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前交待一事情,曹丕却当作耳旁风,46年后终于尝到苦果

曹操一生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从一名小兵做起,一步步大败竞争对手,位极人臣,走上权力的巅峰,为儿子曹丕称帝,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享年65岁。曹操病逝前,对人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同时还警告儿子如何有效的管理大臣,其中曹操最放心不下的,则是司马懿。

曹操死前交待一事情,曹丕却当作耳旁风,46年后终于尝到苦果

曹操看人的眼光还是很独到的,很早就发现了司马懿的才能,而且不久便断定司马懿具有“王佐之才”(注:王佐不是一个人,而是指具有辅佐帝王才能的人),后来司马懿的确给曹操献出了很多计策,也确实证明了司马懿绝非浪得虚名。渐渐地,曹操发现司马懿这个人不久才能出众,而且野心很大,因此曹操死前特意交代继承人曹丕,千万要小心司马懿,原话是这样的:“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意思是司马炎绝非只是想做一位臣子,既然不愿做臣子,那就是想做皇帝了,而且将来肯定会干涉、破坏你的架事,曹丕的家事,不就是皇帝的家务事吗?破坏皇帝的家事,那就是窜夺皇位了。

曹操死前交待一事情,曹丕却当作耳旁风,46年后终于尝到苦果

那么既然曹操不放心,为何不在死前,结果了司马懿呢?原因其实是也很简单:

1、曹操一生杀人无数,不想死之前,做太多杀人的事情,毕竟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想留个好名声,曹操不想称帝,让儿子称帝,就是不想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所以他不想过多的背负残杀大臣的骂名。

3、司马懿比曹丕大8岁,曹操死的时候,司马懿41岁,而曹丕才33岁。曹操天真的以为司马懿会比儿子曹丕早死,所以不用杀他,他自己就死去了,可谁能料想到司马懿竟然活了72岁高龄,硬是熬死了曹丕、曹叡。

4、曹操认为司马懿虽然具有超世之才,只要不给他兵权,他就什么也做不了。

曹操死前交待一事情,曹丕却当作耳旁风,46年后终于尝到苦果

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曹操死之前,放过了司马懿。让曹操没有想到的是,儿子曹丕丝毫没有把他交待的事情放在心上,不仅不提防着司马懿,反而还大力提拔,两人的关系进入了蜜月期。曹丕外出,首都的留守工作就全部交给了司马懿,如此信任程度,让人羡慕不已。之后司马懿又相继取得了军权,成为名副其实的曹魏重臣。

曹操死前交待一事情,曹丕却当作耳旁风,46年后终于尝到苦果

公元226年,当了6年皇帝的曹丕驾崩,儿子曹叡继位,临终前,曹丕任命司马懿为三位辅政大臣之一。由于司马懿的权势熏天,导致了宗室曹爽等人的不满,他们联合起来攻击司马懿,司马懿只有再次辞职回家装病,等待时机。公元249年,司马懿和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等人,趁着皇帝祭拜高平陵之际,发动政变,诛杀曹爽等人,自此,司马懿成为魏国的实际最高权力拥有者,曹魏政权名存实亡。

曹操死前交待一事情,曹丕却当作耳旁风,46年后终于尝到苦果

司马懿死后,儿子司马昭和司马师继续奋斗,这2位儿子死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于266年正式登基为帝,国号晋。自此,建国46年的魏国宣布灭亡,而此时距离曹操死去已经46年了,如果他的儿子曹丕能够按照曹操的交待,谨慎对待司马懿,不让其掌权,或许结局就是另一番模样了,然而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如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