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平均 27 歲升經理?不想拖後腿就要趁早轉型

最近和一個許久未見的朋友聊天,談到各自的現狀,感慨良多。

以前我們是一個公司的同事,他做創意,我做策略。後來他辭職創業,自己先在微博上做了一個漫畫號,後來轉戰微信公眾號。如今他搞得風生水起,接廣告接到手軟。前段時間還融了一筆不小的錢,已經準備開個人工作室了。

而我呢,自從 7 年前離開了那家品牌諮詢公司,就一頭扎進了互聯網的懷抱。從最不起眼的小策劃做起,一路摸爬滾打做到了現在的位置。

現在經濟大環境越來越差,但我們幾乎沒有受什麼影響,依然活躍在最前線的位置。後來總結原因,發現那時我們都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職業轉型轉得特別早。

我們幾乎都是在 2011 年左右離開原公司。那時互聯網對我們生活的影響遠沒有像如今這麼深遠。新浪微博勢頭剛起,微信用的人也不多,社交媒體還叫 SNS,更不用說外賣、打車、共享單車這些一個都沒有。

但這時身邊發生了兩件事,讓我隱約覺得風向變了。

第一個,是公司新人的工資越來越低。可不要小看了這個事情,新人是一個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一旦降低了新人的工資標準,就阻斷了未來更優秀人才的加入,久而久之這個公司就會停滯不前。

第二個,是互聯網廣告公司的招聘越來越多。那時我每天都會看幾個行業網站,我發現越來越多新型的互聯網廣告公司開始大量發佈招聘信息,職位從初級到高級都有。這說明這些公司的業務量巨大,需要更多的人才。

巨大變化往往體現在細微之處。

一邊是傳統廣告公司的式微,另一邊是新型廣告公司的崛起。我雖然不是很明白互聯網具體做什麼,但我覺得這時應該採取一些行動了。

於是我開始廣投簡歷,最終成功進入一家外資互聯網廣告公司,為此我還主動降薪了 1000 塊。

如今回想起當時的選擇,我慶幸自己抓住了機遇,及時轉型。當年那一批同事裡,只有我和這個做創意的朋友果斷離開,而現在做的還不錯的,也只有我們兩個人。

實際上這並不是個例。

領英最新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選錯了城市”和“選錯了行業”是職場人最後悔的事情。在面對職場關鍵轉折點時,只有 37.4%的人會獨立思考,而能夠勇敢嘗試的人只有 33.8%.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一個是思考能力不足,另一個是意志力薄弱。

職場人平均 27 歲升經理?不想拖後腿就要趁早轉型

經濟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康波週期理論,它的核心觀點是:每一個大的經濟週期差不多就是 50 年時間,而這些大的週期都來自於大的科技革命。

在同一個大週期內,又會陸續有一些小的週期性機會。這個過程中不斷循環往復著 4 個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回升。比如 19 世紀末電話的誕生,20 世紀中葉電腦的出現,90 年代初互聯網的發明(如下圖),這些都是週期性機會。

職場人平均 27 歲升經理?不想拖後腿就要趁早轉型

落實到我們每一個個體,一個人一生中最多也就碰到 2 個大的週期性機會,小的機會差不多 5、6 個。一旦都錯過了,那也就是真的錯過了。

比如我當時的轉型選擇,就是趕上了信息時代的革命,智能手機開始流行,移動互聯網迅速崛起。可那時我並沒有研究這麼深,只是從周圍最不起眼的事情感知到了變化而已,只帶著 50%的確信就放手去做了,現在看來還是有一些運氣的成分在裡面。

雖然我們不是先知,不能預測未來,但是可以感知當下,做出判斷。

那麼,如何去判斷這樣的週期性機會,進而去進行自我的職業轉型呢?最後有 4 點心得分享給大家,是我自己的經驗總結,加上週圍那些轉型成功的朋友們的建議。我們分別從行業、公司、領袖和自己四個方面來看(如下圖)。

職場人平均 27 歲升經理?不想拖後腿就要趁早轉型

下面我分別來講。

首先看看,這個行業有什麼問題

成功的職業轉型,一定是基於對行業的深刻理解。倘若你工作了幾年,還講不清自己的行業存在哪些問題,那就是不合格了。

那麼什麼叫行業問題呢?

最典型的就是商業模式問題。即過去這個行業賺錢的方式,有沒有受到衝擊或阻力。

比如在廣告行業,長期以來廣告公司都是依靠媒介購買和內容製作來賺錢。但隨著互聯網打破了信息不對稱,許多優秀的內容製作者和媒體平臺都能夠繞過廣告公司,直接和客戶對接。反而廣告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不斷下降。

我在文章開頭提到的這個朋友,就是因為發現了這樣一個趨勢,才決定出來自立門戶,成功轉型。

另外一個,就是行業裡頑固不化,一時難以解決的痛點問題。

比如在 O2O 概念出來之前,打車就是個“老大難”行業。我曾在北京三里屯一連三個小時都沒有打到一輛車。司機拒載,漫天要價,故意繞路這些都讓乘客叫苦不迭。

另一方面,司機想要增加日單量只能憑藉自己的豐富經驗,比如打人流時間差,制定不同的接單路線等,而這些都對司機本身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

