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英國抗疫“持久戰”的八大難題

英國3月23日開始全面封鎖,目前進入第四周。相關法案規定,政府必須在本週四(4月16日)前公佈下步計劃。

詳解英國抗疫“持久戰”的八大難題
/
/
/

擺在唐寧街面前的是一系列重大決策:何時行動?解除哪些限制?如何控制病毒傳播?如何權衡短期內挽救生命、長期內挽救經濟和社會?

倫敦衛生與熱帶疾病醫學院的庫查斯基(Adam Kucharski)這樣形容:確實有選項,但每個都不理想。

詳解英國抗疫“持久戰”的八大難題
/
/
/

第一,為什麼不能乾脆、全面解封?

就算疫情已經觸峰、就算感染率已經降到極低,我們還是不能徑直返回常態。

最佳預測是,現在英國已經感染(也就是可能獲得免疫)的人只有4%。換句話說,6300萬人仍是潛在的目標。

突然全面解封,病毒肯定殺個回馬槍。因為病毒本性未變:不封鎖禁足,一個人感染後傳給大約三個人。

把傳染率削減60-70%才能降低病例。所以,眼下必須同幅削減人與人的接觸。

如果要停止社交疏離,必須同步採取其他措施抑制病毒,至少要預防感染者病症惡化、進入重症監護。

第二,那一點回旋餘地都沒有?

如果傳染率已經削減70%,可能會有一些迴旋餘地。

庫查斯基說,有證據表明,許多國家的封鎖效果超過這個指標,在中國大約是80-90%。

傳染率降到最低,病例也就會很快減少。

中國、特別是疫情震中武漢實行長期、嚴厲的封鎖,包括公交停運。但是目前還不清楚,其他國家、包括英國在內,有沒有、有多大的迴旋餘地。

詳解英國抗疫“持久戰”的八大難題
/
/
/

第三,加強檢測、追蹤行不行?

大幅度增加檢測是所謂“追查、摧毀”戰略的前提。也就是:查清病例,檢測接觸者,擴散之前隔離。

英國剛開始出現病例時採取的就是這種偵探性手段,當時英國只有為數不多的輸入型病例。

追查成功,就可以控制病毒傳播。這就意味著,更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再需要忍受嚴格限制。

但是,就算有了大規模檢測,也不可能迴歸我們熟悉的常態。同時必須採取其他措施防止疫情死灰復燃,而且,這些措施必須長期堅持下去。因為疫情本性未變:有病毒,會傳播;有弱勢人群,染病後更可能發展為重症。

此外,大規模檢測工程巨大,且行動必須迅速,才能保證走在病毒的前面。英國全國醫保體系NHS已經在和蘋果、谷歌等科技公司聯手開發跟蹤病例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

再有,只有在病例不太多的情況下,這種策略才可能最成功。

第四,把高危人群保護起來怎麼樣?

另外一個策略是“加強避險”。

現在英國是試圖在全社會所有各個層面抑制病毒,可以把目標改為在風險最高的人群中徹底消除病毒傳播嗎?

老齡、一些基礎病都可能大幅度增加Covid-19的致命風險。

封城措施也是為了防止重症監護陷入癱瘓,確保高危人群不染病—就算年輕、健康人群中病毒仍在更加普遍地傳播—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

愛丁堡大學的伍爾豪斯教授(Mark Woolhouse)說,“簡單粗暴地說,對80%的非高危人群來說,新冠確實是個可怕的病毒,感染確實是個嚴重的疾病,但是,這並不會壓垮醫護體系,也不會導致全社會禁足。

如果能夠切實加強避險、讓它成為一面非常、非常強大的盾牌,就可能有更多餘地,甚至可以永久放鬆某些限制。”

目前英國高危人群必須在家避險12周。加強性措施可能包括,醫院所有醫護、養老院所有護工、所有去探望老年人的人都必須定期接受檢測,確保不攜帶病毒。最好還要有抗體檢測,證實他們已經免疫。

這樣做的危險在於,社區中流通的病毒越多,控制越難。矛越尖,盾的壓力越大。

詳解英國抗疫“持久戰”的八大難題
/
/
/

第五,分期、分批解封可以嗎?

不同的限制措施抑制病毒傳播的效果也不同。

庫查斯基說,綜合來看,有些人際交流和活動(傳播病毒)風險更小。他的觀點是,根據傳播風險把限制措施大體分為低、中、高三級。

低風險包括戶外鍛鍊。目前英國政府的建議是,每人每天可以到戶外鍛鍊一次、期限一小時。但在有些國家,戶外鍛鍊已被禁止。

中風險包括允許一些出售非必需品的商店恢復營業,或者允許人們偶爾在家外聚會。

風險更高的措施包括復工、復課、患者和全家隔離等。

權衡解封順序難度很大,必須綜合考慮社會、經濟利益和停止病毒擴散的風險。

倫敦帝國理工大學的弗格森教授(Neil Ferguson)說,必須找到一系列持續控制病毒傳播的辦法。“毫無疑問,解封可能會依據年齡、地域分別決斷……需要有社區內的普遍測試,有效隔離患者,查明病毒傳播區。”

第六,疫情觸峰後有希望解封嗎?

疫情觸峰後,仍然需要考慮在多大程度上繼續抑制病毒的傳播。

可以努力把感染率降到最低,這樣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疫情復燃。但是,這個選項的代價是,必須在更長時間內堅持封鎖。

另外一個選項是,儘早結束封鎖,認可在社區內將繼續存在大批病例。這當然也不理想。

還可以考慮的是,繼續在全國範圍內封鎖、還是按地區甚至按城市分別決斷,把封鎖重點放在疫區。

詳解英國抗疫“持久戰”的八大難題
/
/
/

第七,發免疫證怎麼樣?

免疫證、又稱免疫護照的構思早已存在。有了能殺死病毒的抗體、拿到通行證的人,就可以重返正常生活了。

不過,從科學角度來看,這仍有許多疑點。

首先,現在還沒有準確的抗體檢測手段。其次,痊癒後獲得的免疫力會持續多久、抗體會不會保證不再二次感染、是否強大到讓痊癒者不再攜帶、傳播病毒的地步,這些都還是未知數。

中國疫情中心武漢封鎖76天,4月8日解封時只有持健康證明(又稱綠碼)的居民可以出城。

第八,那最後的希望在哪裡?

最有可能打破僵局的是疫苗。接種疫苗後,就不需要社交疏離了。

但是,距離可靠的疫苗上市至少還要有一年的時間。希望是有的,目前新冠疫苗的研發速度之快前所未見。

如果還是沒有疫苗,可能就要再提群體免疫了。高達70%的人感染後,病毒就不會再導致疫情大規模爆發了。

專治新冠的有效藥也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新藥能讓Covid-19停留在發燒、咳嗽的階段,而不是發展到重症監護、威脅生命的地步,那麼,就算病例居高,問題也不太嚴重。

目前能做的只是等待。

今後幾個月,至少一部分人的生活可能會更接近常態。但是,擺在英國面前的,仍然是一場艱難的持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