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起来 !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癌症防治

本周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旨在倡导政府、社会、个人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打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广泛开展防癌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治意识和能力,有效遏制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降低癌症疾病负担。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宣传周以线上活动为主。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指导下,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健康报社、中国癌症基金会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癌科普宣传活动。4月15日,在线上开展的“癌症防治共同行动”主题推进会上,多位参会代表进行了精彩发言。

行动起来 !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癌症防治

癌症防控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监察专员 王斌

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了应对严峻的癌症防控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将癌症等慢性病防控纳入国家战略,将降低癌症等四类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作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去年7月,国家印发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癌症防治行动成为十五个专项行动之一,进一步聚焦癌症防控的关键环节,从政府、社会、个人3个层面协同推进,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服务,实现遏制癌症危害、促进全民健康的目标。去年9月,我们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正式启动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专项行动,发布了致社会公众和癌症防控工作者的倡议书,中国的癌症防治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癌症防控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单靠政府和专业机构的努力远远不够,还要靠社会各界、靠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今年,我们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就是要进一步倡导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传播科学防癌理念,普及抗癌健康知识,强化个人健康责任,引导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科普宣传是疾病预防控制的“社会疫苗”,是促进广大人民群众不得病、少得病的关键手段。广大医务人员和媒体工作者,一方面要关注传播信息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更要重视传播信息的科普性。要整合各方资源,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用群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普及癌症防治知识,将专业知识转变成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常识,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各位同仁、朋友们,健康中国,全民共建,发展福祉,人人共享。癌症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和努力。希望通过“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活动的开展,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癌症防治。在这里,我也呼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健康行动中来,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建设健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多方协作 共同防治癌症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 赫捷

又是一年的四月天,今年这个春天来之不易,全国刚刚经历了一场疫情的洗礼。在此,我首先要向所有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的人们尤其是我们的同行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有无数的医务工作者仍然坚守和奋战在抗击其他疾病的战线上。今天,我们启动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就是要在继续有效防控疫情的基础上,同步推进抗击癌症的战斗。

癌症防治,重在行动。2019年是实施癌症防治行动的第一年,国家癌症中心作为国家肿瘤防控的专业机构,在完善防控体系建设、加强规范化诊疗、推动质量控制、深化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0年是实施癌症防治行动的关键年,我们将协同各省癌症中心、各级医疗机构和各方力量,继续推动癌症防治行动的落实。加快推进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癌症防治能力。着力推进省级登记点全覆盖,加强早诊早治。扎实构建国家级肿瘤研究平台。继续完善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加强肿瘤规范化诊治质量控制,推广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有序开展互联网医疗。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

癌症防治,需要全民行动。实践表明,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是可以治疗的。通过科普教育,把防病的知识传递给公众,让健康人不变成亚健康人,亚健康人不变成病人,早期病人不变成晚期病人,就能使整个人群发病率、死亡率下降。可以说,每一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的生活方式、就医观念,决定着能不能预防癌症,能不能治愈癌症。为此,我们每年搭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这个平台,联合国内肿瘤防控各领域的专家,会同国内各知名媒体和新媒体,向社会和公众传播防癌抗癌知识,以提高全社会的癌症防控意识,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

我们坚信,众志成城、矢志不渝,攻克癌症的夙愿一定会实现。


防癌科普 主流媒体应有担当

健康报社社长、党委书记 邓海华

癌症每年在我国新发超过350万例,是威胁健康的主要杀手。但是,随着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的研究和攻关,人类在肿瘤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多数肿瘤已成为了可防、可治、可控的慢性疾病。2019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将肿瘤防治行动列为15个专项行动之一。

要想让公众能够更科学地防癌抗癌,提高肿瘤防治的意识和能力,科普宣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卫生健康行业的主流媒体,《健康报》坚持“立足行业 面向社会 服务大众”,始终以健康科普为己任,长期致力于全人群、全周期、多角度、多平台的肿瘤防治科普宣传。

为了更好地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加大肿瘤防治宣传,今年1月,健康报社与国家癌症中心合作,在《健康报》“知识与健康”版开设了“抗癌360度”专栏,向公众全方位传递防癌科普、答疑解惑,消除百姓对癌症防控知识认识的误区,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抗癌知识;在“医学论坛”版面开设了“癌症防治行动专版”,面向医疗领域同行,传递肿瘤防控中的新理念、新成果和临床经验,进而为提升国内医疗队伍肿瘤防控整体实力提供帮助。