這時打車平臺出現,就通過技術解決了人車難匹配的問題,通過數據分析提高了匹配效率,通過平臺來統一定價,這些就是解決了這個行業的頑疾。對於個人來說,這時從傳統打車行業轉去新興打車平臺,就是一個不錯的職業轉型。

所以說,先深入瞭解你所在的行業,去挖掘它存在的問題有哪些,然後想想這些問題可以通過什麼方法來解決。這都是制定接下來轉型計劃的重要前提。

職場人平均 27 歲升經理?不想拖後腿就要趁早轉型

然後看看,這個行業最頂尖的公司都在做什麼。

他們正在做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這個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比如做電商行業的,就去看看阿里和京東最近都在提倡什麼趨勢和概念。阿里講新零售和全域營銷,構建線上線下的服務生態鏈;京東深入發力物流和金融系統,聯合騰訊打造智能供應鏈。

這就是電商行業未來的兩個大方向,一個橫向聯合,一個縱向切割。

再比如,遊戲業現在流行一種叫“交互式電影遊戲”的新種類。簡單說,就是把電影劇情和遊戲體驗相結合,運用 AR 和 VR 技術,讓玩家以第一人稱來體會當電影主角的感覺。

微軟、索尼、育碧等一系列知名遊戲公司紛紛涉足這個領域,用技術來顛覆以往的遊戲體驗。

這就是遊戲行業的一個新方向。當行業裡的巨頭公司們開始佈局新領域時,你,知不知道?

說完了公司,我們繼續往下:

接著聽聽,這個行業裡的領軍人物有什麼觀點。

這個是最簡單的,你只要關注一些知名的商業、財經、科技類媒體,大人物的觀點永遠層出不窮。

這時我們要做兩件事。

第一件事叫歸類總結。

即,把這些觀點蒐集起來,排排坐,分個類。誰鼓吹,誰唱衰,誰中立,都要分清楚。然後你去看這些人彼此之間有什麼特點,比如鼓吹者們都有著相似的背景甚至性格,唱衰者什麼事情都唱衰,中立人士一向謹言慎行,這時你就要有自己的判斷,誰說的可信,誰說的不靠譜。

第二件事叫自我論證。

並不是大佬說的觀點就一定正確,我們要帶著辯證的思維去看待。比如前段時間比特幣和區塊鏈特別火爆,市場上就明顯分為兩派不同的聲音。贊成的人把它說成創世神器,不贊同的人認為這是在投機倒把。兩邊都有名人站臺,大佬撐腰,這時怎麼去判斷?

最簡單的辦法,是自己先去弄明白區塊鏈是怎麼一回事,比特幣和區塊鏈是什麼關係,搞清楚它們的定義和原理,才能判斷出價值。這就叫自我論證。

反之,則叫無腦的拿來主義。不經過自己的思考,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那時就是,一大幫子人嚷嚷著從各大行業出來投奔區塊鏈,結果到頭來被那些“精明者”騙得血本無歸。

如果連區塊鏈是怎麼回事都還沒弄清楚,就輕而易舉地去轉型,那不就是等著被割韭菜嗎?

職場人平均 27 歲升經理?不想拖後腿就要趁早轉型

最後回到自己,你有沒有做好準備。

第一個是抗風險準備。

職業轉型意味著過去的經驗和方法很可能不再適用,這時你能不能承擔轉型期的陣痛?比如收入下降,重新學習,甚至從零開始。提前做好一些抗風險的準備,有助於渡過這段不輕鬆的轉型期。

我的那位朋友,在決定向漫畫自媒體轉型前,就預備了半年的房租和乾糧錢。他一開始還是兼職做漫畫,直到有一天發現兼職收入快要趕上全職的時候,才決定全心投入新領域。

第二個是身心準備。

轉型計劃要根據自己的身心狀況來擬定。年紀輕的人,轉型成本低,這時放手一搏也是 Nothing to lose. 工作多年的人,轉型成本高,面對周圍的質疑甚至嘲諷,能不能用強大的心態來面對這一切,精神壓力才是最重要的考驗。

很多人把當年蔡崇信放棄數百萬年薪收入加入阿里巴巴傳作美談。但不要忘記了,蔡崇信在加入阿里前是知名投行的副總裁,人家早已實現財務自由。他加入阿里是底氣十足的放手一搏,這心態就不一樣。

千萬不要腦子一熱就“放膽去做”,真正的全力一搏都要經過深思熟慮。

以上就是對於職業轉型的一些思考與建議,簡單總結一下,如何去判斷該不該進行職業轉型?從四個方面來看待:

1. 先看看你的行業裡存在什麼問題;

2. 然後再看看那些頂尖的公司都在做什麼;

3. 接著聽聽那些領軍人物們有什麼觀點,一定要自己去獨立判斷;

4. 最後問問自己有沒有做好抗風險和身心的準備;

總而言之,職業轉型絕不是簡單換一個公司或行業,而是踩著時代發展的風口去提前佈局。

當我們看待一種變化的時候,一定要由點成線,由線成面,由面成體地去看待。只有理解了大圖景的全貌,才能專注深耕,找到一個支點去撬動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