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感染”医护武汉归来,张文宏赞战友:不仅“党员先上”,还第二、三次上

好看的绣球花配上“欢迎回家”的横幅,4月15日中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会议室坐了一屋子人,鲜红的党旗挂在墙上很醒目。

“我来了,我来了。”随着熟悉的声音,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张文宏教授背着双肩包小跑进来,一边换上白大褂,一边与大家寒暄起来,阔别近两个月的同事、学生终于归来。

华山感染3.JPG

4月14日,华山医院最后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员结束隔离观察,意味着此次华山医院派出武汉的273名医护全部真正“回家了”。张文宏也迎回“最牵挂的人”——13名华山感染科派出武汉的医疗队员。

有一种争先恐后叫“华山感染”

张文宏说,今天推掉了很多会,这群人对他来说“最最重要”。

“我当时也请战了,但没批准我去……你们去的人都是优秀的共产党员,讲都不要讲的,我们科室都是共产党员先上,不是共产党员也先上了。”张文宏一贯的“张式发言”,没几句就能引来在座者的笑声。

华山感染4.JPG

华山感染驰援武汉六名医生会师,从左至右:孙峰、徐斌、张继明、陈澍、陈轶坚、毛日成(华山医院供图)

张文宏口中优秀的同事是谁?就在结束武汉抗疫工作返沪前,一张照片曾在华山医院内部刷屏,照片上有六个人——孙峰、徐斌、张继明、陈澍、陈轶坚、毛日成,他们正是“华山感染”驰援武汉的六名医生,奋战在武汉不同的医院,直到归期定下,六个人第一次在武汉见上了。

这其中,华山医院感染科青年医生孙峰与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随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2月4日出征,奔赴武昌方舱医院,张继明任方舱医疗队队长。在武汉所有方舱医院“关舱”后,他俩转战华山医院另一支医疗队所在的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ICU,与华山医院感染科陈澍教授、抗生素研究所陈轶坚副教授“会师”。

华山医院感染科徐斌副教授是出征武汉最久的,除夕夜,提前结束日本休假的他,随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征,直奔金银潭医院。

华山感染1.JPG

“如今,大家都知道华山感染是‘党员先上’,其实,我们不止‘党员先上’,男同志先上,还有人第二次乃至第三次上了。”张文宏说的这个人,是华山医院感染科主治医生毛日成,他最早跟随张文宏前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从事抗击疫情工作,在公卫中心刚结束隔离观察后,就随队去了武汉同济光谷院区ICU,4月14日,他结束了疫情以来的第二次隔离观察,眼下可能再赴公卫。

张文宏回忆送行时刻,属于“强行忍住泪水”,没去成武汉的学生还跟他“吐槽”——“张老师,我就洗了一个澡,没接到您电话,这个机会就没了!”

学生后悔至今,张文宏相当“得意”,“整个科室,都是这个状态——义无反顾。”

忆武汉:最大危险是不知危险在哪

武汉归来,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感慨:终于睡了一个好觉,理了发,把不少新冒出来的白头发剪掉了。旁人说,张继明武汉归来明显瘦了,这个张文宏口中的“张妈”是华山感染另一灵魂人物,派至武汉,压力可想而知。

华山感染5.JPG

“刚到武汉那晚,我们在火车站等了二十分钟,有人来接了,但要去哪里,一切未知。”

“到了一个大会场,才知道这就是方舱医院,就是我们后来奋战的地方。”

“在光谷ICU,第一次见陈澍教授,差点认不出,他不像医生的样子,更像是家庭妇女,防护衣物是东拼西凑来的,抢救病人顾不上这么多了。”

张继明说,在武汉,谈不上经历很多生死,却目睹了医务人员的伟大,面对未知病毒,他也会害怕,“很多人问我,最大的危险是什么,其实,最大的危险就是不知危险在哪。但我们是感染科医生,必须冲在前头,还得保证自己不被感染。”

寥寥几句的分享,足以让人感受武汉当时的紧张气氛。

华山医院东院感染科护士长李瑞燕带领的是护士姐妹,年纪最小两名护士1997年出生,“担心也是有的,但总感觉天塌下来就有人顶着,我们的陈澍老师就是一名高个头。”

“高个头”陈澍教授此行武汉的任务就是院感控制,他不辱使命,实现了“华山战队无一人感染”的成绩。谈及武汉战役,他说得很克制,“救活多少人不知道,但可以说的是,我们对每条生命都尽全力了,哪怕是逝者,在生命最后阶段,也一定是干干净净,带着关心与温暖离开的。”

3月26日,陈澍教授还在武汉度过了50岁生日,迈入“知天命”的年纪,他许下了三个愿望:望罹患者得痊愈,望恐惧者得无畏,望往生者得生净土。

超级学科背后的“硬核”党支部,每次都冲在最前头

张文宏说,还很佩服这次战役里的年轻人,“20出头的年纪,说冲就冲上去了,很勇敢。”

华山感染2.JPG

说到此处,张继明悄悄告诉大家,在武汉期间,孙峰医生两次昏倒,坚持工作。

1988年出生的孙峰是华山医院感染科青年医生,师从张文宏,自2020年1月底起就投身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救治工作,2月初,作为疫情防控最需要的专业人员,又是年轻的中共党员,他没有丝毫犹豫,2月4日出征武汉。

华山感染6.JPG

2月出征时,张文宏交代孙峰去武汉后要注意的事(华山医院供图)

“新冠疫情来袭,作为感染科医生,对病毒理解是最客观的,不会过度恐惧。”谈及在武汉抗击疫情,孙峰说了八个字概括:学科使命,责无旁贷。

经历过抗击非典、H7N9等挑战的华山医院感染科徐斌教授说得更为形象,“疾病面前,相信没有一个医生会退缩,就像消防员看到火灾不是逃跑,而是冲在第一线。”

他同时强调,医务人员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真正有效救治患者,而不是说赤手空拳上战场,把自己暴露在危险中,“作为感染科的医生,我们知道面前的危险、应对措施,这是一个科学的考虑,而不是一个冲动的行为。”

华山医院党委副书记伍蓉说,时常在思考“华山感染为什么这么优秀”,党支部很“硬核”是重要因素,华山感染三代人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承,学科的文化交叠着华山医院作为红十字医院的“红十字文化”——人道、博爱、奉献,让华山感染人在每次重大事件里总是冲在前头。

作者:唐闻佳编辑:沈湫莎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摄影、视频:袁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