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發“致癌”企業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卻是我……

導語:當一位母親在嬰兒的屁屁上,抹上一層厚厚的強生嬰兒爽身粉。

財大易晟

商學院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當一位母親在嬰兒的屁屁上,抹上一層厚厚的強生嬰兒爽身粉。

她也許不會想到。

多年以後,正是這些白色粉末奪走了她孩子的健康,甚至是生命。

強生致癌門”,其實早已鬧得沸沸揚揚。

但很多人似乎並沒有太把它當回事。

而今年一部悄然上線的紀錄片——《毒美》,再次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當然,它的矛頭所指,並非只是美國強生這家巨無霸企業,而是整個日化產業。

剃鬚膏、沐浴露、牙膏、香皂、洗髮水、潤膚乳……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能將我們推向疾病和死亡的深淵。

這部紀錄片所展現的,像是一場規模宏大的人類實驗。

而我們每個人,不過是行走的試驗品。

1

致命的嬰兒爽身粉

紀錄片中,一位名叫迪恩·伯格的女性,將美國強生公司告上了法庭。

美國強生,百年老牌企業。

旗下品牌包括強生嬰兒、露得清、可伶可俐、嬌爽、邦迪、達克寧、泰諾等。

在此前的一次婦科檢查中,迪恩·伯格發現自己身患卵巢癌。

她必須立刻接受全子宮切除術和化療。

她一直不明白為何自己會遭此厄運。

作息規律,沒有濫用藥物,沒有過度肥胖,整個家族也沒有遺傳病史。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迪恩·伯格

隨著越來越多的病例出現,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梅爾·利卡,一位曾服務於維和部隊的情報審查專家,曾深入過科威特、阿富汗戰區。

55歲時,這個經歷過槍林彈雨的“女超人”,最後卻倒在了卵巢癌的腳下。

醫生預言,她還能活6個月。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梅爾·利卡

謝達·法魯基,同樣被查出患有卵巢癌。

她的腹部腫脹,當醫生在她的腹部注入針筒,綠色的液體從她體內流出,填滿了六個一公升的瓶子。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謝達·法魯基

在她們身後,還有一連串的名字:

瑪麗·卡彭、貝弗利·羅賓森、克洛德特·杜普雷……

她們曾經全都是健康女性,卻突然查出卵巢癌。

為什麼?

有一個共同點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她們一直在使用強生嬰兒爽身粉。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迪恩·伯格

一項研究發現,有高達75%的卵巢癌腫瘤中含有滑石。

而強生嬰兒爽身粉的主要成分,正是滑石粉。

當然,滑石粉本身並不會導致卵巢癌,真正的罪魁禍首,是滑石粉中的石棉成分。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紀錄片 《毒美》

石棉,自1977年就被國際癌症研究署 (IARC) 歸類為一級人類致癌物質,可能引發肺癌、喉癌與卵巢癌等多種疾病。

而其實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強生就已經知道了石棉的危害性。

但他們隱瞞了這個事實。

在影片的最後,受害者們長達數年的訴訟,終於有了結果:

2018年,強生被判處天價罰金——46億美元。

只是,此時很多原告已經離開人世,她們並沒有等到遲來的道歉。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紀錄片 《毒美》

2

危險無處不在

“爽身粉案件”的始末,先按下不表。

我們先看紀錄片所揭露的另一個恐怖真相:

我們每個人(男人、女人、老人和小孩),都暴露在無處不在的危險之中。

除了“爽身粉案”,紀錄片還講述了華裔女孩咪咪的故事。

因為從小羨慕金髮美人,咪咪把頭髮染成了金色,每天化著精緻的妝容,認真地刷牙、沐浴、脫毛、做美甲……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咪咪

為了證實化妝品的危害,攝製組跟隨咪咪做了一次人體試驗。

試驗結果表明:

當咪咪正常使用沐浴露、牙膏、潤膚乳、睫毛膏、口紅等日用品,她體內的有毒成分含量,超過了95%的普通美國人。

而當她停止使用這一切,數值立馬下降。

此前,咪咪曾做過一次乳房腫瘤摘除手術。

她並不知道此前的腫瘤,是否與她體內的有毒物質有關。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會因此患上癌症,或導致不孕。

