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搶著幹銷售”凸顯教育與市場錯配

證券時報記者 羅曼

今年就業形勢嚴峻,專業不對口、薪水達不到預期等因素更是拉低了應屆畢業生入職簽約率。因此,考研和出國留學仍是大多數準畢業生的一大選擇。

不過,當前的考研熱存在諸多不理性成分,有一部分考研學生希望通過提高學歷層次來提高就業競爭力。這種以提升學歷為導向的考研,導致人才培養結構和質量無法滿足社會需求。

因而,在求職招聘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怪現象——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用人單位也遭遇招工難。我國的高等教育存在人才培養質量與社會勞動力需求脫節的問題,有的專業人才急需但是沒有,有些專業的學生又不需要太多。

比如,技工類工作已出現“用工荒”局面。智聯招聘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技工類崗位針對應屆生的需求同比上升37%,而投遞人數同比上升7%,遠遠無法滿足需求的增長速度。有企業HR表示,在面試過程中有些基礎崗位普通本科甚至專科畢業生就能做到,比如銷售業務、中介服務類,但在激烈的求職競爭環境下,研究生學歷的畢業生也會前來競爭。

“高學歷低就業”現象並不陌生。受教育的勞動力從事了與自身教育水平不匹配的工作,導致出現高學歷失業人群,浪費教育資源。過度教育以及我國勞動力市場與教育系統之間的失衡現象值得反思。

此外,高等教育的教學手段、師資建設、教育理念和教學課程與當前社會的快速發展存在落差,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出現能力與學歷不匹配,也給其就業帶來壓力。我國已明確將重點支持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民生急需的領域,包括臨床醫學、公共衛生,同時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以高層次的應用型人才專業學位為主。

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企業的迫切需求是吸納“招之能戰、戰之能勝、人崗匹配”的人才。因此,大學在課程設置中應該培訓大學生的實習和實戰經驗。專業碩士教育,實質更應是職業教育,應該以就業為導向,而非以學歷為導向,一味追逐研究生或更高學歷文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