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大王”洲際油氣又要轉型,擬定增募資做電池

“故事大王”洲际油气又要转型,拟定增募资做电池

在2015年由新浪證券發起的一場“票選A股十大故事大王”選舉中,洲際油氣(600759,SH)以2.6%的得票率同智慧能源(600869,SH)等公司並列排在第13位。

在A股市場上,洲際油氣或許不是最會講故事的,但公司自己的故事比較“高大上”。洲際油氣此前巨資收購哈薩克斯坦馬騰石油公司(以下簡稱馬騰公司),轉型油氣生產,股價一度暴漲。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公司的這場轉型難言成功。

如今,在油氣價格下挫的背景下,洲際油氣似乎找到了新方向。4月15日下午,公司宣佈,擬定增募資約13.6億元,其中大部分資金將用於電池項目。在電池行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洲際油氣作為新兵加入這個戰場,潛在風險恐怕不小。

擬定增募資投建電池項目

洲際油氣定增預案顯示,公司擬發行不超過6.79億股股份(含本數),募集不超過13.6億元(含本數)資金。募資淨額擬分別用於電池技術國際科創中心項目、高能量密度微型電池產業化項目、高倍率快充電池暨新能源汽車48V啟停電源產業化項目以及償還借款;擬投入的募集資金分別為1.1億元、2.4億元、6.1億元及4億元。

按照計劃,通過上述定增募投項目的實施,洲際油氣的主營業務將在油氣勘探開發的基礎上,增加新能源動力電池、微型電池、儲能電池等業務。一家油氣公司,卻要大舉投資電池業務,洲際油氣此番“跨界”邁出的步子不小。

洲際油氣在定增預案中表示,近期傳統油氣項目由於受國際局勢和供需關係的影響,原油價格持續走低,對公司後續盈利能力造成了影響。公司也在積極拓展具有持續盈利能力和良好發展前景的產業板塊,與傳統油氣業務形成互補效應。

在洲際油氣看來,高能量密度電池是國家新能源戰略的重點支持方向,微型電池市場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有較大利潤空間和市場空間,啟停式混合動力產業也有廣闊的前景。

按照洲際油氣所稱,近年來,其曾嘗試投資美國液態金屬儲能電池、48V汽車啟停電源、高倍率快充電池、低溫高倍率快充快放電池、高能量密度微型電池、固體儲氫材料等項目,累計投資規模已超1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電池產業特別是動力電池產業的競爭十分激烈。中國能源報此前報道稱,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有近200家動力電池企業;2018年,下滑到105家;而到了去年10月,實現動力電池規模裝機的企業僅剩30家左右。整體來看,動力電池市場向頭部企業集中的趨勢十分明顯。

轉型油氣難言成功

洲際油氣原名正和股份,曾在資本市場上通過轉型油氣產業而一炮而紅。

2013年12月,正和股份正式迎來新主廣西正和,上市公司也隨之展開資本運作。在逐步剝離房地產、礦業等資產業務,並耗費巨資收購馬騰公司95%權益後,正和股份完成了主營業務向油氣產業的轉型。公司名稱也變更為“洲際油氣”。彼時,洲際油氣對其轉型後的預期描述得十分美好。公司曾稱,收購馬騰公司將使公司進入國際能源市場參與競爭,推動公司國際化進程,發掘新的利潤增長點。

與此同時,廣西正和也向外界傳達出其對上市公司轉型的強烈信心。當時,廣西正和向洲際油氣承諾,在2014年~2016年三個會計年度,馬騰公司累計實現的合併報表的淨利潤總和將不低於31.46億元。要知道,廣西正和並非資產轉讓方,卻出面簽署了業績承諾。

轉型油氣產業,也給洲際油氣的股票帶來了巨大的光環效應。2013年12月~2015年6月,公司股價區間漲幅一度超過300%。這裡面有大盤上漲的因素,也有公司收購油氣資產等資本運作的因素。

然而,洲際油氣的轉型大計很快便遭受打擊。

2015年9月,洲際油氣公告稱,廣西正和申請變更業績承諾:將馬騰公司實現31.46億元的盈利承諾年限由“2014年~2016年”變更為“2014年~2020年”。廣西正和稱,2014年下半年,國際油價開始下跌,特別是當年第四季度急劇下跌。受國際原油市場整體疲軟的拖累,馬騰公司的原油銷售價格未達到盈利預測的水平。上市公司公告顯示,2014年度,馬騰公司實現淨利潤5.56億元,年化淨利潤佔盈利承諾比例只有54%。

此後,在回覆上交所問詢時,洲際油氣曾透露,2014年~2017年,馬騰公司合併報表的淨利潤分別為2.57億元、7093萬元、2952萬元及2.78億元,累計完成6.36億元,佔全部業績承諾的20.2%。2019年6月,洲際油氣披露,馬騰公司(合併口徑數據)2018年實現淨利潤4.97億元。2015年~2018年,洲際油氣業績波動劇烈,淨利潤分別為6480.54萬元、4310.75萬元、-2.26億元及6962.51萬元。

大舉併購油氣資產使洲際油氣資金壓力巨大。2018年11月,公司甚至宣佈出售馬騰公司持有的重要油氣資產——克山股份。公司稱此舉是為了緩解公司資金壓力,改善公司債務結構。

近五個交易日,洲際油氣股價累計下跌2.90%。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