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臺山 我是你成名的見證者

(除了合影,照片全部選自網絡,攝者如有異意,告知刪除。)

雲臺山 我是你成名的見證者

2019年國慶黃金週,雲臺山7天接待遊客42萬人次,最多一日接待7.9萬人。

焦作雲臺山景區在旅遊界猶如一匹黑馬,多次在黃金週遊客人數上領跑河南,排名全國景區前端,常與西湖、天安門、平遙古城等景區一爭高下。

雲臺山 我是你成名的見證者

其實雲臺山從默默無聞到名播遐邇只有20多年時間,作為一個焦作人,加上20多年《焦作日報》記者的經歷,自認為對雲臺山的認知更具體。

半個世紀前的1964年,我剛剛上初中,那年暑假,在縣防疫站工作的兄長在臨山西地界的橫河村駐隊,我去看他,到方莊鎮以後的40裡山路就需要徒步了。途徑一個山坳時,聽到不遠處有悶雷似的轟鳴聲,同行者告訴我,那是“天瀑”,夏天是豐水期,洩水如注。

後來才知道,那就是雲臺山最著名的泉瀑峽、落差314米,是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那時,人都吃不飽,沒心看景,我與泉瀑峽擦肩而過。

雲臺山 我是你成名的見證者

公開資料說,雲臺山景區是從1985年開始開發,1989年正式成立雲臺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如果追根求源,雲臺山的前期開發應該從上世紀60年代初算起。

那時,河南省在全省規劃了近百個中小水利工程,現在的雲臺山“子房湖”被冠以“馬鞍石水庫”進入計劃。1966年到1972年,修武縣舉全縣之力進行攔水建壩。

我1971年還是下鄉知青時,親自參加了大壩建設。我們村參建人員住在大壩外十來裡的古洞窯村,就是現在雲臺山景區的入口處,那時我們每天的工作是在溝裡河床篩沙,然後用褲子的兩條褲腿裝沙,架在脖子上徒步運到大壩工地。

雲臺山 我是你成名的見證者

(子房湖)

從這個層面說,我還是雲臺山的元老級建設者。

1983年,我到《焦作日報》當記者,負責工業和城市建設報道。1984年到1994年的10年間,是雲臺山被專家認知和開始發展時期。

1984年,國務院下發通知,要求各省市區考察風景名勝資源,這個機遇被時任焦作市城建局長高登雲抓住了。他接到文件,就開始組織十幾個在職和離退休有識之士對雲臺山進行可行性調查研究,這些人長期在山上出沒,有人戲稱他們是“太行遊擊隊”。

1985年,在修武縣召開的焦作市三級幹部會議上,高登雲一語驚人。他說,雲臺山瑰奇的山石,壯觀的飛瀑,古老的寶塔,潺潺的水系是大自然饋贈給焦作的無價之寶,將來有一天,雲臺山一定名震華夏。

此語一出,全場鬨堂大笑,認為他在白天說夢話,那時,當地人根本不相信一個深山能成景。

但是高登雲相當堅持,兩年後,近百萬字資料出來了。

1986年5月,《焦作太行山遊覽區旅遊資源考察報告》出版,1987年底,雲臺山終於被列為河南省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旅遊者也開始把雲臺山當景區認知。

雲臺山 我是你成名的見證者

焦作乘勢加大宣傳力度,邀請各級媒體到雲臺山考察,最多時,全國100多家媒體同時刊登雲臺山消息。

1987年,焦作邀請全國十家對外媒體到雲臺山考察,高登雲親自到現場講解,引起記者極大興趣。當年獲中國新聞攝影十佳記者提名的《中國日報》攝影記者郭建設說,面對如此美景,我現在跌下懸崖,也要在空中按一下快門,把這美景留給人間。

我作為地方記者隨行採訪,那時,雲臺山基本還是原始狀態,他們是身繫著繩子下到現在的紅石峽豐水點的。

我深深被他們的敬業精神所感動,對中新社、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等記者作了採訪,還特別和郭建設做了徹夜交談,寫出近萬字的報告文學刊登在《人生與伴侶》雜誌上。

那幾年,我不斷陪外地客人到雲臺山考察,年齡最大一個將軍當年已經81歲了,仍然興致勃勃的從步道走到了泉瀑峽。

1991年春,我陪邵華將軍和她的兒子毛新宇上雲臺山,邵華將軍說,沒有想到焦作還有如此美麗的風景。在她的鼓勵下,還在中國人民大學讀書、當時超重的兒子毛新宇堅持徒步走到小寨溝終點。

雲臺山 我是你成名的見證者

(1991年春,我陪邵華遊覽那是的雲臺山小寨溝)

在焦作市不懈的努力和媒體推波助瀾下,雲臺山終於成為全國著名風景區,1994年1月10日,雲臺山被國務院正式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從此,雲臺山叫響全國,走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