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媒體記者走進殺虎口品味“西口”歷史

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 昨天

全國媒體記者走進殺虎口品味“西口”歷史
全國媒體記者走進殺虎口品味“西口”歷史

▲古長城殺虎口

9月24日,“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長城線來到古長城殺虎口,來自全國的多家媒體記者追隨歷史的足跡,找尋晉商從這裡走西口背後的故事。

“西口”就是殺虎口,位於山西與內蒙古兩省區三縣(右玉、和林格爾、清水河)交界處,坐落在明長城腳下。自古為著名的軍事隘口,又是名播四方的西口古道。殺虎口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叫參合陘、參合口,以後歷朝沿用此名,唐更名白狼關,宋改叫牙狼關,明改稱殺胡口,清更名為殺虎口。

右玉縣博物館講解員向參觀者介紹“殺虎口”之名的由來:“殺虎口明時稱殺胡口,當時胡人南侵長城,多以此口為突破點,而明朝派兵出長城作戰,也多由此口出入,所以起了這麼一個殺氣騰騰的名字。清朝統治者對蒙古貴族採取懷柔政策,將‘胡’字改為‘虎’字。”

從明末到清末的四百年前間,無數山西人、陝西人、河北人背井離鄉“走西口”,打通中原腹地與蒙古草原的經濟和文化通道,帶動北部地區的繁榮和發展。

全國媒體記者走進殺虎口品味“西口”歷史

▲古長城殺虎口

殺虎口,不僅是明清山西曆史的縮影,也是中國近代金融貿易興衰的實證,是中原與蒙古、俄國等貿易的必經之路、晉商的發源地,曾經盛極一時的“大盛魁”商號的發祥地就在這裡。

如今的殺虎口景區一帶,綠樹成蔭,70多年來,20任縣委書記帶領右玉人接力種樹,將“不毛之地”變成“塞上綠洲”,成為新中國綠色生態發展的典型樣板,“右玉精神”也讓生態底色更濃。

中國發佈網山西發佈融媒體中心

宋向東、安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