在当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健康报社充分利用主办的“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平台”,在肿瘤防治科普宣传中,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先,大力倡导肿瘤三级预防理念,围绕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多学科会诊等新的诊疗模式,以及新技术、新疗法、新药物等,持续推出了很多科普和专题报道,得到公众与专家的广泛认可。

未来,我们将继续依托健康报和健康中国新媒体平台,通过图文、音频、短视频、线上直播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公众提供更多的肿瘤科学防治知识,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新型主流媒体应有的贡献。


远离肿瘤 让每个人都行动起来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党委书记 张勇

今天,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了。在这个特别的春天里,一年一度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变得更加有意义。

全体中国人民刚刚经历了一场疫情的考验,而今这场考验仍然没有结束。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力量、人性的光辉、医者的大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守望互助。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人类发展的基石,守护健康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和责任。

当前,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癌症无疑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癌症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癌症防治做出重要指示批示。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将癌症防治作为国家行动予以推进。同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委联合发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实施8个方面的防癌抗癌行动,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国癌症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癌症中心积极行动,与全国各级癌症中心和各地肿瘤医院一道,构建全国癌症防治网络,健全肿瘤登记报告制度,推进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完善肿瘤诊疗质控体系,优化诊疗模式,加强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积极推进肿瘤防治前沿技术研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推进国家癌症防治行动各项工作。

应当看到,做好癌症防治工作,仅仅依靠政府和专业防治机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量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除了遗传因素,还与吸烟、过度饮酒、不健康饮食习惯、超重和肥胖、职业和环境致癌暴露等密切相关,因此癌症防治工作的重点应突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大力推进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重点放在改变人们不健康行为、减轻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的影响上,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通过早期干预阻断癌症的发生。同时,癌症患者也要正确认识和看待疾病,以积极、科学的态度,与医务人员一起共同战胜病魔。

在过去的25年里,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提高全社会的癌症防控意识,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就是要倡导政府、肿瘤防治机构和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进一步提高癌症防治意识和能力,切实降低癌症发病率及其带来的社会危害和疾病负担,将癌症防治行动落到实处。

在防治宣传周期间,国家癌症中心将会同全国的癌症中心和肿瘤医院,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普及癌症防治知识。我们衷心希望,通过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系列活动,能够让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公众中进一步普及,让全民防癌抗癌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使癌症防治新技术、新方法得到进一步的推广,让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的意识得到进一步深化。

攻克癌症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久久为功。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就像攻克癌症道路上的星星之火,每个人贡献一点点光,就能汇聚成照耀癌症防治工作不断前行的火炬。我们相信,只要政府、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家庭和个人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我们就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抗击癌症的新的胜利!


癌症防治 须“国家队”来做科普

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

党委书记、主任 姚宏文

2020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政府和人民不畏艰险,精准防控,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全国一盘棋,攻坚克难,打响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在此背景下,举办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目的是为进一步提升全国人民健康素养,让公众了解国家在肿瘤防治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绩,让大家在抗疫过程中科学防病治病,改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不得、少得大病。

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充分发挥在广播电视栏目、影视制作、融媒体传播、社会倡导与宣传、图文宣传品制作及对外合作等领域的优势,坚持内容原创,强化媒体融合,服务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宣传。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在各大融媒体平台投放原创视频148条,累计播放量2.49亿次;制作图文宣传品总计59个,其中海报39张,一图读懂20个,各类直播新冠肺炎大众防控科普系列电视节目、广播节目分别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人口》栏目和中央广播电台《生命对话》栏目顺利播出,开展联合直播14期,累计观看人数2680余万。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我们将继续开展融合传播,推出癌症防治国家队权威科普解读,以肿瘤防控、肺部肿瘤、妇科肿瘤等专业专家团的形式,进行防癌抗癌科普知识的传播。4月15日-4月21日,每晚18时-19时,网络直播专家一对一访谈节目。4月8日起,利用“健康有我”账号在新媒体平台开展短视频宣传,每天发布3条科学实用知识,增强公众肿瘤防治的意识,提高群众抗击癌症的信心,不再谈癌色变。此外,在今后的健康科普宣传中,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将进一步与各个国家级医学中心强强联合,推出系列科普融媒产品,多媒体、多平台广泛播出。

面对新时期、新常态和新要求,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将与社会各界同仁一起携手发展,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职责,不断推出健康科普精品力作,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知识需求为重点,为卫生健康宣传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微信公众号“健康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