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巡礼④丨湘阴县退耕还湿点:荒野滩涂“变身”生态旅游目的地

编者按:湿地是负地形或岸边带及其所承载的水体,是土壤与生物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地理综合体,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2016年起,湖南省在湘江流域启动退耕还林还湿试点,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湿面积3.85万亩,涉及14个市州47个县市区57个项目点。红网时刻带大家走进绿意盎然的湿地世界,展示一幅独特的潇湘湿地美景。

红网时刻记者 李璐 综合报道

岳阳市湘阴县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程位于静河镇共和村,紧邻湘江支流撇洪渠入口处,连通天然湖泊洋沙湖与湘江,2018年启动试点建设,完成面积560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87.63亩;退耕还湿面积372.37亩。

湿地巡礼④丨湘阴县退耕还湿点:荒野滩涂“变身”生态旅游目的地

退耕还林还湿前。

湿地巡礼④丨湘阴县退耕还湿点:荒野滩涂“变身”生态旅游目的地

退耕还林还湿后。

湘阴县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程实现了试点区域内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全程无动力自流整个还湿区。试点区年处理农业面源污水负荷能力达1812.14万立方米/年,使农业面源污水和生活污水得到充分净化处理,水质由Ⅳ类提高到Ⅲ类,部分区域达到II类标准,水质得到了明显的优化和改善。据了解,当地以退耕还林还湿试点为基础发展生态旅游,每年吸引长株潭等周边城市游客达30万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