • 各國政府也開始紛紛救助。美國實行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將有大量資金救助美國主要汽車製造商、零部件供應商和汽車經銷商以保持充足的流動性。
  • 法國政府願意提供約3000億歐元的貸款,以確保雷諾和雪鐵龍兩大汽車集團的正常運營。
  • 由於德國車市股價大跌,為了避免本國企業被外國收購,德國政府還將支持大約1500億歐元。同時德國政府還準備在必要時,收購部分或全部的股份。


超百家車廠停產 全球汽車業“掛倒擋”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日內瓦車展是全球五大車展之一,在搭建工作接近尾聲時,主辦方宣佈活動取消。從日內瓦到紐約,再到底特律,大型車展相繼“擱淺”。3月30日,受美國疫情影響,底特律車展宣佈取消,車展舉辦場地被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徵用,改建成集中收治病患的方艙醫院。

隨著歐美地區病例數迅速攀升,工業發展為抗疫形勢讓步,汽車工廠停產潮發端於意大利。法拉利跑車宣佈3月14日起停產。3月17日,大眾集團宣佈其在西班牙、葡萄牙、斯洛伐克以及意大利的多家工廠在當週停產。

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福特、通用、菲亞特克萊斯勒,3月19日宣佈北美工廠全部停產。據統計,到4月初全球停產的整車廠超過150家,而停產的零部件企業超過三千家。

素有“德國汽車教父”之稱的費爾迪南德·杜登赫費爾預計,全球汽車市場需要10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