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為什麼不能沒有便利店

進入大暑節氣,天氣悶熱難耐,每衝出到室外,都需要勇氣與決心。然而就算如此,仍有一些需要臨時起意要購買的物品,比如殺蟲劑、花露水和一個冰淇淋。這時唯一的選擇就是便利店。離家近、冷氣足、店堂舒適,這都是在大暑天選擇一個店鋪的必要條件。

到了便利店,發現人竟很多。夏日的傍晚,便利店成為乘涼和休閒的好去處。有孩子在裡面喝冷飲,大人買一點小物品,還的人坐在窗邊長凳上吃盒飯,望向窗外的馬路。有一位少年明顯是在蹭冷氣,他坐在那裡看一本畫報。

店員也很忙碌,不停地招呼顧客,也藉機推銷商品。在結賬時,店員問我有沒有APPle pay,平臺正在做滿減活動,然後他又不失時機地向我介紹一款自制月餅——原來又快到中秋,所有的節日好像都是由零售商率先發起的。

在店裡吃完冰淇淋,沒有理由再逗留,慢悠悠離開。轉身望去,便利店燈光閃亮,像一座燈塔,照亮了一方天地,臨街店鋪都黯淡無光,只有便利店是這條街上最閃耀的店鋪。

出來時,手中不僅有預計購買的商品,還買了明天的早飯與一點零食。現在,便利店是重要的補給站,也是喝一杯咖啡、吃一塊糕點的休閒地,像一位不親不疏的“夥伴”,矜持地保持一定密度的聯繫。

生活為什麼不能沒有便利店

生活不能沒有便利店,或者說,快節奏的生活不能沒有便利店。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公佈的數據,連鎖百強的便利店,主戰場基本在省會及省會以上的城市,只有30%在的企業在地縣級市場。可看出,越是高線的城市,便利店的發展就越快。便利店與城市的生活節奏密切相關。想想也是,如果把便利店搬到縣鎮,就失去了便利店的優勢,因為生活圈子本身就小,節奏也沒那麼快,對便利的需求反倒沒有這麼迫切了。

1992年,中國開始出現了第一家便利店,是7-11在深圳開的一家店。二十多年過去,便利店早由新鮮事物變為平常所見,成了隨處可見的商業形態。但現在的便利店與當初的便利店不能同日而語。經過發展,現在的便利店包容性更強,內容更豐富,與生活也更貼切,隨著消費者的接受與認可,便利店漸漸成為城市生活的不可或缺。

在城市文化的構建中,便利店也塗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便利店,尤其是連鎖便利店,他們在保有共性特性的同時,每開到一個城市,經過觀察與發展,後來都漸漸帶上了地域的特色,紮下根來的便利店在某一方面成為這個城市的代言人。北京的羅森與上海的羅森不同,各地的全家也都不一樣。每個城市的連鎖便利店不僅有零售商自己的理解,還鮮明地打上城市的烙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