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新聞網丨“人口普查,一個都不能少!”

連日來,身著背後印有“人人參與人口普查”字樣的紅馬甲,一個個普查員走村入戶,穿梭在大街小巷,院落樓棟裡,為這10年一次的“大點名”忙碌著。

2020年10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摸底工作正式開始,於10月31日結束。11月1日,人口普查登記正式開始,到12月10日結束。為實現人口普查人人參與,營造良好的普查氛圍,不少桐鄉市民主動報名加入普查員隊伍,他們中有夫妻檔、多次參與人口普查的“老將”、年輕的“90後”,還有新居民。他們身體力行,共同為人口普查工作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4名基層普查員,讓我們跟隨他們的腳步,一起來看看一線的人口普查工作是如何進行的。

鳳鳴街道環南村普查員:王鑫煒、沈潔

夫妻搭檔讓1+1>2

桐鄉新聞網丨“人口普查,一個都不能少!”

王鑫煒(左一)、沈潔(右一)受訪者供圖

“大國點名,沒你不行!”進入10月以來,全市各鎮(街道)、村(社區)的人口普查工作正有條不紊進行著。王鑫煒和沈潔是鳳鳴街道環南村的一對夫妻,10月11日人口普查清查摸底和預登記階段開始後,夫妻倆就一直活躍在人口普查工作第一線,是人口普查隊伍中少有的“夫妻檔”。

今年24歲的王鑫煒經營著一家炸雞店,妻子沈潔則是保險公司員工。“今年人口普查需要用智能手機採集數據。而現在住在農村的多為老年人,他們都不擅長操作智能手機。”王鑫煒說,出於這樣的考慮,當他得知村裡人口普查工作需要人手時,就和妻子第一時間報了名。

儘管對年輕人而言,操作智能手機並不難,但對於孩子剛滿週歲的新手媽媽而言,利用空閒時間開展人口普查工作,則意味著少了一些陪伴孩子的時間。沈潔告訴記者,在對普查員的第一次培訓時,她因為孩子生病住院沒有參加,只能讓丈夫學會後回來教她。“好在有婆婆幫我帶孩子,解決了我的後顧之憂。”

剛開始,王鑫煒和沈潔都是一起上門進行摸底登記,兩天後,他們覺得這樣的方法效率太低,於是開始分頭行動。“我們倆負責登記環南村60戶居民,共計有400人左右的普查任務。”王鑫煒說,環南村出租房屋多,人員構成複雜,開展人口普查工作有一定的難度。因為考慮到普查對象大多白天要上班,或外出做生意,他們就利用晚飯後的時間上門。

在入戶登記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理解、不配合的住戶,夫妻倆就耐心地一遍遍解釋。有時,他們需要數次上門才能完成一戶居民家的登記普查工作。夜晚,當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後,兩人還會針對普查登記中遇到的問題、填報中的疑問互相討論。

沈潔說,自己才剛嫁到環南村,原本週圍的鄰居都不太熟悉,但經過此次人口普查,她和不少鄰居都漸漸熟悉了。夫妻倆表示,儘管人口普查工作挺辛苦,但意義重大,能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數據支撐,再苦再累也值得。

大麻鎮吉字浜村普查員:章惠倫

用“新武器”發揮大本領

桐鄉新聞網丨“人口普查,一個都不能少!”

章惠倫(左)中心記者朱方紅/攝

“老沈,我來進行人口普查摸底,你們的身份證核對下……”眼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處於普查摸底和預登記階段,連日來,大麻鎮吉字浜村普查員章惠倫挺忙碌,從晨曦明亮到夜幕降臨,他穿梭在不同村民家中。

章惠倫是一名老普查員,已連續3次參與、指導人口普查工作。“2000年,我就做過一回普查員,2010年做指導員,再到今年的普查員、指導員……”說起參與人口普查的經歷,他頭頭是道。

雖然章惠倫對人口普查工作有經驗,但今年是首次採取電子化方式開展普查登記,這對於年近六旬的他而言,是個不小的挑戰。得知他的顧慮後,吉字浜村村委會工作人員找來有經驗的普查員教他如何進行電子化普查登記。大麻鎮人普辦工作人員還對這位全鎮年紀最大的普查員就如何使用小程序進行現場指導。

在瞭解了相關流程後,熱心的章惠倫穿上紅馬甲、拿著智能手機、拎著人口普查袋子“上崗”了。

“人口普查每10年一次,意義重大,既然參與了,工作就得細緻、紮實。”章惠倫所負責的普查區域有90多戶村民,除本地住戶外,新居民也不少,情況相對複雜。為了摸清實際情況,章惠倫掐著“早中晚”三餐的時間去村民家,挨家挨戶上門摸底、做好預登記。

“新居民居住在本村,預登記信息怎麼填?”“上門女婿居住在本村,戶口不在本村,怎麼登記?”……在摸底過程中,章惠倫遇到了不少問題,最讓他感到“吃力”的莫過於電子化操作流程。

“手機上我只操作一遍的話就容易忘,要反覆操作幾遍才能全部掌握。”章惠倫說,“實在搞不清楚,我就向年輕普查員請教。”

這段時間,章惠倫早出晚歸、走村串戶,盡心盡責做好普查工作。

屠甸鎮恆豐村普查員:沈楨妮

“90後”成人口普查主力軍

桐鄉新聞網丨“人口普查,一個都不能少!”

