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不懂、讀不完、讀不進去,怎麼辦?

假設,您已經拿到一本讀不懂的書了。讀了幾句,發現讀不懂,怎麼辦呢?

我推薦的是:別讀。

本文完。

哦不行,您說了:非要讀?

那就值得說道一下了。

作為一個出過些書的人,我本不該這麼說,但是吧:

若非生計所迫,這世上其實並沒有什麼非讀不可的書。

讀書永遠該隨著自己興趣,或者與自己知識框架相應的書去。

如果自己確實不瞭解的,那強讀也容易事倍功半。

您說,不行:我就是要讀?

好。

如果讀書確實讀不進=缺少相關知識,但又確實對該行當有興趣=有足夠的熱情,那可以考慮這樣:

可以從該行業的入門讀物看起,挑選自己讀得下去的譯本。

有些內行人士會看不起入門科普讀物,但您不必在意這個。

沒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久不鍛鍊的身體,上來就跑馬拉松會死人。

承認這個不丟人。慢慢來就是了。

許多東西是有入門門檻的,別對這個抱有敵意。

我知道,大家都覺得,書應該寫到老嫗能解才叫好。但世界發展到如今,多少學人發展了多少年的知識了,如果還是能讓任何門外漢抬眼就能看進去,那就太侮辱人家的努力了。

所謂“幾分鐘讓您瞭解什麼什麼”的,大多也就是個入門概括罷了,最多是引發個興趣,有個大概念,了不起介紹下知識結構的。

知之為知之,從打基礎的概念看起;不要求快貪多;基本概念看熟了,之後自然一日千里。

您如果小學二年級程度的中文,看《西遊記》都會磕磕絆絆;但到小學畢業,自然就看得乘風破浪了——連讀小說都是需要基礎知識的,不用太急。

然後呢,做點前置準備。

這裡有個取巧的法子:

比如讀學術方面的譯註,我推薦您先讀序言和後記

是這樣:書的前言,通常掃盲用;後記則是譯者的心得。

如果一本學術書本身有點枯燥,那多半是個充滿激情、富含學問的譯者。他們譯完了,一定還會在後記裡大談心得。

依靠這個來理解書籍,那就事半功倍了。比如管震湖先生譯《巴黎聖母院》,後記可當做法國浪漫主義小史讀。比如傅雷先生翻譯《貝多芬傳》,後記還附帶他個人對貝多芬的作品分析。像這樣的優秀譯者,那就真的看到賺到了。

後記之外,也可以讀年表和用語註釋,劍橋歷史系列多用此等手法。掃盲和讀完年表後讀詞章,很容易了。

畢竟許多文獻作者都默認:“你們有常識的我就不一一停下來解釋了。”

再然後是:

開始的時候,讀慢一點

我知道這聽著不靠譜,但大家上學時,想必有類似的經驗:一門課總是不會,複習也複習不進去。為什麼?

明明教科書按說寫得明明白白,循序漸進,總會懂的。

因為讀急了,許多東西沒弄明白,“噢我看過了”,這就囫圇吞棗過去了,於是撞進一片用大量術語寫成的汪洋大海里,就暈菜了。

其實就是讀急了。

教科書級別的書,界面不會太生硬。

讀書的前言,讀書的後記,一一讀下來,概念也清了,就好了。

哪位說,看書會隨看隨忘?很正常。

過目不忘乃是傳說中的技能。大多數人做不到。

想記住點什麼,最好的法子是:就這話題寫篇文章,或者,轉述給朋友聽。

寫過論文,而且答辯過的諸位都明白的:你被迫收集大量信息、反覆研讀、最後理出框架、自己寫完後,這些東西也就記住了。

為什麼口述有用?因為寫作畢竟是書面語,可能你都不過腦,許多人寫完論文之後一兩年回頭看,都覺得認不出自己寫的東西了。

口述則得將那些話語,轉化為日常語言。轉化的過程中,你也就記住了。

以及,就某個領域讀完一本書了?可以讀另一本,且最好選完全不同角度的

許多人大概都有類似經驗吧?

讀一本書,反覆思索,隱約有些心得;但偶爾看其他名家的筆記評述,發現“哎還可以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啊”,忽然間豁然開朗了?

認識事物,不只有一個角度。

從更寬廣的視角去看待,其實是最好的“深度挖掘”方式。

閱讀的寬度,很大程度上,會提升你的深度。

讀一本書,好比看一人的證件照。

多看幾本,好比立體地看一個人,360度無死角地看了。

且,已看過的書,已建立起來的知識結構,可以多角度地映襯。

只讀一本書,而且確信無疑,容易進死衚衕。

多讀幾本,來回映襯,就會有更深的心得。

楊絳先生所謂許多人的問題在讀得太少想得太多,就是這個意思。

最後,如果一本書還是讀不下去怎麼辦?

回到開頭:真可以考慮開頭的建議,直接不讀吧,略過吧。

我知道,許多人讀不下去,會歸咎於自身的問題,覺得自己沒耐心之類。

但如上所述,一本書和一個人,得講投緣。

已有的知識結構、對這個題材的興趣,都會影響讀書的進度。

當這些都解決後,還有個可能是:這本書本來就寫得不完美。

實際上,寫得處處完美均勻、從頭到尾都讓人讀得開心的書,並不那麼多。

以我而言,讀完一本書的動力,往往在於“挑出好的段落,以後可以重讀”。

對,重讀

卡爾維諾認為,經典的好處,就在於經得起重讀。

比如對我而言,經常沒事回去重讀下面這些:

《悲慘世界》,現在還時不時會回去看滑鐵盧章,尤其康布羅納那段。

《戰爭與和平》,現在還時不時回去看看三王會戰。

《西方正典》,看看寫莎士比亞那些。

《史記》,回去看看項羽高祖本紀,看看某幾篇列傳,反而各國《世家》只有看年表時才樂意去看看。

《倚天屠龍記》,看排難解紛當六強。

《舞舞舞》,看主角和雪及五反田聊天那些段落。

《霍亂時期的愛情》看個開頭和結尾。

《圍城》看看他們去三閭大學一路的故事。

《受戒》看到人物介紹完畢,就心滿意足了。

《檀香刑》只看趙甲、孫丙和錢丁的部分。

《藝術哲學》只看希臘篇——意大利篇太多名字和無關八卦了,看一遍腦仁疼。

《西洋世界軍事史》第三卷重讀的次數不到第一二卷的1/3。

諸如此類。

有類似經驗的諸位,一定懂了。

就像吃菜時可以只挑自己喜歡的吃,看電影可以挑熟悉的段落看。看完一本書的好處就是:可以高高興興地挑自己喜歡的段落重溫。

放輕鬆就好了。

讀書是給自己找樂的,千萬別被折騰得,自己不快樂了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