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上级“借用”到底要不要去?

近日,以“口快”著称的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微博发文畅谈“上级机关向下级单位无偿摊派借调人员”现象。作为大报总编,胡总考虑问题显然很有高度。一方面,他直言当今机关内部,上级向下级单位借调工作人员现象很普遍,有少数机关借调人员的总人数甚至大于正式在编人员。另一方面,他直陈借用之弊,借用造成政府机构隐性庞大,违背机构改革初衷,最终导致机关的人手多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东西很容易增加。胡总编说得固然有理,不过对于身在基层的我来说,虽然也时常遇到借用之事,但借调人数多于正式在编人数的几乎没有,因为借用导致人手过剩,进而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例子也不曾遇到。作为基层体制内人员,我们针对借用考虑的往往是个体的得失、利弊,更庸俗地讲,就是对晋升有没有利。如果我们把视野聚焦到是否有利于自身成长上来看,体制内借用有“三利、三不利”。


被上级“借用”到底要不要去?


一、利于能力提升,不利于暂时待遇

“组织上考虑借用你,主要是为你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借用之时,类似的组织谈话,确实是官腔十足,但也确有几分道理。一般来说,能够借调工作人员的单位都是上级机关,借用人员就是因为人手少、任务重。被借用的工作人员,排除少数沾亲带故,多数都是组织上精心挑选出来的。在新单位,这些人员往往被当成“生力军”,处理的工作会比较多,接触的业务范围也会比较广,加上上级机关研究问题、部署工作、推动落实都有一套较之于基层更为成熟的模式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历练,被借用者自然而然能够较快地提升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这种能力和水平,如果是在基层摔打,可能要经过更长的时间才能够获得。从这个角度讲,借用对于年轻公务员来说,不失为很好的锻炼成长的机会。

能力和水平在干事中提升,福利和待遇却要在体制中产生。作为借用人员,虽然属于大的体制内,在新单位却身份较为尴尬。借用人员由于组织人事关系还在原单位,按照实践中的办法,工资福利一般都在原单位发放。尤其是当下,财务制度管理甚严,新单位即使想为借用者谋点福利,几乎也没有途径。总的来说,遇到奖励和发福利,基本与借用人员不沾边。对于原单位来说,你工作在借用单位,没有为原单位做贡献,原单位理所当然可以把一些非硬性的好处让给别人。


被上级“借用”到底要不要去?


二、利于扩展人脉,不利于照顾家庭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能够行借用之便的单位,一般都是上级机关,而且都是靠近党委政府的大单位。在这些单位,不仅工作平台比较大,而且工作中能够接触到的领导和同事都比较多。在这样的单位工作,不可或缺的要和领导和同事打交道,有时还要接触到其他更多的上级机关领导和同志,一来二去在这个过程中,被借用者就会认识很多领导和同事,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也会被这些领导和同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于被借用者来说,工作生活的交际网被无形拓展了。

当然,机关工作不是“剃头挑子”,没办法一直保持“一头热”。在享受新单位为你带来信息和人脉的同时,我们还要清楚,“借用”本质是因为缺人要用人。所以,对于被借用者来说,工作繁忙往往是家常便饭。再加上到了新单位,工作业务往往有一个熟悉熟练的过程,要求广大被借用人员必须付出比平常工作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工作压力相对而言比较大。小编的单位就借用了几个县区同志,他们主要负责主要领导材料撰写,每天都是两头不见太阳,有的通过遴选顺利办理了手续,有的一直关系没有转过来,慢慢地已经滋生了回到原单位的想法。


被上级“借用”到底要不要去?


三、利于思维养成,不利于短期晋升

在其位,谋其政。对于基层工作人员来说,被借调到上级单位,工作性质改变了,站位和眼界就要跟着提升。尤其是在重要工作的历练中,被借用者往往想问题更宏观了,安排工作更周密了,处理事务更务实了,说到底是因为工作岗位改变了思维方式。尤其是被借用在靠近领导的一些岗位,在领导的举手投足之间,可以让新人在最短时间内熟悉机关的决策、执行、督查等工作全过程,这对于基层年轻同志来说,无疑是极为宝贵的。

但话说回来,“借用”,核心是用,性质是借。对于借调单位来说,你的组织关系都在原单位,提拔晋升都无法为你考虑。对于原单位来说,普通的福利也许还能替你想着,单位提拔晋升却碍于“民意”,一般不会再借用期间考虑。也就是说,对于被借用者,在借用期间,提拔晋升实际上处在了一段真空期,有时可能会错失一些机会。

总之,体制内借用这件事情有利有弊,利弊相当,是否选择还是要看自己看中什么。那么借用的机会如果摆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呢?个人觉得一定要注意三个问题,也就是“三个想清楚”:

一是想清楚岗位怎么样

我们讲,借用的好处主要在于提升能力、拓展人脉、养成思维,那么借用在什么岗位就很重要了。一般情况下,两办和组织部比较好。首先,这些单位更能靠近领导,能够在领导的示范带动下,让你的能力和水平快速得到提升;其次,这些单位人员流动较快,被借用者补缺的可能性更大;最后,类似单位都是强势部门,即使没能把你调过去,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你有所“说法”。

二是想清楚时机好不好

同意被借用,从心里来讲,肯定是希望能够留下来、干下去。但我们都知道,在报考基层公务员岗位时,我们都是签过最低服务年限协议的,也就是说在最低服务年限内是不能够调动工作的。这样一来,在最低服务年限期间,最好不要接受借调,以免补缺机会来了,我们也无法把握。

三是想清楚条件配不配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旦被借用往往意味着工作地点改变、工作时间延长、工作压力增大,在选择被借用之前,我们首先要想清楚自己能否承受。一旦被借用了,我们也好保持平和的心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