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沒事”的樣子,真的很需要人疼

你說“沒事”的樣子,真的很需要人疼

別相信成年人口裡的“我沒事”。

小孩子遇了委屈會大哭,四處求哄;

成年人會默默忍下一切,風輕雲淡。

吳昕在《浪姐》被淘汰的時候,發了一條微博。

“哭也哭不出來,贏也贏不了,但是我沒事。”

你說“沒事”的樣子,真的很需要人疼

幾個月認真準備,排練,被淘汰當然不會好受。

但成年後都學會了逞強,如何隱藏脆弱。

不會四處尋求安慰,不會情緒崩潰歇斯底里。

因為越成熟越懂得——

很多事對自己是事情,對別人來說只是故事。

在這世界上,從來就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

“你看那個人抑鬱的樣子,真好笑。”

網易雲被群嘲,已經挺長一段時間了。

各種段子表情包,都在給聽歌的人貼“矯情”的標籤。

聊到此事,有個朋友給我發了一張病歷單。

她確診了抑鬱症,長期都在服藥。

你說“沒事”的樣子,真的很需要人疼

但她現在,已經連在網上傾訴都不敢了。

“之前我會去寫一些自己的近況,心裡話。

但後來嘲諷的聲音多了,有人說我騙贊,說我矯情。

我就把賬號註銷了,反正也沒誰能幫我走出黑暗。”

網易雲被嘲“網抑雲”,我真的不覺得好笑。

沒誰想抑鬱症,苛責悲傷是一種傲慢。

你說“沒事”的樣子,真的很需要人疼

人世間,各有各的隱晦。

有些話不適合說給任何人聽,只適合爛在心裡。

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愛的惶惶不可終日。

前段時間在餐廳,見到了一位老朋友。

和她聊起才知道,她已經離婚半年了。

我很詫異,因為她沒在朋友圈提起過,也沒脆弱過。

那天下午我才知道,眼前的這個女人有多強大。

丈夫當初去外地工作,她一個人在家帶孩子。

送娃上學,忙上忙下,洗衣做飯,自己還要開店。

有次孩子晚上發高燒,她自己開著車送到醫院照顧。


沒床位了,她就在過道陪著孩子打針,一整晚沒睡後她也發燒了。


最窘迫的是,她只能拜託護士幫忙看住孩子,自己捂著滾燙的額頭去窗口付錢。


我說,你肯定心裡很苦,但沒見你提起過。


她笑了一下:“誰都不容易,有什麼好提起的呢?”


我知道很多人,以往的崩潰都是號啕大哭,到處訴說。


現在的崩潰大抵就是低頭沉默,然後笑一笑告訴自己沒什麼。


別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別要求別人懂你的感受。


楊冪以前在採訪中說,她是一個對自己挺狠的人。


對自己狠的第一條就是:我把情緒戒了。


“如果有一件事讓我很生氣,我就對自己說:


給你二十四小時的時間,你必須把這件事情壓下去。”


外人從來只看結果,自己獨撐過程。


你說“沒事”的樣子,真的很需要人疼


過年那段時間,我留意到一個女讀者的微博。


不幸的是,她的父親去世了。


她今年23歲,人生才剛剛開始,身後的臂膀卻沒了。


這幾個月,她一直在自己的小空間裡,不斷和父親隔空對話。


“我夢到我做飯,做了丸子,你和我說好吃,我真想天天給你做飯。”


“爸我畢業了,優秀畢業生,你肯定會很開心的。”


“我夢到我帶著男朋友去見你,你笑著,感覺還挺滿意。”


“真希望你像無數次那樣,在門口接我,等我一起回家。”


後來我和這個姑娘聯繫上了,點開朋友圈,卻是一片空白。


沒有傾訴,沒有難過,沒有任何悲傷流露。


我安慰她,成長的日子總要經歷孤獨的。


她的頭像顯示“正在輸入中”,隔了很久,她問我:


“大叔啊,一切都會過去的,對嗎?”


人生還有眼淚也沖刷不乾淨的巨大悲傷。


生活教會我們,如何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


挺過來的,人生就會豁然開朗;


挺不過來的,時間也會教會你與它們握手言和。


你說“沒事”的樣子,真的很需要人疼


前段時間,有個做影院的朋友挺不容易。


幾個月沒有收入,還得給員工發工資,維持運轉。


他信用卡都套光了,親戚能借的借,想辦法湊。


半價賣電影周邊,在門口賣爆米花,這些他都做了。


儘管很難,但他從來沒有抱怨過一次,對朋友吐苦水。


直到最近影院開了,他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


賣出電影票的那天,他開心地發了朋友圈:


“謝謝大家,有機會我請你們看電影。”


他終於也敢告訴我們,那段時間他掉了多少頭髮,失了多少眠。


“我不是不脆弱,只是不想讓你們感到世界的不易。”


挺感慨的,人生真的是一個孤立無援的過程。


我也相信,那些你嚐盡的世間冷漠,走過的漆黑道路。


你熬過來了,就一定會有轉機。


輾轉難眠過後,一定會苦盡甘來的。


如果你看完文章也有共鳴,記得點個“在看”。


告訴自己:我很好,以後一定會更好。


你說“沒事”的樣子,真的很需要人疼

世界越來越脆弱,在看也看不清的變數里,我們如何才能反敗為勝、扭虧為盈?

那就是站到脆弱的對立面——反脆弱。

那麼我們該如何提升反脆弱能力呢?


1. 過度補償,即先將自己置身於不確定的環境,比如你害怕35歲後被辭退,那就預想自己被辭退之後該如何尋找新工作。


2. 合理干預,在家庭、個人層面,不少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生活幹涉太多,這反而會阻礙孩子反脆弱能力的培養。

3. 槓鈴策略, 即學會做多手準備,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精力、資源,在槓鈴的兩頭都有準備,避免滿盤皆輸的局面。

生活中永遠都充滿著給你帶來進步機會的挑戰,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要努力從中獲益。

你說“沒事”的樣子,真的很需要人疼

作者及來源 | 末那大叔 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