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大爺 本報記者趙樹宴 攝

今天我第1個參與“同心共讀之民族宗教”活動,獲得了3 同心幣!

今日我閱讀的經典是:



維吾爾族姑娘




維族演唱會 本報記者趙樹宴攝




刀郎藝人在即興彈唱






維吾爾族大爺 本報記者趙樹宴 攝


據統計,維吾爾族總人數現在已達1127.19萬。維吾爾族主要分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京、湖南、河南等其他省區市也有分佈。
維吾爾族的族源
關於維吾爾族的族源,說法不一。一般來說,維吾爾族主要是由蒙古草原上的回紇人和原塔里木盆地各綠洲上的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回紇源於北狄,北狄是中國最古老的幾個古代民族之一,與華夏諸部毗鄰而居,他們的關係十分密切。公元前11世紀,一部分狄人北遷,北遷的狄人一部分以內蒙古陰山一帶為活動中心。另一部分(狄人中的赤狄)一直向北,越過戈壁沙漠,進入漠北草原和南西伯利亞的原始森林,與當地土著人融合,漢文史書稱他們為“丁零”, 現今有關維吾爾族歷史的著作在論維吾爾族源時,一般都追溯到兩漢時期的丁零為止。丁零在那時已經是一個獨立的部族,僅僅因為與之相鄰的匈奴太強大,常常不得不臣服於匈奴。

在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漢文文獻中,對“維吾爾”這個族名有不同的譯寫。4世紀寫作“袁經”,6世紀末、7世紀初寫作“韋紇”,788年以前寫作“回紇”,788年以後至13世紀70年代改寫為“回鶻”,13世紀70年代至17世紀40年代寫作“畏兀兒”等。
唐天寶三年(744年)回紇消滅突厥汗國,居住在鄂爾渾河和色楞格河的回紇人建立了回紇汗國,其統轄範圍包括貝加爾湖西南、葉尼塞河上游、阿爾泰山西南、天山以北、興安嶺以東等廣大地區,後曾佔領過天山以南部分地區、七河流域、珍珠河(今錫爾河)、撥賀那(今費爾干納)等地,與唐朝長期友好,曾兩次派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亂並與唐多次和親。
唐文宗開成五年(840年),回鶻汗國被滅,回鶻眾部除一小部分留在原居住地外,絕大部分被迫進行大遷徙,分南下與西遷。南下主要分為兩支,其中一支奔向河西走廊,與早在武則天時南渡大漠而徙居於河西的回紇眾部聚合。建牙帳於甘州(今甘肅張掖),被稱為甘州回鶻或河西回鶻。他們長期繁衍生息,今甘肅省的裕固族就是這一支回鶻人的後裔。另一支回鶻眾部來到天山以北,以西州(即高昌,今吐魯番盆地)為中心建立起高昌回鶻政權,史稱西州回鶻或高昌回鶻。其政權一直存在到元朝中期。他們與當地各族人民一起生活,勞動生息,相互交流,逐漸融合,發展成為這一部分地區今天的維吾爾族。西遷的第三支回鶻人進入中亞地區,和先於他們進入這一地區的葛邏祿等部匯合。因其活動於蔥嶺以西,史稱蔥嶺回鶻。

17世紀初,天山南部建立了葉爾羌汗國,與清朝維持著朝貢貿易關係。
1678年,康熙十七年,由於白山派和卓勾結準噶爾蒙古貴族攻入南疆,葉爾羌汗國滅亡。清乾隆二十至二十二年(1755年—1757年),清朝平定了準噶爾之亂。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新疆設總統伊犁等處將軍,實行軍事管制制度,光緒十年(1884年)正式建省。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
維吾爾族的飲食
維吾爾族的飲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烤羊肉串(維吾爾語稱之為“嘎巴布”)。從西亞各地到烏魯木齊的街頭都能見到這種食品。羊肉串看上去像是來自西方,但實際上是古代西北民族固有的食品。與羊肉串不同,穀類、粉食類食品中用小麥粉和雜穀粉烤制的餅狀的饢,可以看作是從西方傳入維吾爾族飲食中近東類型的飲食文化。
面類食品中的拉麵已普及到維吾爾族的千家萬戶中,其製作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像紡線一樣把麵條依次拉長放入鍋中;另一種是用兩手將一根麵條加倍式地反覆重疊拉長的方法。這些拉麵可以看作是起源於漢族的拉麵文化。至於米飯的吃法,維吾爾族通常是把米飯製作成稱作“樸勞”的什錦炒飯(即抓飯)。人們在米飯中放入羊肉、蔬菜和葡萄。食用時用右手的三個指頭抓食。吃飯的這種方式,也屬於伊斯蘭教的飲食文化。