她才24歲,恐怕只有時間能告訴她答案。

片中有一句話,觸目驚心:

目前社會面臨兩大汙染危機,其中一個得到媒體高度關注,也就是氣候變遷。
第二個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用品中,所含有的有毒化學物質。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紀錄片《毒美》

很顯然,第二個危機被嚴重忽視了。

早在2000年,疾病管制局曾針對上千名民眾進行尿液檢測。

檢測發現,所有人都暴露在塑化劑的環境中。

而正值生育年齡20-40歲的女性,塑化劑指數高於其他族群,研究學者認為,這可能是使用化妝品所致。

2002年,研究者又從72件產品,發現有高達三分之二的產品中含有塑化劑。

除了塑化劑,在我們的日常用品中還發現了大量的防腐劑、甲醛、內分泌干擾物、焦煤油、坤、鉛、鋁……

這其中有125種成分屬於致癌物。

這些物質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例如:

洗髮水中的甲醛和內分泌干擾物,可能會導致過敏、抑鬱、癌症;

口紅中的鉛和焦煤油,可能會導致腎功能衰竭、流產、神經損害;
牙膏中的三氯生和坤,可能會導致細胞異常發展、生殖毒性;
香皂中的內分泌干擾物和焦煤油,可能會導致過敏、不育、心臟疾病;
美甲產品中的甲苯和丙酮,可能會誘發皮膚病、肺部疾病和流產;
香水中未公開的有毒化學物質,可能會導致過敏、生育障礙、癌症;
美白產品中的對苯二酚和汞,可能會引發皮膚疾病、器官損害、癌症……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紀錄片《毒美》

這其中的很多添加物,曾被廣泛用在什麼領域呢?

化學戰和生物武器。

而如今,它們正用在我們身體上。

一位知名的化妝品配方師毫不諱言:“化妝品產業在摧毀女性的細胞。”

當然,受此影響的遠不只是女性。

這場規模巨大的生化災難,只有受害者,沒有旁觀者。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紀錄片《毒美》

3

狡猾的企業

片中最讓人震驚的,是一份塵封的絕密文件。

原來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強生就發現了一個事實:隱私部位,無法安全吸收嬰兒爽身粉中的滑石粉。(這句話很拗口,但是原文就是這樣,你細品便知什麼意思)

他們試圖用玉米粉代替滑石粉,但放棄了。

於是,他們便向公眾隱瞞這一事實,並用企業的勢力去規避法律規範。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紀錄片《毒美》

當不斷有患者狀告,他們依然大言不慚地重申:

“強生嬰兒爽身粉絕對是安全無虞的。”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強生爽身粉的廣告

在原告迪恩·伯格的窮追猛打之下,強生公司曾私下提出願意賠償80萬美元,以息事寧人。

但被迪恩·伯格拒絕。

隨後,他們將賠償金加碼至140萬美元。

迪恩·伯格憤然離去。

作為一名卵巢癌患者,迪恩·伯格在乎的並不是錢。

她是想拯救更多的女性。

她的要求很簡單,至少,強生公司應該在爽身粉的產品中明確標註:

可能會引起卵巢癌,請遠離隱私部位......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但強生拒絕這樣做。

比起消費者的健康,他們顯然更在乎自己的商譽和產品的銷量。

眾所周知的是,很多企業為了維護自己的商譽,會聘請科學家擔任顧問,組織所謂的智庫。

而這些科學家的使命,並非站在科學的立場尋找和說出真相。

恰恰相反,他們要幫助僱主掩蓋真相。

另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事實是,這些化學物料在尚未檢測是否安全之前,就會直接上市賣給消費者,直至出現問題才會啟動管制。

也就是說:消費者被當成了小白鼠。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紀錄片《毒美》

並沒有人會去實際檢測這些產品成分,是否如標籤所寫的那樣。

片中的一位微生物學家就指出:

“號稱沒有使用任何防腐劑,其實是使用了另一種防腐劑……只不過取一個新名稱而已。”

當問題發生,他們有時也會用新的物質來替換有毒物質。

但不久之後,這種替代物也可能會被證實有毒。

這特麼簡直是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

企業就是那隻狡猾的老鼠Jerry,而消費者,永遠是那隻沒有勝算的Tom貓。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原告迪恩·伯格與“強大”的強生公司