沈楨妮(中)中心記者顏明芬/攝

上午8點不到,屠甸鎮恆豐村普查員沈楨妮已到達單位。作為村委會工作人員,沈楨妮的日常工作本就十分忙碌,“兼職”人口普查員後,屬於她自己的時間就更少了。

辦公桌前,沈楨妮一邊整理著村民戶籍信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臺帳等資料,一邊告訴記者:“白天村民都忙,大部分不在家,所以入戶登記時間以白天為輔、晚上為主。”一會兒工夫,她便拿起普查員揹包,開啟新一天的入戶摸底登記工作。

沈楨妮今年28歲,2018年進入恆豐村村委會,這是她第一次參與人口普查。“說實話,一開始心裡確實沒底。”一路上,她說著這段時間以來積累的經驗。白天用電話溝通解決戶主不在的問題,整理核對各種表格,同時制定入戶計劃,記好新問題。”

9點,沈楨妮來到了沈家埭小組。“阿姨您好,我是普查員,這是我的工作證,這是給住戶的一封信。今天我們來核對一下您家的信息。”進門後,根據戶主姓名底冊,沈楨妮開始逐個對指標進行詳細詢問、登記。

由於之前沒有接觸過類似人口普查這樣規模的工作,核對普查底冊等基礎工作,翻閱學習人口普查所需要的統計標準和指標含義等具體事項,沈楨妮從著手人口普查的第一天起,就一步步摸索、學習。

11點半,沈楨妮又完成了一戶村民的摸底調查。出門時,該村民家的老太太突然叫住了她:“你還沒吃午飯吧,來,吃點餅乾先墊墊肚子,別餓壞了!”不由分說,老人就使勁把餅乾塞在她手中。

“村民對我們的工作還是很支持的,讓我覺得成為一名普查員很光榮。”沈楨妮說,有時候一進門,村民就連忙泡茶、削水果。“一些村民還主動向鄰居、親朋普及人口普查知識,告訴他們要支持人口普查工作,讓我們在工作中感受到絲絲溫情。”

“在此之前,我對村裡的每家每戶都不太熟悉,有些村民家的具體方位也不清楚,通過這次普查工作,一家一戶登門調查登記,我覺得自己進步挺大!”她笑著說,她已適應了普查員這個新身份。

梧桐街道普查員:麻桃紅

願為“第二故鄉”盡份力

桐鄉新聞網丨“人口普查,一個都不能少!”

麻桃紅(左一)中心記者沈曉洲/攝

“啪……”一束強烈的光從手電筒中射出,照亮了前方的路。對於普查員麻桃紅來說,人口普查時間是從晚上開始的,而她也已習慣在黑夜中“出沒”於小區棟棟高樓間。

麻桃紅是梧桐街道的一位普查員。她來自麗水,在桐鄉生活工作的8年時間裡,早已將這裡當作自己的家鄉。得知社區在招募普查員,她主動報名,想要為“第二故鄉”出一份力。

“人口普查很重要,我們是這個城市的一份子,能為桐鄉、為國家作貢獻,應該的!”麻桃紅笑著說,“更何況,咱新居民做人口普查也更有優勢,這個小區裡新居民多,且很多是溫州人,和我算半個老鄉,上門溝通更有親切感。”

麻桃紅負責的巴黎都市小區,是梧桐街道住戶最多的封閉式小區之一,總計有1000多戶,大多數人在濮院做毛衫生意。白天,很多住戶家經常無人,吃“閉門羹”是常有的事。為提高人口普查工作效率,麻桃紅只能將上門時間放在晚上。

“晚飯簡單對付下,吃塊餅乾,拿點零食,背上資料就得走。”麻桃紅說,每天傍晚6點30分左右,住戶大多已下班回家,或已吃完晚飯在家,是普查的黃金時段。而即便已把普查時間“挪”到了晚上,有時還會“撲空”。“不少住戶工作忙,每天下班後到家時間很難確定。”如上門無果,麻桃紅就列出表格,提前和住戶電話聯繫,預約上門普查時間,從聯繫住戶、預約時間到上門普查、錄入信息,常常要忙到深夜。

儘管普查員這份工作繁瑣辛苦,但也有特別值得高興的時候。麻桃紅說,在進行普查登記時,總有熱心居民跟她說“辛苦了”,邀請她進家裡喝杯茶、吃顆糖。在路上遇到她,有居民會親切詢問,普查工作進行得怎麼樣。這一切,都讓麻桃紅覺得一切辛苦都值了。

20多天來,麻桃紅總結出了不少經驗,具備專業的人口普查知識,配合住戶的作息時間,溫和細緻地上門登記,是做好這份工作的關鍵。

來源:桐鄉新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