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戲寶珠 怡然蓉花山

轉自:《天南地北莊河人》

龍鳳戲寶珠.怡然蓉花山

文圖/王豔弟


龍鳳戲寶珠 怡然蓉花山

在蓉花山鎮西北不遠處,有一座小山,名曰小孤山,山上長滿了形態迥異濃蔭遮地的松柞橡等樹木,使小山顯得清秀脫俗。


遠望,如同一盆微縮的盆景,近瞅,卻有了幾分秘境靈氣。


她的東面臨近公路,莊繭線在側面後頭以倒S型繞行,無論你去莊蓋高速,還是去北方出門,這兒是必經之路。小孤山雖小,但風景獨特,她見證了無數的歲月滄桑和盛世繁華。

龍鳳戲寶珠 怡然蓉花山

如今,怪石裸露的北頭有一個空心磚磚廠和一面偌大的華豐廣告牌與其相互襯托,使它不再孤獨了,小山的西邊和蓄水池外,一棵棵一排排春風楊柳正翹首以盼的搖擺著枝條,歡快的迎接著返青的春天。


據老輩人講,這個小孤山下有寶物,並且曾有人見過龍鳳(蛇與雉)相戲爭鬥的場面,是有名的“龍鳳戲珠”中的寶珠,代代相傳方知,此處便是龍鳳呈祥的風水寶地,有點意思吧。


站在小孤山頭的公路上向北眺望,一片墨綠的松林鋪滿了北側山樑如同一條青龍,他想獨攬“寶珠”,但有始以來的道路橫穿而過,夢寐以求便是永恆守望,這便是名副其實的青龍背,這兒屬蓉花山山系餘脈。

龍鳳戲寶珠 怡然蓉花山

在林木參天的大河西南面,也有一座延綿而來的小山頭,此山形似鳳頭(被打掉),又常有野雉來此覓食,前人們也給起了一個有文采的名字,落鳳坡。他也朝思暮想覬覦著這顆“寶珠”,但千百年迷人的傳記唯獨風景這邊獨好,此山屬於富貴山系餘脈。


在蓉花山境內的,西、南、北三面,皆是高山矗立長嶺綿延,天然生成的地勢形態包圍著小鎮,嶺如虎踞龍盤,又如衛鎮將軍。這幾座山脈與山脈之間在遠古時就形成兩條較大的河流,這兩股永不止息的河流一路歡歌,一路暢快的來到小孤山這裡後,九九歸一的匯聚成了一條較大的河,這就是大河與本地(市)同名同姓的莊河 。而在這平坦狹長的盆地上,孤立獨秀的小孤山,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自然天成賞心悅目的景緻,更帶來了萬頃良田和養活這一方百姓的魚米稻花香,使生活在蓉花山鎮的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龍鳳戲寶珠 怡然蓉花山

當年,富有生意頭腦的先輩們就相中這塊龍鳳相戲的寶地,他們在旁邊建起了街市和商賈宅院,使這裡的買賣發展也曾名噪一時輝煌鼎盛,並依託著這一方傳說,給生意人帶來了無數的好運和富足,這便是今天的瓦房街。


可隨著社會的逐步發展與不斷改過自新,私有制被國有化的大連莊河繅絲廠取代,而這裡的發展空間與資源利用率更高等因素,德興街與時俱進的成為了蓉花山的中心地帶,但與瓦房街亦不過眉高眼低的咫尺之距。


蓉花山鎮,它的前世今生也從沒離開一輩又一輩樸實本分的勞動人民的努力付出,儘管她的發展不如縣域宏偉壯觀,但它是舉起縣域經濟發展的一支手臂,它始終依託本地資源緊隨時代腳步不斷前行。最重要的是,地域性的獨特產業賦予家庭婦女們不愁吃穿一將難求的繅絲技藝,她們走出家門步入工廠,頂起了屬於自己的半邊天,使這項獨門絕派的“秘中拳”在蓉花山的民眾中承前啟後延綿至今。

龍鳳戲寶珠 怡然蓉花山

繅絲廠圖來源於網絡

繅絲,成就了本地的婦女一門追求美好生活的金鑰匙,她們依託這項產業有了穩定的工作收益,又有了充實的生活,使無聊冬日不再無聊。這項獨門的第二職業,讓女人們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家庭收入的芝麻開門。從此以後,這個半邊天的名稱才真正名副其實,她再也不用低著頭紅著臉,拽拽男人的衣襟,向男人要錢買東買西了。


每年,在北風呼嘯滴水成冰寒冷的冬日,也正是繅絲廠行業用工的黃金季節,而她們必須起早貪黑,頂風冒雪按時到廠到繅絲車間去。脫去棉衣挽起袖子,一心一意投入到繅絲機臺前,認真辨別著每一條絲線。機臺如龍,女人如鳳,穿針引線,挑燈看劍!另一種龍鳳戲珠的畫面躍入眼前,繅絲業,這是莊河地區蓉花山以外地區少有的產業集中地。她們雖然天天起早貪黑一干就是一天,也可能腰痠背疼還常常加班加點,但她們無怨也無悔笑對人生。


累嗎?累 !