這些年,強生公司所犯下的錯,也遠不只是嬰兒爽身粉。

2003年 ,7歲的美國女孩薩曼莎,因服用強生布洛芬發生了嚴重的不良反應,失去了全身90%的皮膚,最後雙目失明;

2005年,印度發現強生某產品含有的液體石蠟油,對嬰兒有害,導致該類產品被全部下架;

2009年,強生因產品汙染,被強制召回500批止痛藥泰諾、布洛芬等非處方藥;

2010年 ,強生大規模召回15次涉及50多種產品,幾乎涵蓋了強生大部分產品領域。所以這一年也被業內戲稱為“強生召回年”。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與此同時,強生在美國還面臨超過11000起滑石訴訟案。

但諷刺的是,2019年,這家公司居然再次被《財富》雜誌提名為最受人尊敬的公司。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當然,“作惡”的企業,也遠不止美國強生。

沒有人知道,那些宣稱“絕對安全”的產品,有多少真正安全無虞?

4

《黑水》,揭開另一個驚人黑幕

今年的《毒美》,讓我想到了去年的奧斯卡遺珠:

《黑水》

這部豆瓣8.5分的影片,揭開了另一個關乎所有人的驚人黑幕。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影片《黑水》

時間回撥到1998年。

生活在美國帕克斯堡小鎮的律師羅伯特,發現了一系列怪事:

牲口大量死亡、孩子們長著一口大黑牙、村民的患癌率居高不下……

隨著調查的深入,羅伯特終於找到了罪魁禍首——美國杜邦

這家坐落於帕克斯堡小鎮的全球500強企業,是美國第二大化工企業。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起,正是因為採用了杜邦公司的特氟龍技術,不粘鍋才開始風靡全球。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影片《黑水》

正當杜邦公司賺得盆滿缽滿,問題開始出現:

工廠裡的孕婦,超過30%誕下了畸形的胎兒。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影片《黑水》

為了尋找原因,杜邦公司曾把特氟龍混入菸絲中,給工人們免費抽。

而活下來的人,也被癌症折磨。

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罪惡的淵藪——特氟龍(也叫特富龍),化學名稱是聚四氟乙烯。

它具有優良的耐腐蝕性、高潤滑不粘性、電絕緣性,曾在二戰中用於製作原子彈、炮彈的防熔密封墊圈,也被用作坦克防水塗料。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影片《黑水》

二戰結束後,特氟龍被用來生產一種家喻戶曉的產品——不粘鍋

在正常情況下,特氟龍並沒有毒性,但當加熱到380℃以上,就會分解出致癌物質。

同時,生產特氟龍有一種助劑——PFOA(全氟辛酸銨)。

這是一種長碳鏈氟化合物,不溶解,不降解。

一旦進入人體,將無法被代謝排出。

從特氟龍投入生產的半個多世紀以來,杜邦一直把含有PFOA的生產廢料,排放進空氣裡、河流裡、土壤裡……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影片《黑水》

羅伯特問道:“如果人喝了這種東西會怎樣?”

對方反問道:“如果你吃了一個輪胎,會怎樣?”

真正令人膽寒的,是早在特氟龍推出一年之後,杜邦就知道了它的危害。

但為了每年10億美元的利潤,他們隱瞞了這個真相。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影片《黑水》

當地政府也極力維護杜邦,原因很簡單:因為杜邦是納稅大戶。

美國的環境署,也無計可施。

因為成立於1976年的環境署,其執法所依賴的有害物質名單,正是成立於1802年的杜邦公司提供的。

生產特氟龍的助劑PFOA,卻在有害物質的名單之外。

現實就是如此荒誕。

杜邦不僅是高高在上的規則制定者,還是臺下的運動員!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影片《黑水》

不要以為《黑水》的故事,與遠在大洋此岸的我們無關。

2005-2012年的一項血液樣本調查發現:

除了參加過朝鮮戰爭的老兵的庫存血液外,全美國竟然幾乎找不出身體裡不含PFOA的調查樣本。

所有人都被汙染了。

除了美國,還有加拿大,澳大利亞,歐洲,日本,韓國……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中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自80年代特氟龍不粘鍋生產線被引入中國,不粘鍋也開始在國內風靡。