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
維吾爾族待客和做客都有講究。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各種糕點、冰糖等,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後再端上來,如果用抓飯待客,飯前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都瓦”(祈禱與祝福),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離席。吃飯時,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隨便到鍋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時注意不讓飯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來放在自己跟前的“飯單”上。共盤吃抓飯時,不將已抓起的飯粒再放進盤中。飯畢,如有長者領作“都瓦”,客人不能東張西望或立起。吃飯時長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飯前飯後必須洗手,洗後只能用手帕或布擦乾,忌諱順手甩水,認為那樣不禮貌。
男女青年要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瑪目(均為宗教職業者)誦經,將兩塊幹饢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饢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最先擺上饢、喜糖、葡萄乾、棗、糕點、油炸饊子等,然後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典型食品:維吾爾族最愛吃饢、抓飯、烤包子、拉麵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風味菜餚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爾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還有:油饊子、銀絲擀麵(維吾爾語稱“玉古勒”)、哈勒瓦、羊雜碎、曲連、烤南瓜、葡萄乾、哈密瓜、黃蘿蔔(胡蘿蔔)醬等。

維吾爾族的凝視禁忌
不少維吾爾人認為人們忌羨他物或忌賢妒能的眼光,具有某種超自然的惡的力量,會給其所喜愛的人、物或所從事的事業帶來種種不利,如凝視人家漂亮聰明的孩子,會使這個孩子遭到某種不幸;烤饢時被人凝視,饢就在饢炕貼不住;灌面肺子時要在肺子上蒙一塊布,不讓別人凝視,被人凝視肺子就會破;織布時被人凝視,就會經常出現斷線等。維吾爾人防範毒眼致厄的手段主要有佩帶護身符,行燻煙術等。在新疆,你可千萬不能凝視維吾爾人或他們的東西,或在巴扎(自由市場)上看了好久而不買。
民族節慶
當前,維吾爾族多數信仰伊斯蘭教,多屬於遜尼派。
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製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肉孜節前,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肉孜節意譯為“開齋節”。按伊斯蘭教教規,節前一個月開始封齋。期滿30天開齋,恢復白天吃喝的習慣。開齋節前,各家習慣炸饊子、油香、烤制各種點心,準備節日食品。節日期間,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節祝賀。

節日期間,人們宰羊或駱駝,到清真寺去作聚禮,唱歌跳舞,並舉行賽馬、刁羊和摔跤等活動。
維吾爾傳統音樂
古代西域龜茲樂久負盛名。玄奘周遊列國後在《大唐西域記》卷一中記載:“屈友國(即龜茲)管絃伎樂,特善諸國。”可想象維吾爾族的先民在公元4世紀時就創造出瞭如此燦爛的音樂文化並聞名世界。如果說“特善諸國”的龜茲樂是古代維吾爾先民音樂的典範,那麼現今流傳在新疆地區並與龜茲樂有淵源關係的維吾爾木卡姆,則是今日的藝術瑰寶。
維吾爾木卡姆
“木卡姆”是中亞、南亞、西亞、北非及整個伊斯蘭文化圈內擁有的一種樂舞形式。“木卡姆”這個詞源於阿拉伯語。在現代維吾爾語中,這個詞有廣、狹兩個含義,廣義指一種大型古典歌舞套曲,狹義則指以散板形式表演的維吾爾木卡姆,被譽為“維吾爾音樂之母”,源於民間,是融合維吾爾民歌、器樂、說唱、歌舞於一體的大型歌舞套曲形式。維吾爾木卡姆與其他國家的木卡姆相比,數量最多,藝術形式完整,為世界所矚目。
據今新疆和田學者毛拉·伊斯邁托拉·穆吉孜的《樂師傳》(1893)記載,木卡姆形成於15到16世紀。維吾爾木卡姆按流行地區和風格特色,可分為南疆木卡姆、北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等多種。每一種木卡姆有六至十二套。人們常說的十二木卡姆,是指南疆木卡姆,是由十二部大型古典套曲組成,每一部套曲又包括“窮乃合曼”、“達斯坦”和“麥西熱甫”這三個大部分。“窮乃合曼”從散板序唱開始進行,緊接是慢速的太孜,到熱烈的賽乃姆和大賽勒克,末尾以輕快的太喀特結束,其中有歌曲和舞曲,各曲間有間奏曲。“達斯坦”由三到六首敘事歌組成,曲間有完整的間奏曲,音樂由慢而快,曲調相當流暢。“麥西熱甫”由三至六首節拍不同的舞蹈歌曲組成,曲間無間奏曲,情緒熱烈而奔放。

