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剪輯下的詩意生活,不止是田園,還有亟待修復的人倫溫情

【擁抱生活的五彩繽紛,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李子柒剪輯下的詩意生活,不止是田園,還有亟待修復的人倫溫情

近幾年來,“慢生活”已經成了各大媒體平臺宣導的主流生活導向,特別是從李子柒爆火過後,在她鏡頭下的夢幻田園成了都市人羨慕的生活方式,各大衛視也相繼推出的“慢生活”節目,如《嚮往的生活》、《親愛的客棧》、《漂亮的房子》等火爆熒屏,都無處不在的向人們渲染著鄉村生活的愜意和與眾不同,鏡頭下的鄉村寧靜、木屋唯美、家犬嬉鬧、生活幸福,每天都是張羅著吃那點事兒,住在房子裡的人溫馨和諧、其樂融融,談心聊天、互助互愛,一幅祥和的美好畫面。

李子柒剪輯下的詩意生活,不止是田園,還有亟待修復的人倫溫情

然而事實上,凡是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詩意的棲居圖景,大多數時候只存在於詩集文字勾勒的美化想象裡,出現在導演鏡頭剪輯下的蒙太奇中。


李子柒剪輯下的詩意生活,不止是田園,還有亟待修復的人倫溫情

真實的農村圖景卻是這樣一番景象——年富力強的青壯年都擠進夢寐以求的都市,尋找生存的機會。村莊只留下孤獨的兒童和老人,整日在田間遊走,忙碌在莊稼地裡自給自足,三三兩兩追趕在村道上的家犬,偶爾路過的大貨車,揚起灰塵滿面,日落而息,空蕩蕩的村落,寧靜卻又顯得荒涼,

只有每當春節來臨,奔波在外的尋夢青年,才會背上行囊回到久違的農村家鄉,給村莊披上熱鬧的假象,不出半個月,又瞬間恢復到原有的寂靜。

李子柒剪輯下的詩意生活,不止是田園,還有亟待修復的人倫溫情

對於現代人來說,田園只是一個精神家園的象徵,是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裡,麻木、疲憊之後的療傷場所。

幾年前,“逃離北上廣”成為了很多大城市青年的內心呼聲,面對996的工作高壓,數不盡的生活瑣事,使得現代人的焦慮刻在了骨子裡。“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打開了人們情感的宣洩口,形色匆匆的人兒希望遠離喧囂,避開擁擠,很多人嚮往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劈柴餵馬豐衣足食的美好生活,嚮往從城市搬到農村,呼吸自然的空氣,尋找內心的聲音。

然而真正能讓田園生活慢下來,不只是鄉土的景色,還應該有溫度的人倫常情,在生活節奏加快的當下, 傳播中國農耕文化,可以說李子柒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理想生活家。

李子柒剪輯下的詩意生活,不止是田園,還有亟待修復的人倫溫情

田園生活原有的面目,不止是餵馬劈柴種地,還應該有融洽的鄰里關係和鄉土風情

我們看到《嚮往的生活》,多數時候鏡頭只圍繞著這一家,從某個開發商手裡租借來到民宿,把請來的演員,臨時組成家庭,表演著溫馨、和其樂融融的場景,他們永遠不愁吃喝,整日詩酒年華,對酒當歌,很多刻畫的鏡頭讓人記憶深刻也留下了溫度,主角們促膝長談,圍爐捧杯,呈現給觀眾“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生活畫面,愜意而美好。三五好友相約蘑菇屋做客,一日三餐自給自足,閒暇時遙想詩與遠方,暢聊人生與夢想。對於觀眾而言,現實生活中沒有那麼多“說走就走”的灑脫,他們所演示的生活充滿嚮往卻不可觸摸。

李子柒剪輯下的詩意生活,不止是田園,還有亟待修復的人倫溫情

而作為真實的本身擁有田園的農村人,卻依然過著被眾多人不被嚮往的生活,相反李子柒類似的通俗與樸實,似乎更接地氣,除開安靜的勞作外,還有她在與奶奶陪伴的親情關係,每個村莊都有一個需要陪伴的奶奶或外婆,憑藉自己一雙手,經營著整個庭院,將花花果果照料得非常好,可以說李子柒的生活,更容易走進觀眾,因為所有生活方式似乎都唾手可得。在這嚮往生活的背後,人物家庭是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需要匹配與慢生活相對應的現代家庭關係,融洽的鄉里文化以及村落人情。

李子柒剪輯下的詩意生活,不止是田園,還有亟待修復的人倫溫情

真實的生活不是蒙太奇,需要的是一日復一日的熱愛,而不只是由剪輯修飾後的華麗,

無論風景多麼與眾不同,嚮往的田園,勞作的充實,隱居式的山水,以及在溫情之下釋放的踏實,才是修復人們內心的缺失,滿足人們對溫暖港灣的嚮往。




李子柒剪輯下的詩意生活,不止是田園,還有亟待修復的人倫溫情

李子柒獲得扶貧大使稱號

李子柒剪輯下的詩意生活,不止是田園,還有亟待修復的人倫溫情

2019年,李子柒捐贈的圖書室



點擊關注【夏牧牧】,分享更多文化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