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像阳光一样明媚的孩子,最终死在了阳光暴晒的车内

临近立夏,闷热也将随之而来,曾经连续发生过的有关“孩子被闷死车内”的安全话题又重新摆在人们面前。过去多年,无论粗心爹妈将孩子忘在车内,还是孩子意外将自己反锁车中……许多1%的疏忽都酿成了孩子100%的悲剧,更给一个个家庭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创伤。

如何把类似的悲剧彻底留在去年夏天,值得我们在这场闷热来临之前形成共识。


电影《不可思议》里有一句台词:“为人父母,一分钟没看好孩子,那都是我的责任。”

在现实中,有太多儿童被闷死车内的悲剧,都是父母的失职所致。

那个像阳光一样明媚的孩子,最终死在了阳光暴晒的车内

图片来自:新视觉图库

2015年,湖南,不满4岁的男童小天和其它三个孩子随父母出门,因为睡着了而未跟父母下车。等到家人发现小天不见了并最终找到人的时候,孩子已经死在车内。

那扇被贴了深色玻璃膜的车窗玻璃上满是手印,记录了孩子短暂人生最后的绝望与挣扎。

看到类似案例,常有家长不以为意,认为这种忘记孩子的事绝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据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分子生物学教授戴蒙说:“记忆是一个机器,它并不完美。我们希望优先记住重要的事情,但负责记忆的神经细胞不是这样。”不要过分迷信记忆,情绪波动、突发事件或者注意力的分散,都有可能改变你所认为理所应当的行为习惯

除了“忘记了”,还有“没关系”。一些家长怀着“只是留在车上一会儿没关系”的心思酿成悲剧,结果后悔终生。

2018年夏天,广东省11岁男孩跟随父母开车出门,在路上睡着了。父母下车办事不忍叫醒熟睡的孩子,“孩子睡了,不吵他。反正只离开一会儿”,等家长糊里糊涂地办事返回时,被锁在车内的孩子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

这以爱之名的一睡,便是一生。

针对类似情况,国外某机构曾发起过一个挑战:在密闭车厢后座上呆够10分钟的人,将得到100美金。不少挑战者怀着“so easy”的心态跃跃欲试,其结果是没有一个人熬过“短暂”的10分钟,缺氧和炎热让他们败下阵来。

假设室外温度只有36摄氏度,经过暴晒的车内的温度在10分钟后将会直接飙升到43摄氏度,而人在体感温度达到41摄氏度时就已经达到人体承受的极限,严重危及生命。

再加上车内氧气的迅速消耗、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以及皮质座椅经过暴晒后迅速产生的甲醛,让夏日风封闭的车内空间形成一个“毒气实验室”。

那个像阳光一样明媚的孩子,最终死在了阳光暴晒的车内

在众多的孩子闷死在车内的悲剧中,除了把责任归于监护人的失职,孩子失误将自己反锁车内的案件也屡见不鲜。2015年6月,广西南宁一名12岁大的男孩外出玩耍时,因为一时好奇将自己反锁在车内,不幸中暑身亡。

孩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却缺乏对危险的预判能力。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往往悔不当初:如果我当时盯住他、如果我当时拦住他……

可惜,没有如果。

纵观众多类似案例,悲剧大多集中发生在没有自救能力的幼儿身上,那么是不是“我不想悲剧发生,我绝对紧紧盯住孩子”就足以避免悲剧发生呢?事实上,悲剧的酿成并不取决于“你想不想”,而取决于“你有没有意识”。

那个像阳光一样明媚的孩子,最终死在了阳光暴晒的车内

在这类案件频发的夏天,高温高湿的气象条件容易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造成影响,人极容易情绪失控,这种现象又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在如此“病症”的影响下,父母因为焦躁的情绪而短暂忘记车内孩子的可能性也会增大。

何况中国有着全世界最高的双职工家庭比率,在双职工家庭中,妻子的工资与丈夫持平或超出的百分比近40%。现在年轻父母的教育理念倾向于更全面、更提前、更早,压在他们身上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都会增大。伴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被平摊在每个孩子身上的精力和家长必须同时承担的整体压力成反比态势增长。

幼儿的自救能力与汽车的安全模式之间存在着难以弥合的裂缝,同时因为家长分散精力而存在的风险又难以消除,除了以法律、道德谴责等多种方式提升家长对类似事件的重视程度以外,或许可以换个角度从汽车的安全模式着手。

这既是避免类似悲剧发生的刚需,也是年轻父母在繁忙都市生活中的刚需。


那个像阳光一样明媚的孩子,最终死在了阳光暴晒的车内

面对近些年频发的类似案例,各传统车企已经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弥合幼儿自救能力与汽车安全模式之间的裂缝而努力。其中特斯拉model3系列汽车首创性地引入了Cabin Overheat Protect模式,专注于儿童(和宠物)安全。在这种模式开启的情况下,既是汽车关闭,也可将汽车保持在安全温度数小时。这无疑为被“遗忘”在车内的孩子赢得了救援时间。除了车内保持合适的温度外,中控显示屏还会显示车内目前的温度,一旦孩子留在车内时温度超高,过路的人看到气温将会增加孩子被救助的几率。

在这种安全模式下,不仅降低了孩子因为被遗忘在车内而发生意外的风险,同时也为确实处于忙碌中的父母提供了片刻喘息的时间。

照顾孩子需要事无巨细、极其负责。可“负责”二字读起来轻松,做起来谈何容易。人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在“怎样让孩子成长得更好、更安全”的命题下,人们曾从自身出发做出过许多努力;现在,一个对幼儿安全足够重视的你,是时候在硬件安全上做出努力了:驾驶特斯拉model3,为孩子的出行安全系上双保险。

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网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