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博弈下的臺積電:Q1淨利潤大增90.6% 全年營收增長下調至15%-18%

4月16日,半導體制造巨頭臺積電發佈一季度財報,成績優異到超出業界預期。

在2020年Q1,臺積電營收3106億新臺幣,同比增長42%;淨利潤達到1169.9億新臺幣,同比大幅增長90.6%,增速創下新高,毛利率高達51.8%。

截至4月16日,臺積電股價上漲5.52%至52.4美元,市值2717.50億美元。

臺積電CFO黃仁昭在財報發佈會上表示,高性能計算產品的持續出貨以及5G手機的陸續推出,是臺積電擺脫第一季度因季節因素而營收減少的原因。

對於Q2,臺積電預計保持同比增長,營收預期在101-104億美金之間。在此前業績發佈會上,臺積電曾預計今年整體營收增長20%。

但是由於疫情的影響,臺積電如今下調了2020年營收增長目標,下修至15%-18%,不過臺積電強調公司將優於產業平均值。同時臺積電表示,儘管疫情下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疲軟,但當前尚未有大規模砍單

從臺積電具體業務來看,2020年第一季度中,智能手機、高性能計算、物聯網、數據通信設備、汽車五個領域分別佔臺積電營收的49%、30%、9%、5%、4%。

與2019年同期數據相比,智能手機營收下滑幅度最大,為9%,汽車業務營收下滑1%;數據通信設備猛增了44%,物聯網和高性能計算分別增長了8%、3%。

大國博弈下的臺積電:Q1淨利潤大增90.6% 全年營收增長下調至15%-18%

從製程工藝的收入看,財報顯示,7納米工藝芯片在2020年第一季度晶圓銷售額中佔比最高,為35%。16納米、28納米工藝芯片緊隨其後,佔比分別為19%、14%。

大國博弈下的臺積電:Q1淨利潤大增90.6% 全年營收增長下調至15%-18%

在最新的5納米工藝方面,臺積電預計於2020年下半年開始量產,並預計將貢獻今年全年10%的營收。3納米工藝方面,臺積電預計2021年開始風險量產,並於2022年實現量產。

據瞭解,按照原先計劃,今年下半年蘋果旗艦機和華為Mate新機,都將採用臺積電生產的5納米芯片。

展望2020年,多家調研機構都預測半導體行業增速將出現下滑,臺積電也下修了全產業的增長幅度。臺積電CEO魏哲家表示,如果疫情在6月穩定下來,今年半導體產業 (不含內存) 產值預估,從上次年增 8%,下修至持平或衰退1%-3%;晶圓代工產值較上次預期增長17%,下修至年增7%-13%。

同時,外界還關注臺積電在中美貿易摩擦中的處境,尤其是美國可能會對華為供應鏈採取進一步打擊。在兩大商業主體之間,臺積電的舉動十分關鍵。去年,臺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就曾表示,臺積電是 IT供應鏈非常重要的一環,當世界不安靜,臺積電將變成一個地緣策略家的必爭之地。

談及美國可能的規則改變,臺積電認為目前沒有官方規定出臺,但SEMI/SIA等行業組織多次向美政府呼籲,敦促不要改變這一規定,否則將傷害半導體產業,臺積電也認同SEMI/SIA的觀點。

在發佈會問答環節中,臺積電高管談道:“我們確實感到整個行業的一種緊迫感,即改變規則將損害美國半導體行業。目前最終結果還沒敲定。即使在最終草案敲定後,也會給行業留下30天的反應時間。我們研究過多種不同的場景。會有一些短期影響,我們會動態的與客戶合作,採取相關措施儘量弱化影響。

但在中長期影響方面,我們認為還是要取決於大趨勢。一些供應鏈應該需要重新調整,我們也會盡量抓住中長期帶來的一些發展機會。目前的資本開支和長期的資本開支暫時沒有受到這方面影響。”

此外,近期也傳出華為將部分臺積電訂單轉到中芯國際的消息。雙方並未對此回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華為和中芯國際的合作在加深,而中芯、華虹等國內晶圓代工廠也在加速發展,不過目前和國際大廠仍存在差距。

對於中芯國際的競爭,臺積電高管回應道:“中芯國際並沒有獲得越來越多的份額。我們在贏得市場份額方面非常成功,而不是失去市場份額。對於中國的代工廠來說,我們也很有競爭力,因為許多中國客戶一直在與臺積電合作。中芯國際一直很進取,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依舊保持很好的競爭優勢。”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