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高中生做了一款“性教育”遊戲

幾位高中生做了一款“性教育”遊戲

2019年,國內的一群孩子聚在一起,做了款性教育遊戲。他們說,初衷是為了改善中國的性教育現狀。

這幾天,Steam上多了個免費的國產遊戲,叫《自我性賴》。遊戲下標著兩個熱門標籤,一個是“色情內容”,一個是“冒險”。

但遊戲內容,並沒有往“喜聞樂見”的那個方向走。


幾位高中生做了一款“性教育”遊戲


在遊戲開頭,畫面中的男女主角決定親熱,屏幕跳出兩個選項,分別是“去買避孕套”和“不去買避孕套”。

“不去買避孕套”是錯誤選項,選之後不久女主就會意外懷孕。然後畫面一轉,一群高中生坐在一起,在屏幕裡盯著你,認真地講解為什麼不使用避孕套是錯誤的。


幾位高中生做了一款“性教育”遊戲


畫面中出現的這些高中生都是遊戲製作團隊中的一員,而《自我性賴》是由他們共同製作的遊戲,主題是性教育。

有興趣的可以點擊觀看下面的宣傳片。

1

《自我性賴》的玩法基於互動式影片,遊戲全程使用真人影像,出演人員均為製作團隊的成員,玩家通過在劇情關鍵點進行選擇來決定劇情的走向。如果玩家選擇了錯誤選項,會有一段科普講解;而全選對了,則會在最後被稱讚是“絕世高手”。


幾位高中生做了一款“性教育”遊戲


但即使當上“絕世高手”,也沒有福利。製作者安志特意在簡介里加上了“無色情內容”和“一款一點也不暴露的性教育遊戲”,遊戲內容也確實如此。但因為沒有更貼切的標籤可選,這款性教育遊戲下還是掛著一個“色情內容”。

除此之外,簡介裡還有一句,是“我們承諾我們應該會每個月更新一集,畢竟我們學業壓力也蠻大的”。

看過這句話的我,對這個製作團隊起了興趣,隨即加上主要製作者安志的聯繫方式,得知了製作團隊清一色的高中生身份。。


幾位高中生做了一款“性教育”遊戲


2

《自我性賴》的製作團隊均來自上海一所高校,他們平均年齡在16上下。安志年齡稍長,今年17,高二在讀,他負責了《自我性賴》的大部分製作,包括遊戲構建和素材剪輯。雪倫是遊戲的女主演,其餘團隊成員也都是他們的同學。

而《自我性賴》的誕生,最開始只是因為這群學生想參加一場創意競賽。但在現在,比賽結果其實已經沒那麼重要了。

2018年下半年,“中國大智匯創新研究挑戰賽”(China Thinks Big)開始報名。這項競賽由哈佛大學中美國際交流協作機構主辦,面向國內高中生,十分知名,多被簡稱為“CTB”。

競賽的主題是“解決一個當今社會問題”,官網上一句話很顯眼,“你做過什麼讓世界變好一點的事嗎”。


幾位高中生做了一款“性教育”遊戲


2018年10月,雪倫在微信上給安志發了條信息:“搞CTB嗎?”

他們決定參加比賽。雪倫和安志二人很快敲定了性教育這個題目,因為“覺得中國性教育落後”。

這種想法對他們而言,似乎是逐漸形成的。安志有時會看到女生因生理期而被嘲笑,或聽說班裡圍繞“避孕套”和“艾滋病”的玩笑。雪倫更多是看到有關未婚先孕、性侵的新聞,“覺得離自己很遙遠但挺扎心的”。

正巧安志玩過撩妹模擬器《Super Seducer》,他覺得這種表達方式很有意思,最終二人將遊戲定為呈現主題的載體。


幾位高中生做了一款“性教育”遊戲


Super Seducer

遊戲的構建完全由安志一人擔當,這是他首次編寫遊戲,過程磕磕絆絆。他還為遊戲自主設計了一套UI,其中有一部分素材是“淘寶上找的”。

而影片的拍攝和其他部分工作,則依靠著整個團隊。他們一開始本來打算找演員出鏡,但是找不到演員,很多成員又在外地,雪倫自告奮勇當了主演。我問雪倫,對出演這個題材是否有過擔心。雪倫說當然,但是既然一開始提出來了,就要堅持做下去。值得欣慰的是,她的朋友們都很支持,就是長輩說她“在不務正業”。

長輩的話不難理解。但這群學生,確實是把《自我性賴》當“正業”做,而最終能做成,不僅竭盡這群16、7歲少年之所能,也得益於地利及人和。

在遊戲前期準備過程中,他們為了獲取更為嚴謹的醫學知識,曾採訪過兩位復旦醫院的婦產科醫生,製作了一期視頻來探尋性教育,但反應寥寥。這款遊戲中的大部分醫學知識,也經過了專業醫生的確認。

幾位高中生做了一款“性教育”遊戲

為了獲得性侵相關案件的訊息,這些學生們還曾探訪過一名檢察官。為了保護隱私,檢察官並沒有向他們透露案件信息,但還是熱情的接待了他們。

安志告訴我,他們的老師也致力於《自我性賴》的宣傳,甚至在學校禮堂安排了演講。安志說:“儘管那時候這事還沒成呢,老師就讓我上臺講”。而目前Steam裡的評價中,有不少好評也可以看出是出自班中同學。


幾位高中生做了一款“性教育”遊戲


我問安志,這段時間裡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麼。安志說,為了做這個遊戲,他鼓起勇氣,第一次走進便利店去買避孕套,結果還被店員開了玩笑。

