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曼達洛人》說開去:江湖不在,俠客猶存

《曼達洛人》目前已經更新到第六集,這部劇保持了濃濃的星戰風格,無論從影片質感和細節,都在努力向星戰靠近(劇中“啾啾”作響的激光子彈,濺射的火花,很懷舊,也很地道)。尤其是片頭中星戰經典角色頭盔在黑暗中逐個變化,以及曼達洛人和“小尤達”手指相對兩個的鏡頭,讓人十分驚喜,妥妥的星戰格調。

看到《曼達洛人》第一集時,在那荒涼的天地間,曼達洛人一人仗劍前行,像極了中國武俠片中俠客。所以今天,我們想討論一個關於俠客的話題。

從《曼達洛人》說開去:江湖不在,俠客猶存


從《曼達洛人》說開去:江湖不在,俠客猶存

《曼達洛人》中的俠客——頭盔男

俠之釋義

“俠”

俠,是指見義勇為、肯捨己助人的氣質或行為,比如:俠客,武俠,遊俠等。英文譯為: knight-errantry,騎士作風,俠義作為。

劉義者,亦一節士。少放肆為俠行,因酒殺人亡命。——《新唐書·劉義傳》

材力絕人,少重然許,喜俠節。——《新唐書·竇建德傳》

“俠客”

俠客,是指舊時武藝高強、替天行道的人。俠指有能力的人不求回報地去幫助比自己弱小的人。客指外來者,四海為家的遊歷者。俠客就是指樂於四處幫助他人的遊歷者。

唐元稹 《俠客行》:“俠客不怕死,怕死事不成。”

清許秋垞 《聞見異詞·俠客》:“有一俠客,神劍術。”

“遊俠”

遊俠仗劍行俠,快意恩仇,急人之難,出言必信、遊俠不隸屬於任何統治階級,遵循的不是儒學思想中的“忠”,而是“仁”。

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行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尤其得,蓋亦是多者焉。——《史記、遊俠列傳》


從《曼達洛人》說開去:江湖不在,俠客猶存

俠之興起

春秋戰國是戰亂紛起的時代,也是俠客發展的高光時刻。

當時分封制的各諸侯四處招攬人才,盛行“養士”,培育很多俠士,俠客們效力投靠自己中意的主人,信陵君們也給俠客充分的尊重,在那個充滿個性的江湖時代,湧現出了以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五大刺客為典型的諸多俠客。

李白《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從《曼達洛人》說開去:江湖不在,俠客猶存

俠之衰落

戰國末期,郡縣制代替分封制,建立了國家軍隊,俠士們紛紛走出諸侯門庭,進入社會。他們以優越的財富和高超的武藝,以及信守承諾的行為,影響著社會秩序,在百姓當中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諸如大俠郭解之類,可以處理官府解決不了的問題,但也包庇了一些違法的人員,官府竟無可奈何。

這顯然是政府不願看到的,於是在漢武帝時期,頒佈了第一個正式打擊俠客的詔令“遷大戶”,將大戶遷移到關中地區,郭解等不願從命,導致漢武帝對其代表的俠客的大力打擊。

從此,俠客開始由公開走向了隱蔽。

從《曼達洛人》說開去:江湖不在,俠客猶存

俠之魅力

“士為知己者死”是那個時代的俠客信條,自由的人格,助人的道義,讓一個個俠客熠熠生輝,也使得俠客精神永遠讓人懷念。

應該說武俠小說的流行,不只是因為那些絕世武功,更是因為俠客們豪邁坦蕩、敢作敢為、一諾千金的英雄魅力。

劍客

恩酬期必報,豈是輒輕生。

神劍沖霄去,誰為平不平。

劍客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從《曼達洛人》說開去:江湖不在,俠客猶存

俠之猶在

但俠客行走江湖,難免打打殺殺,恩仇廝殺,血雨腥風中,大俠們也漸生倦意。

喬峰夢想和阿朱一起到塞外牧馬,楊過和小龍女相約執手相伴,歸隱一生。

從《曼達洛人》說開去:江湖不在,俠客猶存

兄弟結義,替天行道,是何等快活,可又有多少人擔得起這一場轟轟烈烈。

生活畢竟不是小說,平平淡淡才是本真。

俠客精神是關愛大眾的慈悲,是重情重義的溫柔,是見義勇為的行動,主動讓座是俠,攙扶老人是俠,勸解吵架是俠,抓小偷攔強盜也是俠。

江湖不在,俠客精神猶存。

從《曼達洛人》說開去:江湖不在,俠客猶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