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雷“摸”雷,炸傷騰訊

莫雷“摸”雷,炸傷騰訊

莫雷真是個大傻子


NBA火箭隊總經理莫雷的一條推文惹下了彌天大禍,時至今日,愈演愈烈,而NBA總裁亞當・肖華的表態更是火上澆油。

莫雷,莫雷,非要摸雷。按照中文的理解,這個名字真是有點諷刺。這顆“雷”大面積炸傷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同時也精準的“誤傷”了一部分機構,比如李寧、浦發銀行、央視、騰訊體育等。

繼兩天前,上述各家機構發佈不同程度暫停與莫雷所在火箭隊合作交流後,最新消息顯示,CCTV 5再次聲明暫停NBA季前賽(中國賽)的所有轉播工作。一時間,網友開始喊話擁有國內網絡獨家轉播權的騰訊視頻(騰訊體育)。此前,騰訊體育已經暫停了火箭隊的比賽直播與資訊報道,而是否像央視一樣暫停所有季前賽(中國賽),至團長截稿時,還未有進一步消息。

一個多月前,騰訊無論如何都預料不到這個叫莫雷的傢伙會惹出這種麻煩。7月29日,騰訊沉浸在勝利的喜悅當中。在與老對手阿里的一番爭奪後,以此前三倍的價格與NBA續約五年,即2015年起,第一個五年以5億美元獲得NBA獨家網絡直播權,第二個五年則耗費15億美元。

一切都在朝著騰訊體育希望的方向發展,但就在NBA常規賽的前夕,馬化騰要再一次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了。

10年20億美元,騰訊這筆買賣會不會被莫雷一句話炸的煙消雲散?

騰訊的損失

當騰訊與NBA以三倍價格續約時,很多網友的第一反應是騰訊視頻的NBA會員價格是不是又要上漲了?

很明顯,會員收入即莫雷炸傷騰訊的第一個要害。從15-16賽季(簽約後第一個賽季)開始,騰訊體育就設計了完整的會員制。當季,騰訊體育推出30元/1個月、88元/3個月、298元/年的NBA會員套餐;到了16-17賽季,更是推出升級版(漲價版)會員套餐,並分為“聯盟通”和“球隊通”,價格如下:

莫雷“摸”雷,炸傷騰訊

目前,騰訊體育的會員機制則調整為普通會員和高級會員,分別為22元/月和60元/月。一大普通就在於觀看的場次不同,這對於用戶而言,也是最為敏感的權益。

我們無法獲得騰訊體育的具體會員數據,但從公開的報道中可以預其NBA會員的數量至少在數百萬級,我們以500萬為例,即使一個月一個用戶貢獻22元,騰訊體育每個月的NBA會員收入也有1個多億人民幣;如果是高級會員,每個月收入則高達3億人民幣,何況NBA常規賽和決賽週期要半年之久,續費率只高不低。

除此之外,整個NBA新賽季的廣告贊助,也是一筆巨大的收入。對於還未盈利的騰訊視頻和騰訊體育而言,這是比會員更大的收入來源。再加上網絡分發,一旦無法正常履約,也將失去這部分收入。並且,這還沒有計算機會成本,對於砸了20億美金的內容,騰訊視頻勢必傾力打造,在主內容、衍生內容排期,衍生商業設計等環節一旦要推翻重來,將是更大的成本投入。

當然,這是假設在最壞的情況下騰訊的損失。按照商業常識,這種由NBA造成的損失,應該不會由騰訊獨自承擔。但在某些方面,騰訊的損失是NBA無法彌補的。比如騰訊視頻希望藉此建立生態壁壘的目的,作為獨家資源,NBA對視頻用戶有著極強的粘性。如果失去這一獨家網絡轉播權,無異於斷其一臂。

體育賽事,尤其是世界頂級賽事,是國內視頻網站必爭之地。前有樂視體育,後有去年成立的愛奇藝體育,還有被蘇寧收購主打體育的PPTV,體育基本成了視頻網站的標配。同步,NBA、英超、世界盃、歐冠等等賽事的轉播直播權也成為各家爭奪的內容標的,體育成為影視、綜藝之外的第三大內容支柱,這是騰訊繼續領跑互聯網視頻行業的核武器。

再從騰訊寧可出3倍價格也要留住NBA直播權,足見其對於騰訊體育和騰訊視頻的重要性。而如今,莫雷的一條推特,肖華的一句話,讓整個事情蒙上了陰影。

火箭“啞火”

在肖華表態前,幾乎所有的火力都在莫雷和火箭隊身上。而對於火箭隊,中國球迷可謂嚐到了又愛又恨的滋味。

因為當今的中國籃協主席姚明,火箭隊風靡中國,對NBA打開中國市場功不可沒。但如今,卻成了過街老鼠。贊助商與比賽播出機構率先暫停與火箭隊的合作與交流。

在騰訊視頻APP中搜索“火箭隊”,已經找不到其比賽的視頻。而去年,火箭隊還是騰訊視頻的熱門隊。2018年騰訊體育NBA大數據報告顯示,火箭是中國球迷的第一主隊。在常規賽觀看人數TOP10中,火箭的比賽佔了6席。顯然,擁有火箭隊比賽的騰訊視頻在引流方面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但如今,火箭因一人的言論而啞火。我們很難判斷後續會如何,但我們可以知道,如果火箭隊的82場常規賽不出現在騰訊視頻中,將會影響一大批NBA球迷,進而影響騰訊視頻和騰訊體育在NBA內容方面的一些策劃和設計。

而更為撲朔迷離的是NBA總裁肖華的介入,作為高層,其言論被視為代表了整個NBA聯盟,因此這一事件已經從一個球隊總經理、一支球隊上升到整個聯盟。如果繼續惡化,也超出了騰訊這家商業機構的掌控範圍。如果處理不當,NBA的其它球隊賽事是否會受到和火箭隊一樣的待遇?國內播出平臺是否要從暫停季前賽(中國賽)升級為暫停常規撒和決賽?這些都不得而知。

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出現最壞結果,NBA的損失將遠遠超過騰訊。30年,中國成為NBA最大的海外市場;10年,僅騰訊一家就直接貢獻20億美元收入;再加上整個體育產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一旦回到30年前,NBA將因此蒙受不可預估的損失。

莫雷“摸”雷,炸傷騰訊


首席觀察團

專注科技互聯網&房地產領域獨家深度報道。

百家號認證優質原創作者、今日頭條認證優質財經領域創作者。

已在百家號、今日頭條、搜狐、騰訊、天天快報、新浪新聞、雪球等媒體平臺開設專欄。無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