而到了2004年,當大洋彼岸鬧得紛紛揚揚,中國媒體也掀起了一場“毒鍋門”大討論。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當時的不粘鍋行業,談特氟龍則色變。

格蘭仕、美的等,紛紛表示早就停用了特氟龍產品,希望撇清關係。

蘇泊爾繼續售賣此類產品,但銷量堪憂。

此時,很多國家已經開始採取措施:

2004年,澳大利亞停止了含PFOA聚合物產品的生產和進口,並在無法替代的領域嚴格限制使用。

2005年,加拿大也提出禁止能產生此類化合物的聚合物進口,避免有害汙染。

2006年,歐盟通過了《關於限制全氟辛烷硫酸鹽化合物銷售及使用的指令》正式宣佈對PFOA產品做出嚴格限制。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但時至今日,中國仍未出臺PFOA的限制或禁令。

在國內炊具生產市場中,不粘鍋和電飯煲內膽等器具的使用中,仍未明確標註是否有使用特氟龍或PFOA。

而很多廠家的不粘鍋,依然在打著特氟龍技術的賣點。

我們也無從得知,現在每年還有多少PFOA被排放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我只知道:

如今PFOA汙染的治理,已經成為了一項全球性的問題。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影片《黑水》

5

寫在最後

做自媒體3年來,良叔懂得了什麼叫“點到為止”。

不然,文章會被屢屢警告、刪除,收到的律師函也會把我家信箱塞滿。

所以,還是說回紀錄片《毒美》吧。

有本書叫《美國人不為人知的恐怖真相》,它講述了1936年化妝品產業的危險性。

但不可思議的是,100年過去了,情況卻並未得到改變。

事實是,超過840億美元的化妝品行業,管理它的美國聯邦法律條文,只有一頁半。

缺乏有效的規範和監管,這是悲劇不斷上演的重要原因。

難道我們能寄希望於那些“受人尊敬的公司”,自糾自查?

當然不能,因為這是一種妄想!

就像兔子在懇求老虎大發慈悲。

如今,我們依然在接受廣告的狂轟濫炸。

而那些頗具煽動力的廣告語,不僅是滿口跑火車,甚至和事實南轅北轍!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強生爽身粉的廣告

很多時候,企業其實完全可以生產更安全的產品。

但他們不。

為了利潤,他們甘願用人民的健康和生命來冒險。

片中的迪恩·伯格女士表示,假如產品中含有有害成分,至少,消費者有權在產品說明上看到它的相關說明。

正如當年崔永元在與方舟子進行轉基因大戰時,所說的那樣:

“你可以選擇吃轉基因食品,也可以不吃轉基因食品,但你得告訴我們,這是不是轉基因食品。”

但連這一點,很多企業也無法做到。

比如美國強生公司,直到2018年審理結果出來之前,他們的董事長依然在信誓旦旦地說:

“強生嬰兒爽身粉絕對安全,不會導致癌症。”
“強生嬰兒爽身粉從未含有石棉。”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強生公司現任董事長

而在此前的100年間,全世界每年有上百萬人,購買他們的嬰兒爽身粉。

借用片中的一句話:

“如果這不是作惡,那什麼才叫作惡?!”

客觀地說,《毒美》並不是一部完美的紀錄片。

但它是有價值的。

一部電影未必能改變世界。

當它至少能讓我們知道,自己正處在什麼樣的危險之下。

我們也未必能像律師羅伯特一樣,

冒著自己和家人被威脅,被恫嚇的危險,以一己之力挑戰強大的美國杜邦,並最終影響世界。

我所能做的,就是把我所知道的,告訴更多人。

有人擅長撒謊,有人選擇視而不見。

但不好意思,我做不到。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

影片《黑水》

揭发“致癌”企业黑幕:下毒的是你,赴死的却是我……關注我們<table><tbody>財大易晟商學院

ID:Ethan-BusinessSchool

頂級財富管理俱樂部!


長按並識別關注
財大易晟商學院
:全財富管理 終身制培訓/<tbody>/<tab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