十二木卡姆共有歌曲、樂曲260首,全部演唱一遍需要20多個小時。伴奏樂器有薩它爾(主唱者自拉自唱)、彈布林、熱瓦甫、都它爾、艾介克、小手鼓等等。
北疆木卡姆,是19世紀由南疆傳入,也有十二套。除沒有“窮乃合曼”之外,結構與南疆木卡姆相同。音樂比較明快,主演唱者用彈布林或者薩它爾。
而哈密木卡姆流行於東疆的哈密地區,與南、北疆木卡姆相比較,風格結構不盡相同。它由短小的散序起唱,接著演唱系列短小的歌曲和歌舞曲,無間奏曲。它也有十二套,稱哈密十二木卡姆。其伴奏樂器有哈密艾介克(似中胡)、刀郎熱瓦甫、手鼓等。全部歌曲有262首,從頭演唱一遍約需12個小時。
木卡姆唱詞,一些為古代名人詩作,每行15個音節,主要表現人民熱愛生活,批判黑暗,嚮往幸福;另一類來自民間藝人,每節4句,每句7個音節,內容多反映愛情和生活。
刀郎藝術
刀郎是喀什地區麥蓋提、巴楚、莎車的一種文化現象。刀郎舞稱刀郎賽乃姆,音樂稱刀郎木卡姆。刀郎舞是一種禮俗性舞蹈,逢節日喜慶,人們都要跳刀郎舞。開場時唱散板序歌,不舞。接著按嚴格的程式歌舞:奇克提麥(6/8)、賽乃姆(4/4)、賽乃克斯(2/4)、賽勒瑪(2/4)。跳刀郎舞時,人們圍圈席地而坐,男女相對起舞,動作粗獷、豪邁。音樂由慢變快,舞蹈由兩人對跳變為集體舞。隨後出現雙人競技性旋轉表演。刀郎舞的唱詞,有表現狩獵、打仗和生產勞動的,也有反映愛情生活的。歌腔高亢激越。伴奏樂器有刀郎熱瓦甫、刀郎艾介克、卡龍、小手鼓等。

器樂
維吾爾族的樂器,形式豐富多彩。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音樂生活現場,有不同的樂器與樂器組合演奏形式,表現力豐富,既有中原一帶的古樂器壎,又有來自波斯、阿拉伯等地的薩它爾、彈布林等。大部分樂器與波斯、阿拉伯國家的同名樂器近似,少數則是同名異器,反映出伊斯蘭世界所用樂器的共性。譬如達卜、納格拉、奈依、薩它爾、都它爾、彈布林、卡龍等是中亞、西亞許多國家中的主要樂器。這類樂器在維吾爾民間同樣流行。樂器往往製作精美。隨著演奏技巧高度發展,樂器都具有獨奏性能和豐富的獨奏曲目,顯示出維吾爾族器樂的發展水平。同時,維吾爾族樂器吹、拉、彈、打各種形式俱全,打擊樂器在音樂和歌舞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西域聞見錄》(雲岫抄藏)卷七寫道:“回樂以鼓為主”“聲音抑揚高下,隨鼓而起落,而歌舞節奏之盤旋,亦以鼓為節”。
由於地處中西交通的樞紐,維吾爾族音樂的顯著特點是它的音階、調式採用中原、波斯-阿拉伯和歐洲三個音樂體系。以喀什文化古城為中心的南疆地區,大多采用波斯-阿拉伯體系,東疆、北疆地區則借鑑了中原音樂的元素。
(本文由本報記者陸培法 胡仁巴採訪整理 圖片除署名外由人民日報新疆分社提供)


忻州同心網客戶端溫馨提示,您閱讀的文章來自:中國民族宗教網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170221473-1.htm。。

我的評分:★★★★★ (5分),我的表態:品讀

我的讀後感:

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文化繁榮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手機掃一掃,直接訪問同心網本頁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