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邁旅遊無語言障礙,中文能交流,網友卻說失去了出國玩的新鮮感

出境旅遊時,一些朋友會發現,非英語國家尤其是東南亞國家大多數會在標牌、菜單、路牌等地方首先標註上英文,以英文作為通用語言。最近我到泰國清邁旅行,這是我第四次來到清邁。發現這幾年清邁的變化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在中文的普及程度上,非常令人驚訝。服務員會說多少錢、兩件打八折,甚至用中文告訴你如何退稅。不用懷疑,這些服務員都是泰國人。

清邁旅遊無語言障礙,中文能交流,網友卻說失去了出國玩的新鮮感

這次來到清邁,就發現不僅標牌、菜單、路牌標上了中文,酒店。出租車、商店、餐廳等服務行業的服務人員都會說幾句中文。以前為了方便外國遊客,在免稅店和餐廳、酒店,都有英文標誌。從近些年就開始有了中文標誌,甚至標在比英文更明顯的位置上。

清邁旅遊無語言障礙,中文能交流,網友卻說失去了出國玩的新鮮感

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的是,中文幾乎成了這裡能簡單通用和交流的語言。中國遊客在這裡也非常受歡迎。當然我們知道,中國遊客的消費能力比較強,也是讓中國遊客受到青睞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我們國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逐漸增強,讓很多清邁的泰國人都主動願意學習中文,並覺得學習中文特別有用。

清邁旅遊無語言障礙,中文能交流,網友卻說失去了出國玩的新鮮感

雖然有的翻譯並不正確,甚至有點好笑。可以看出是直接通過翻譯軟件翻譯的,這張圖中說的“蛋黃肉包”還像模像樣,但“每個孩子1泰銖”,我就有點看不懂什麼意思了。看英文大概是每個15泰銖,和“孩子”沒什麼關係。這些不太正確的中文,希望以後有機會都會被慢慢改正,但也不得不說有一種特別的“趣味”。

清邁旅遊無語言障礙,中文能交流,網友卻說失去了出國玩的新鮮感


隨著泰國政府對中國遊客提供更多便利的政策,比如落地籤免費、官方中文服務以及中泰兩國之間的交通往來,直通航班的增加和中泰高鐵即將通行。都為國人提供了更多去泰國旅遊的理由。

清邁旅遊無語言障礙,中文能交流,網友卻說失去了出國玩的新鮮感

比較低的物價和高性價比的消費體驗,也讓很多人選擇了到泰國旅遊。比如說到泰國第二大城市清邁,街邊一包切好的芒果、蓮霧或番石榴賣20泰銖,約人民幣5塊多。一份炒雞肉配米飯賣80泰銖,約人民幣十幾塊錢。這樣的物價不算貴,而且這是在清邁古城中,相對比較針對於遊客的物價,如果走到遊客少的區域,價格會更便宜。

清邁旅遊無語言障礙,中文能交流,網友卻說失去了出國玩的新鮮感

語言的暢通,可以首先解決很多人出境遊的後顧之憂,清邁在這方面逐漸為中國遊客提供了便利,確實也吸引了更多人去清邁旅遊。但也有人說,這種遍地中文的感覺,讓人覺得似乎感受不到是出國旅遊,而有點像在國內的某個小城。關於這種變化,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