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聚焦,重點關注!南京,騰飛在即!

全國聚焦,重點關注!南京,騰飛在即!



最新指示來了!全國聚焦,重點關注!南京,騰飛在即!


4月9日,《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的通知發佈,在優化城鎮化空間格局時特別提到了要大力推進都市圈同城化建設。其中重點提到了南京、西安、福州三個城市。


南京,又見南京!


長三角一體化有它,大力推進都市圈同城化也有它!


南京的機會來了!


全國聚焦,重點關注!南京,騰飛在即!


要說哪裡的省會“最慘”,那必然會有人投南京一票。


作為GDP高居全國第二的江蘇省的省會,南京連GDP前十都沒進。


更加打臉的是,它的小弟反而在排行上壓了它一頭。


全國最強地級市——蘇州,就在江蘇。


我們前幾天在《重磅消息流出:這座城市 已經被外資盯上了!》提到過蘇州的強勢,全國前十中唯一的地級市。


再加上江蘇其他地方也很強勢,十三太保赫赫有名,導致南京雖說是省會,但卻不像武漢、成都這類資源集中度極高的可以輕易鎮住場子。


本來是全省龍頭,卻被隔壁小弟壓在頭上,那滋味怎一個酸爽了得。


南京叫苦,江蘇發力。怎麼也不能讓省內老大這麼弱勢,於是要錢給錢,要資源給資源,不停的大力推省會。


效果也特別明顯,這增速年年漲,增得非常猛。


看看2019年,雖然GDP總量還是矮了蘇州一個頭,但是增速快啊,直接增長了7.8%!


排位也在節節高,升到了全國第11位,再努力一點就能進前十了。


全國聚焦,重點關注!南京,騰飛在即!


而全國的增速則是6.1%,南京比平均足足高了一個多百分點。


蘇州則和全國增速差不多,更加顯得南京後勁十足。


那南京這幾年怎麼就突然起來了呢?


首先,國家有支持。


早在2016年,《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中》,南京就被定位於長三角唯一的“特大城市”,請注意,不是2019年的那個規劃。杭州、合肥在當時壓根就沒辦法和南京相提並論。


其次,江蘇省內也在大力推進南京的首位度。


這個可以對標下山東的濟南,難兄難弟,都被自己省內小弟壓著,如今都在靠推首位度翻身。


別看蘇州是全國最強地級市,但是它的發展對上海的依賴度非常的高。


所謂成也上海,敗也上海。


蘇州受限於上海,直到如今,儘管它想自己弄機場的呼聲很高,但是還沒落地,18年開始和南通爭奪上海第三機場的建設,結果沒搞得過(當然不是輸在實力就是了,我們認為主要是蘇中往北方面的交通空缺正好可以依靠機場及配套設施填補,而蘇州這邊已經很發達,增益不如南通那邊來得實在)。


再加上自己只是個地級市,政策紅利能吃的有限。


全國聚焦,重點關注!南京,騰飛在即!


但南京就不一樣了!


作為省會,還是副省級城市,地位上不一樣,得到的資源傾斜就會多一些。

比如建設國家級江北新區,加大對南京的城建投資密度,每年投資規格超過800億,基礎建設上的投資年年增加,並且加的還不少,也開始不斷完善鐵路交通網。


鐵路網絡這一點很重要,今年國家已經定了,基建是大頭,而南京都市圈建設可以拉動江蘇內部的鐵路建設。這樣,就不只會有蘇南地區的鐵路網,蘇中、蘇北也會被帶起來。


江蘇雖然經濟強無敵,但是高鐵網絡卻沒有想象的那麼密集,高鐵幾乎都集中在蘇南地區,省內留白還很多。


高鐵一小時300公里,高速上限速120公里,省內高速再發達也顯得不足,何況高鐵對一般地區的經濟帶動效應還是很強的。


高鐵這種硬通貨,是萬萬不能沒有的。


只是江蘇一個省,還體現不出南京的特殊。


南京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它還有個名字,叫“徽京”。


全國聚焦,重點關注!南京,騰飛在即!


