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票房跟口碑超乎預期,肖央的伯樂原來是陳思誠

十二月下旬的票房榜上大片頗多,《葉問4》蒸蒸日上,單日票房遞增很明顯;《只有芸知道》大力掀起文藝風、黃軒再秀文藝小生範。可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偏偏有一部小眾影片死不服輸,以7.7分的超高評分跟4.8億票房位列同期影片前幾名。這不禁讓人好奇,一部“小片”何以如此?

《誤殺》票房跟口碑超乎預期,肖央的伯樂原來是陳思誠

這部影片的名字叫《誤殺》,導演咖位不及馮小剛,監製是陳思誠。主演的名頭不如甄子丹,熱度甚至不如黃軒。而且該片是犯罪題材,其中有濃重的懸疑色彩,小眾化很明顯。它能在前面兩部大作來襲時保持票房平穩,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改編的好。

跟這部電影有血緣關係的片子有兩部,分別是《誤殺瞞天記》跟《嫌疑人X的獻身》。前者是《誤殺》的原版,後者是借鑑版。該片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又將衝突增大了不少。

《誤殺》票房跟口碑超乎預期,肖央的伯樂原來是陳思誠

比如原版中“大女兒”只是被拍了視頻,而此版中改成了受辱。原版中沒有騷亂的戲,本片中加了,並提到男主就是因為這個才失去父母,成了孤兒。這些改編跟原著不發生衝突,而且更能突出男主想保護家人的慾望,讓情感線更順,可謂畫龍點睛。

除了這些,該片對原版的改動很少,只有為了過審而必做的調節,沒有自作聰明的畫蛇添足,近年來少有人能將翻拍作劇情搞得如此圓滿。這是陳思誠的功勞,也是編導們能力的體現。

《誤殺》票房跟口碑超乎預期,肖央的伯樂原來是陳思誠

該片的另一個大亮點是主演肖央,他這次給觀眾帶來了很多驚喜。

肖央當年憑“筷子兄弟”組合出道,看似滑稽的出場之後他走上了真正的藝術之路,靠著自己對喜劇作品的理解在演藝圈中贏得一席之地。而他的“另一根”王太利才華未顯,逐漸銷聲匿跡。

肖央跟當代年輕喜劇演員大不相同。目前喜劇圈中有不少生力軍,但不可否認,他們中的大多數只能演喜劇,對正劇的駕馭能力十分有限,一旦出場之後觀眾就覺得鬧騰。而肖央則不同,他對角色把握得很到位,觀眾看他不會出戲。

《誤殺》票房跟口碑超乎預期,肖央的伯樂原來是陳思誠

試想一下,如果將李維傑換成宋小寶或小瀋陽、潘斌龍等人扮演,效果會如何?再不客氣的說,就算換成其他知名專業青年喜劇演員,也未必有肖央今天的效果。

片中的肖央既表現出了李維傑的沉穩、縝密,又讓他的驚恐與無可奈何躍然屏上。他驚懼、敏感,面對整件事他又能做的那麼天衣無縫。讓這些特質完美融合到一個角色中,對演員來講實在不容易,但肖央做到了。

《誤殺》票房跟口碑超乎預期,肖央的伯樂原來是陳思誠

如果將觀影面拓寬,從《唐人街探案》系列中也能發現肖央的不凡。該系列是喜劇偵探類型,角色本身很複雜。除了劉昊然可以專秀神技外,其他角色既要立得住腳,又要神經兮兮的迸發笑點且不傻不二。

前兩部中能將這些表現的很好的除了肖央幾乎沒有,連主演王寶強有時也略顯生硬,而肖央全程很流暢,看不出明顯的毛病。

《誤殺》票房跟口碑超乎預期,肖央的伯樂原來是陳思誠

我們不知道《唐人街》系列跟《誤殺》有什麼關係,但按常理推斷,應該是肖央在《唐人街》中表現良好,因此才被編導陳思誠舉薦到《誤殺》中擔任主角。若真是這樣,陳思誠還真是肖央的伯樂,肖央遇到推理片也算是讓自己有了用武之地,也難怪《探案3》要他迴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