困嗎?困 !

想睡覺嗎?

想 !好想!如果放假,我能睡三天三夜……


愛在心裡裝著,情在頭上圍繞,理念在激勵著她們,為了家庭幸福,為了父母盡孝,職盡所能的找到了自信自尊和自愛。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追求時尚是女人的本分,她們喜歡致美的形態效果,於是,便到更有價值的莊河去,去“從頭開始”的生活,燙頭焗油上色做樣。心滿意足後,再去新天地、千盛、博金、萬達等商場淘寶一圈,買回自己喜愛的外罩內衣,穿戴一新後,鏡前一照一瞅,花枝招展,豔若桃李,嫵媚動人。


當她們上街購物時,手伸到包裡掏錢的爽快勁如同有錢人,她們即不顫抖也不慌張,這時的她們,滿滿的幸福感在俊俏雙眸裡洋漾……


要掙錢,要更美好的生活,那就要擼起袖子加油幹,只有苦幹才會吃穿不愁,才會使自己更美麗 ,只要不曠工不脫崗,幹上兩個月,一件貂皮大衣便輕鬆入手了。

龍鳳戲寶珠 怡然蓉花山

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當女人們上班工作以後,家庭就成了男人的戰場,伺豬餵雞叫貓喚狗,做飯洗衣鋪床拖地,忙裡忙外的不亦樂乎,等做好這一切,夜幕己降離了,男人有點坐不住了,一遍遍的走出屋外朝著廠裡的方向觀望,期盼女人早早下班回家,共同吃上一頓奢侈幸福的晚餐,然後,講一些東家閒情西家逸聞故事,日子就這樣有條不紊滋滋潤潤地過著,即有盼頭更有味道。


過節了,放假了!女人們梳洗打扮穿戴整齊準備出門了 !出門時必須帶著自家男人,無論去莊河買吃買穿的,還是去佟二堡買皮買貂,一路上男人緊隨在1米前後。別說,關鍵時刻還真當保鏢使用。


女人心滿意足地偷偷笑了,這家、這男人,還真正是一個力能頂田的人啊。心花怒放的女人回來後,便自豪地向別人推薦展示,展示自己辛勤的勞動成果和細皮嫩肉白白胖胖的發福身材。珠唇一點花容月貌的走在蓉花山的街上,硬是吸住了集市上的一街男女看客與外鄉友人……

龍鳳戲寶珠 怡然蓉花山

有一首古詩對鄉村的描寫很寫實很簡略,有一種靜態的美:


一望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門前六七樹,八九十枝花!


鄉村美嗎?美,她的美,像詩中的數字,是豐衣足食,逢十而全的美。只有熱愛這方熱土的人們才能從內心感受到 !


如今,蓉花山許多家庭在莊河或莊河以外的城市買房置業了,他們用上一代人的不懈付出給兒女們在城市裡置起一個甜蜜安樂的小家。


而他們自己卻捨不得離開這一方熟悉的鄉親和熱戀的故土,儘管年齡不算太老,但捨近求遠的去城裡忙忙叨叨無事可做,這工作上心理上生活上都很不適應。


人之將老,只要安心守著幾分屬於自己薄田和政府給予的養老金,自主自給自得其樂的安度著晚年,這難道不是老有所養的幸福人生嗎 ?


從吊橋山腳下到朱隈水庫之濱,

從柞樹孫大溝到長隆德大院,

從湯家大嶺到東小川人家……

龍鳳戲寶珠 怡然蓉花山

在綠樹掩映下星羅棋佈的人家,處處充滿了盎然生機,處處都是蓉花山兒女們生活的家園。


看!數不盡用彩色地磚鋪就的小院,和紫紅色座座琉璃瓦房,以及裝修一新華麗乾淨溫馨的寬敞居室,如同別墅又勝如別墅 ,家裡其樂融融,歡聲笑語,自然合諧,而小院的主人們更迷戀更喜愛這蛻變後致美的安樂窩 !

龍鳳戲寶珠 怡然蓉花山

春天到了!河邊,柳芽含苞待發 !天空,鴻雁由南迴北 !是的,北方才是它和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 。


這裡的山脈,似一道道青翠的屏障,綿延不斷!這裡的河流,似一條條流動的血脈,滋潤著萬頃良田,這裡的人民,依然勤勞樸實地生活在這片龍飛鳳舞的田野上!

龍鳳戲寶珠 怡然蓉花山


作者簡介

龍鳳戲寶珠 怡然蓉花山

王豔弟:1962年生,莊河人,

中鐵大橋局三處職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