從地理位置上就可以看出來,南京是貼著安徽的,馬鞍山、滁州、蕪湖,甚至是合肥,都離它非常近。


而且比較搞笑的是,南京的高鐵都還沒有通往江蘇各市,隔壁安徽的倒是通了不少,這“徽京”算是實錘了。


這就衍生出南京的一個特性——它能直接輻射兩個省!


以高鐵來計算,一小時經濟圈,南京直接可以到達合肥。


基本上等到修建好南京通往各地的鐵路後,南京都市圈可以直接將江蘇和安徽的大部分城市囊入其中。


就這麼巧,這次重要文件有提出的同城化這個概念,就是以南京為中心塑造南京大都市圈,讓人口、產業和物流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到達另一個城市,等同於在一個城市間流動。


也就是說,南京附近都要修建各種鐵路,增加車次,來保證南京對其他城市通行的便利。開頭提到的通知中,重點也提到了。


目的就是最大程度減小各類生產要素,例如人力資本的遷徙成本,讓整個生產更加高效。


南京大都市圈,已經在眼前了!


全國聚焦,重點關注!南京,騰飛在即!


南京都市圈的建設,不僅對南京自己有好處,對全國也有極強示範作用。


本身,南京作為長三角中的重點中心城市之一,是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和通知中提到的西安、福州,位於不同的經濟帶上,且GDP增速都上7%了。


必須承認的是,長三角是全中國發展前途最好的地方。不同於其他經濟帶上只有幾個城市強,長三角是大部分城市發展的都還不錯。


同城化選用南京來考慮,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像日本東京、德國法蘭克福,也是一個國家內最發達的地方,它們都是和周圍地區打造同城化。


舉個例子,法蘭克福周邊有不少20萬人左右的小城,在軌道的幫助下,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實現城市間通勤。


它們,就是南京未來的樣子!


為了達成未來,那麼人力資本(可能是當今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必不可少,尤其是優質人才。


南京最新的人才政策出爐,研究生及以上學歷、45週歲以下本科學歷人員(含留學回國人員、非全日制研究生),憑學歷證書即可落戶。40週歲以下大專學歷人員,在南京就業參保半年即可落戶。


搶人這件事對南京來說,其實不太難。


南京是有名的“大學城“,擁有普通高校53所,南大、東南大學在全國都數得著,不少專業位列全國第一。


學校多了,人才自然也不缺。南京的在校生數量在全國都排在前五。


那這波學生畢業了去哪兒呢?光南大,就有將近50%的畢業生會留在當地就業。


良好的人才基礎,還得有不錯的行業來容納。


按照2019年的公報顯示,南京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2.5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75%,比全國低了快2個百分點。


全國聚焦,重點關注!南京,騰飛在即!


圖上顯示的,是南京的各類產業。國內說到軟件園,可能大都是想到中關村,其實南京的軟件產業也非常強大。


中國(南京)軟件谷成為繼上海浦東新區之後,第二個“中國軟件名城示範區”。


17年時,軟件谷已聚集各類軟件企業420多家,其中包括SAP(全球第二創新中心)、IBM(蘇皖創新中心)、中興通訊(全球研發基地)、華為(全球軟件研發基地)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並且形成通信軟件、服務外包和信息服務三大特色產業集群,綜合實力躋身全國軟件園區前三強,擁有各類軟件人才達9.3萬人。


世界500強企業中榜上有名的蘇寧易購,也坐落於南京。


此外,南京還是“中國生命健康產業十大最具吸引力城市”之一,擁有千億醫療產業群。


全國聚焦,重點關注!南京,騰飛在即!


安穩了,就業不用愁了。


最後,提一嘴南京最近自己的政策。


4月11日,南京市召開戰疫情擴內需穩增長“四新”行動動員發佈會,會上提出“培育新消費,打造夜間經濟品牌,試行每週2.5天休息制度”。


這其實不是南京第一次提出了“夜經濟”概念了,南京之前就是想把“夜金陵”打造成全國知名的夜間經濟品牌的。


不僅白天要有收入,夜晚也要充分利用上。


方方面面上,南京都在不停努力發展著。


有著國家政策的支持,有著全省大力推進,還有自身努力拼搏。


南京,超過蘇州的機會要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