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醒醒,别意淫啦

原创|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醒醒,别意淫啦

文|@培训师梁辉

这几天我在不同群都看到一个视频在流传:

魔都,车水马龙的街头,一名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席地而坐,坦然面对执手机拍摄的路人,虽蓬头垢脸,却语出惊人,用清晰的言辞讲《左传》、《尚书》、《论语》,谈企业管理,聊各地掌故,并谆谆教诲人们“善始者众,善终者寡”......网友们惊呼大师在民间,大师在流浪。

各路主播、网红们纷纷围堵,找其合影。

原创|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醒醒,别意淫啦

这个年代莫名其妙的事情太多,这不过是其中一件而已。

是大家突然喜欢《左传》、《尚书》里面所讲的道理了吗?

显然不是。

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们只不过看中了“流浪大师”带来的巨大流量而已。

我对“流浪大师”沈巍并没有什么意见,他的生活方式也是自己的选择,意外走红估计也非他所愿,面对众多围堵的镜头,他不无抱怨:

“我没有办法出去捡垃圾分垃圾了,我一分垃圾,旁边围着各种人问我问题...自己以前喜欢在地铁站或者路灯下看书,现在也没办法做了。”

他坦言自己“已经三天没有好好睡觉了……太苦了,我真不想红!”

从网上流出的各种视频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沈巍思路清晰,表达流利,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见解,但称他为大师,我不禁呵呵了,连他也说自己只是读了一些书的人。

网民为什么迫不及待地把“大师”的帽子往其头上扣?

因为这满足了我们“高人在民间”的幻想。

一个流浪汉,能够清楚表达自己,对我们来讲已是意外,而眼前这位,不仅如此,还能谈《左传》,聊《尚书》,说《论语》,不是奇人是什么?

“高人在民间”这种观点总是有市场的。

尤其是在“中医”和“武术“这两个领域,我们经常能听到各种神话。

比如“我亲戚得了不治之症,正规医院都看遍了,各路专家会诊都治不好,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后来辗转找到一个老中医只是开了几副药,嘿,好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再比如“别看那些搞搏击的,五大三粗,一身腱子肉,我跟你讲,真正的武术高手都在民间,他们只是不屑于出来争名夺利而已,我就认识一个干巴老头,看上去绝对没有一百斤重,随便一拳把一个一米八多的壮小伙打出十几米开外......”

这些神话传说你我都听过很多,每次听完我都点头如捣蒜,确实,“高手在民间”,现在写小说那帮孙子想象力太匮乏了,您就是高人啊。

我们来换个场景:

如果你参加一个饭局,桌上一个中年男人在大谈特谈国学,聊企业治理,口沫横飞地讲各地掌故,名人轶事,各种的正史野史,并动不动告诫你“善始者众,善终者寡”......你会推崇他是“大师”,是“奇人”吗?

看着他唾沫星子飞溅的模样,恐怕你会翻个白眼,心里嘀咕一句:真他妈油腻。

这种爱扯国学,讲管理,谈人生哲学教育人的中年男生活当中不要太多,尤其以我从事的行业更甚,见多了你并不觉得他多牛逼。

“流浪大师”之所以让你惊为天人,不是因为他讲的话多么让你醍醐灌顶,而是因为他形象和谈吐之间的巨大差别给你带来的认知张力。

看到不少文章在瞎TM抒情,类似于“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的感慨不绝于耳,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沈巍绝对不是大师,而各种心怀鬼胎消费他的人确是不折不扣的小丑。

至于围观的吃瓜群众,会诸多感慨的原因,只不过是一群自以为满腹才华却过得并不如意的人,突然发现这么一个流浪汉,跟他的其他同行比起来,显得那么清新脱俗,马上就自我催眠,瞬间带入,妈的,什么年代?这不就是“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嘛。

最后,对肆意消费沈巍的各色人等,我的看法如下:

原创|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醒醒,别意淫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