3

2019年2月8日,《自我性賴》悄然上架Steam,因為遊戲基本上算是零宣發,所以剛開始沒什麼動靜,隔了幾天陸續有幾個媒體發了推薦,玩的人才多了起來。

昨天,安志在朋友圈轉發了一條某媒體關於《自我性賴》的推文,配文卻很憤怒,因為他在遊戲發行前早就給該媒體投過稿,卻因為題材敏感所以被拒了,“現在遊戲火了,它卻又自己發了”。

對這群盡力而為的少年們而言,這確實是件很難理解的事。這是一款教育/科普類的遊戲,為了做全面的準備,他們找了醫生、檢察官和心理學教師,只求更加嚴謹。但卻因種種原因,遊戲最終被劃分為了“敏感題材”,帶上了無形的枷鎖。

這個結果,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遊戲的發行。

在《自我性賴》完成後的上線階段,安志尋遍多家遊戲發行平臺,卻處處碰壁。

他一開始找了7家平臺,有部分因為“題材敏感”給出拒絕,還有部分根本沒回復,到最後只有TapTap和Steam願意接收,但前者仍需要十分嚴謹的再審核。我看了安志和TapTap工作人員的聊天記錄,TapTap方表示“這個題材太敏感了”,只能去除所有展示圖片。


幾位高中生做了一款“性教育”遊戲


安志難過的是,他沒想到會因為“這種理由”被拒絕。但好在《自我性賴》最後仍以完整版上架了Steam,並以去除宣傳圖的“素版”登陸了TapTap,不過目前還沒有正式在後者上架。

遊戲目前已可在Steam上玩到,在“色情內容”類別中很容易找到,擠在了一些擦邊球拼圖遊戲中間。

遊戲在Steam上有了頁面後,安志在自己公眾號的文章裡感嘆:“憑什麼某些充斥著巨乳的策略類卡牌遊戲能過審還能上推薦,我這麼一款正能量的,有教育意義的遊戲,全程啥都沒露被套上了這些枷鎖”,末尾配上了一段魯迅的話。

幾位高中生做了一款“性教育”遊戲

我後來問安志,選擇“性教育”這個帶來限制的主題後悔嗎。安志說他並不後悔,“因為選擇是自己做的,無論如何只要自己相信是對的就好”。他告訴我這句話是艾默生作品《自立》(Self-Reliance)中的思想,也是根據這個給遊戲起了《自我性賴》一名。

4

從前幾天開始,《自我性賴》的玩家和評價逐漸增多,其中多見好評,也有些差評,但大部分人都會說它“尬”。


幾位高中生做了一款“性教育”遊戲


事實上,確實很難說它“不尬”。

因為想做成輕鬆、寓教於樂的氛圍,他們在遊戲中摻雜了不少常見的互聯網熱梗。但影片中學生們演技青澀、生硬,不時也有笑場,難免尬氣四溢。

但在某種意義上,這成了遊戲的特色之一。《自我性賴》的整體觀感,就像在看稚嫩的孩子,在固執的做著自己心中正確的事。

也是因為如此,在目前遊戲內容不完善,Bug多,甚至連退出遊戲選項都沒有的情況下,很多人給了好評。

也有一小部分人,是看到“色情內容”的標籤進來的,在瞭解《自我性賴》的本質後,同樣留下了好評。留下差評的玩家,也多點出一句“但立意是好的”。

和正面評價一同增多的,還有相關《自我性賴》的新聞。其中大多都將重點放於製作成員的高中生身份,一是“英雄出少年”的戲碼人人愛看,二是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做“性教育”主題的遊戲一事顯得“不正常”。

《自我性賴》的製作團隊,年齡分佈在16-17歲之間,這是一個本該正接受完善性教育的年齡,如今卻在用青澀的手段,試圖反施社會以教育,這確實“不正常”得引人深思。

安志告訴我,他上一次上生理健康課還是初中的時候,而且並沒有課本。

2017年,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編寫了一本《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研發出版準備時間長達9年。教材在杭州的小學發放後,因為內容“大膽”,嚇壞了部分成年人。一學生家長髮博稱“最後那幾句我都看不下去了”,斷章取義的圖片也開始在網上流傳,引起了很多爭議。校方遂接到大量投訴,教材被無奈撤回——而這也不是國內性教育的首敗。


幾位高中生做了一款“性教育”遊戲


目前為止,無數少年甚至成人仍掙扎在一知半解的泥塘,他們用互聯網上“色情內容”中的野生常識進行自我教育——儘管其中大部分都不正確。對他們而言,往事不會隨風走,這從始至終的健康知識匱乏,或許會讓其中一部分人抱憾終身。

2019年年初,網飛上架了美劇《性愛自修室》,主題是關於美國高中生的性教育,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迅速積累了很高的人氣,豆瓣評分高達9.1。片中關於“性”的內容直白、不諱,不少朋友看著劇中人坦然步入成人階段,對片中開明的性教育觀念表達了羨慕之情。

幾位高中生做了一款“性教育”遊戲

2019年的現在,一群中國孩子湊在了一起,做了款性教育遊戲,團隊名是Eroducate,他們說,建立的初衷是為了改善中國的性教育現狀。

最後,一位成員和我聊天時說到,他們當初選擇遊戲為載體,其實更多是因為好玩,最後證明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確實因為玩家們的“寬容”,這款並不完善的遊戲獲得了大多好評。但事實上,給予“寬容”的,並不只有玩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