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高的境界莫過一“拙”字,真正聰明的人,都下"笨"功夫

《菜根譚》中說,“文以拙見,道以拙成,一拙字有無限意味。”

意思是說,做文章不必太花哨,質樸一些會更好;做人不必太聰明,樸實一些會更好;做事不必太靈活,踏實一些會更好。

因此,一個“拙”字蘊含著說不盡的意味。

人生最高的境界莫過一“拙”字,真正聰明的人,都下"笨"功夫


成功沒有捷徑,全憑下笨功夫


細數天資最笨,達到的成就卻極高的古人,曾國藩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個。

曾國藩小時候很笨,常常在家裡背書直到深夜,一次,躲在暗處的小偷都背過了,他自己卻仍然沒背過;後來他考秀才,考了七次才考中。

他的笨可謂達到一定級別了。

但也正是因為笨,他比別人更努力。

據說,有一次鄉試中,曾國藩不僅落了榜,他的文章還被主考官當成了範文,但不是優秀的範文,而是反面典型。

主考官把他的文章“懸牌批責”,也就是公示批評,說此文是文理欠通的典型,大家要引以為鑑。

面對這樣的當眾出醜,相信誰都很難接受,有的人也許會覺得前途無望,給自己找一個藉口,從此打消再去應試的念頭。

但曾國藩是怎樣做的呢?

他回家之後,一頭扎進書房裡,反思自己的問題。

不是寫的不好嗎,他就把那些寫的好的文章拿來認真研究,尋找差距,反覆練習。

慢慢的,竟也找到了寫文章的門道。

曾國潘家書中有言:須有寧拙勿巧之意,而後可以持久。

經過多次不懈的下笨功夫,他終於榜上有名,最終一步步進翰林苑為官。

讓曾國藩受益終生的就是這種肯下笨功夫的做法。

這種笨拙的做法,成為貫穿他一生的為人處事的基本策略,讓他一個不怎麼聰明的農家子弟,最終取得極高的成就。

老子曰:大巧若拙。

天下最巧的辦法,往往看起來最笨,而捨得下笨工夫的人,都是能成大事的人,因而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巧之人。

人生是公平的,所有付出的努力一定會得到收穫,所有偷過的懶,早晚得補回來。

有時候我們在笑話那些笨拙的人的時候,卻不知不覺已被那些笨拙的人超越了一大截。

人生最高的境界莫過一“拙”字,真正聰明的人,都下"笨"功夫


做人沒有高招,唯有樸拙二字


做事要腳踏實地,捨得下笨工夫,做人要有樸拙態度。

所謂樸拙態度就是凡事不要處處走捷徑,不要處處爭先、便宜佔盡。

聽說過這樣一則新聞,一對精英夫妻,一位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一位是哈佛大學法學院畢業的高材生,他們在國外有前景很好的工作,但是二人不好好工作,卻喜歡走捷徑,利用職務之便,通過內部信息,非法交易股票獲利,被查後獲刑,不但丟了工作,還要繳納罰款,甚至被驅逐出境。

他們可謂不是不聰明,而是毀在太聰明上了。

有一句話說,聰明反被聰明誤,正是如此。

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其實更應該懂得,守拙的真諦所在。

錢鍾書是公認的“聰明人”,許多人說他記憶力特強,讀書過目不忘,他本人卻並不這樣認為,他說自己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罷了。

他讀書時,總是要做筆記,一本書會讀很多遍,筆記也會不斷地添補。

他做筆記的時間,大約是讀這本書的一倍,所以他讀的書雖然很多,也不易遺忘。

他一般把書讀完了,就會送人,家裡存留的只有筆記,也因此,他雖然學富五車,家裡的藏書卻只有一個書架。

用這樣“笨拙”的辦法記筆記,正是錢鍾書成為“聰明人”的原因,也是他持續創作的源泉。

成功沒有捷徑,任何人想要成功,都要下一番苦功夫。

我們平時做事情,總覺得那些踏實下笨功夫的人太死板了,殊不知,在別人下死功夫走上坡路的時候,你卻還是原地踏步。

其實,踏踏實實做事,不走捷徑,不耍小聰明,看起來有些笨、有些拙,卻是最聰明的做法。

人生最高的境界莫過一“拙”字,真正聰明的人,都下"笨"功夫


人生最高的境界莫過一“拙”字


為人做事,最高的境界莫過一“拙”字。

曾國藩有一句古劍銘:輕用其芒,動即有傷,是為兇器;深藏守拙,臨機取決,是為利器。

意思是說,鋒利的寶劍,若鋒芒畢露,使用起來就會傷人傷己,只能算作一個兇器,但若藏起鋒芒就像鈍器,關鍵時刻寶劍出竅,就可以解決問題,這樣才能算是一把利器。

這句話是他的座右銘,也是他一生的戎馬生涯的寫照,深藏若拙和臨機取決,使他的一生雖經歷重重磨難,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然而,智巧容易,守拙難,大多數人都願意去追求所謂的智巧,很少有人願意堅守一個“拙”字。

尤其是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時代,在各種紛繁複雜的物質、名利等等的吸引下,人們很難有定力去堅守自己的初心,守好一個拙字。

稻盛和夫老先生說過:“我才能也許有限,但我追求做人做事的正確準則。”

老先生一生做人做事始終保持正直、勤奮、謙虛、利他,始終堅持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也正是踐行了中國文化中“守拙”的精神。

所以,我們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要學會踏踏實實付出勤實的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守好自己的本份。

當你抱朴守拙,不走捷徑、不耍小聰明,堅持不懈,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時,相信你的人生一定會越來越圓滿,事業會越來越成功。

人生最高的境界莫過一“拙”字,真正聰明的人,都下"笨"功夫

最笨拙的辦法,往往是最聰明的辦法。

真正聰明的人,更懂得用笨辦法、下笨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