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呂梁【磧口黑龍廟】傳說,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黑龍廟位於臨縣南端湫水河入口處的磧口鎮臥虎山。據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增修鐘鼓樓碑記載:廟創建於明代。雍正年間增建樂樓。道光年間重修正殿和東西耳殿。廟宇規模壯闊,昭然入目。黑龍廟氣勢恢宏,總面積4800平方米,是磧口的標誌性建築,也是磧口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屬磧口古建築群,為第六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山西呂梁【磧口黑龍廟】傳說,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黑龍廟建築

站在黑龍廟門前,居高臨下,可以遠眺黃河氣勢,近觀湫水曲折,聆聽二磧濤聲,俯瞰古鎮全貌。黑龍廟建於明代,供奉黑龍、河伯、風伯、關聖帝、華佗,是為保佑往來船隻平安。在這裡不得不提提關聖帝,在山西每個縣都建有關帝廟,忠義神勇的關羽既是晉商的財神、保護神甚至祖師神(關羽曾賣雜糧),也是維繫晉商這一群體的精神紐帶,就像徽商供奉朱熹一樣。

山西呂梁【磧口黑龍廟】傳說,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黑龍廟戲臺

磧口后街上,沿著古碼頭向北走,臨近碑樓村時,就見黃河邊上立著一塊碩大的砂石,當地人稱作“黑龍石”。據說從前黑龍石的前面還有一尊石人,稱為“仙人石”。黑龍石和仙人石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山西呂梁【磧口黑龍廟】傳說,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黑龍廟鼓樓

相傳明朝洪武年間,磧口地面還十分荒涼。有一天下午,驟然間天空濃雲密佈,地上漆黑一團,伸手不見五指。不一會電閃雷鳴,大雨傾盆,閃電光中只見臥虎山上盤旋著一條黑龍。一連三天,每天下午如此,人們就覺奇怪。不幾天來了一位道士,說是黑龍顯靈,須在臥虎山上儘快修廟祭祀。就有好事者聯絡了十三個村社,共同籌資修建。當時最困難的是木料,不光買不到,即使買到也運不到山上。人們正在發愁,一天夜裡,黃河與湫水河同時暴漲,兩河水互相堵截,水位越升越高,一直升至臥虎山的半山腰。第二天洪水退後,人們發現臥虎山上留下了大批木材。原來人們的心願感動了黑龍,就先在苛嵐山上發起大水,將大批木材由黃河運至磧口,又在黑茶山上降了大雨,用湫水河攔截,把木材送到山上。黑龍王辦完這些事後,已是筋疲力竭,便坐到黃河邊上休息,走時竟將座下的一頭獅子丟到這裡,後來就化成一塊石頭。人們為紀念黑龍顯靈,就將這塊石頭叫作“黑龍石

山西呂梁【磧口黑龍廟】傳說,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碑文

再說仙人石,本來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先前立在曲峪鎮的鐘鼓山上。曲峪鎮距磧口七十華里,是磧口興起之前黃河邊上最繁華的一個集鎮。山明水秀,綠樹成蔭,街道和渠水交叉,商店與民居相連,有“賽蘇州”的美稱。鎮上有個出名的富戶叫李十萬,金銀財寶不算,無論什麼東西,提起來就有十萬。李十萬為富不仁,生活極端奢侈。李十萬的行為激怒了天上的神仙,一河大水將他的財產衝了個精光,可曲峪鎮也被衝得一無所剩。“曲峪鎮賽如蘇州,一水衝成乾溝”的諺語至今還在流傳。據說水衝李十萬的時間,是清雍正元年六月初一,正好與麒麟灘出現的時間相同。“仙人石”也就是在這場大水中從曲峪來到了磧口黑龍石旁邊。人們說自從仙人石到了磧口,磧口漸漸繁榮起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又一場大水將仙人石沖走,磧口又漸漸蕭條起來。自然,磧口的興盛與衰落並不會因這兩塊石頭決定,但卻留下了兩個神奇的傳說

山西呂梁【磧口黑龍廟】傳說,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由於有了這兩個傳說。黑龍石和仙人石便都有了些靈氣。當年磧口碼頭上來往的船隻,每過此處都要祭祀一番,並且常常許一臺願戲或兩頭豬,祈求河運平安。於是當年黑龍廟上三天兩頭唱戲,香火旺盛。如今仙人石已不在了,只留下黑龍石,穩穩當當地立了三百多年

喜歡歷史文物的朋友可以去山西看看,山西很多古建築,從古至今保留下來,因為當地的環境乾燥,戰爭時期破壞的也不多,不像中原,南方,大部分都是後來新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