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陶器製作是一個瀕臨消失的行業,因其生產的陶器越來越遠離人們的生活,似乎消失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是仍有一些製陶人不甘心自己喜愛的行業就此消失,頑強地在生存的邊緣堅守著。同眾多瀕臨消亡的非遺項目一樣,他們的堅守讓我們依稀能夠看到這些行業的往日輝煌。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光山天賜城龍窯始於元朝、盛於明朝,曾位於縣城東僅4公里的天子山(天賜城)主峰下,山高樹茂、潢河環繞、環境清幽;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天賜山避難,來到山中因一連三天沒吃到東西,昏倒在街頭。一位老婆婆將他救起帶回家,將家裡僅有的一塊豆腐和一些爛菜葉子放在一起,澆上一碗剩粥煮熟,餵給了朱元璋吃。朱元璋食後,精神大振,問老婆婆剛才吃的是什麼,那老婆婆苦中求樂,開玩笑說那叫“珍珠翡翠白玉湯”。後來在這位婆婆的幫助下朱元璋靠給附近的龍窯幫工度日。成年後的朱元璋歷經艱辛終成大業,建立了大明王朝。天賜城是光山窯文化主要發祥之地,也是豫南窯文化主要發祥地,在千年延續燒製陶瓷的進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文化風格。天賜城龍窯歷經千年滄桑,頹坍於戰亂歲月。現古窯移到了斛山鄉油坊村,只有程氏兄弟倆在堅難的維持著,生產的產品也越來越單一,用途也是越來越少。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程伯正與程伯勝兄弟倆是方圓幾十公里僅存的制窯師傅,他們挖土、和泥、煉坯、製作、煉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這不足一千平方米的天地裡,把對往日的懷戀,對職業的崇敬,對生活的執著揉和到泥裡,把一坯泥土嬗變成一件件精美的器物。由於他們都是手工製作,生產出來的產品都是極具個性,也都是唯一的。作為我們縣為數不多的還在生產陶製品的窯場,保護和傳承是必須要做到的。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生活對他們苛刻,卻也對他們眷顧。兄長程伯正是一位聾啞人,似有一些聽力,但口裡只能咦咦呀呀發出簡單的音節。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但身板十分硬朗,即使是在高溫四十多度的窯裡出窯,也能堅持三十多分鐘。相比較,兄長比弟弟程伯勝身體更好。弟弟六十多歲,是窯場的掌櫃,生產需要他謀劃,對外需要他聯絡。當初父親把他叫到身邊,告訴他:你哥哥耳朵不靈,嘴也不靈,老了生活會很艱難,你要照顧他一生。你哥哥在學燒窯,你也要學,要陪他一生。開始他不同意,他並不喜歡做陶、燒窯這個行業,他認為兩手沾滿泥巴,身上癢了都沒法撓,更不要說穿的體面、吃的體面。

但是他拗不過父親,在不情願中盤起了泥巴。這一盤就是五十多年,沒有出過燒窯這個圈子。顯然,幾十年下來,他的技藝沒有哥哥的純粹。兄長一生專注做坯、燒坯,把一坯坯黃土變成一件件藝術品,在泥土中植入藝術的情思、藝術的感知,他的雙手雖然粗糙,但是卻能夠在泥土與陶製品之間拿捏的毫釐不差。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程氏兄弟守護的是一口很小的窯,因為在頂上有三個煙囪所以叫囪子窯。該窯一次只能燒製三百隻陶盆、陶罐等陶器。其中以陶盆居多,而且是一種比較簡陋的陶盆。這種盆的作用也比較單一,就是在老人故去時在棺材前焚燒紙錢的盆。在出殯時都要將燒過紙錢的盆摔碎,也就是說每故去一位老人,都要摔一隻這樣的盆。這也是程氏老窯能夠生存下來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他們燒不出來好的陶器,而是燒出來了也沒有人買。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瑜伽與製陶

河南光山  手工製陶  天賜城龍窯

原汁原味的手工製陶吸引各地攝影家來此創作

文:章 異 蘇 平

攝影:蘇 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