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人的遷徙

引言

在17世紀到18世紀東印度公司開創事業的亞洲,很多人離開生養自己的故土,漂洋過海並移居到遙遠的新土地上。人的遷移進而引發新的遷移,這開創了歐亞大陸各國社會的新局面。

華人的世紀

從15世紀開始,在東南亞各地的港口城市就已經出現了眾多華商。雖說其後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略有增減,但直到18世紀末,從中國到東南亞的商人活動本身基本沒有發生太大變化。除了商人活動以外,17世紀之後開始出現移民掌握權力,以及大量勞工從華南各地移居到臺灣和東南亞的現象。

在東南亞的歷史發展進程中,18世紀也被稱為"華人的世紀"。這也說明在這一百年中,在東南亞的政治和經濟領域中,華人的動向特別引人注目。

亞洲人的遷徙

從華南新近移居到東南亞的華人和當地統治者密切結合,試圖讓自己的貿易活動處於有利的地位。從這樣的結盟中,開始出現掌握當地權力的人。在泰國灣東岸的河仙,廣東出身的莫姓建立了政權。在馬來半島的港口宋卡,出現了福建出身的吳氏。

無論哪一個都是被當地統治者任命為總督,但實際上他們是控制貿易港口的獨立勢力。 不只是華人,在這一時期的東南亞和南亞,外國商人和當地統治者結合,在其中央和地方擔任要職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在17世紀後半期大城王朝那萊國王宮廷中,有伊朗籍和法國籍官員,而出身希臘併成為最高行政官員的康斯坦丁·伯孔更是廣為人知。一位法國傳教士在其著作中記錄了伯孔的富有程度,"暹羅王沒有給他發一分錢的工資,他卻任性大肆揮霍。

他自己擁有五六艘商船,來往於中國和日本之間,這使得他賺得盆滿缽滿"。從在南亞的伊朗人的例子也可看出,在當時的東南亞或南亞地區,至少在統治階層這一層面,當時並沒有所謂根據民族來區別, 在17世紀前半期,華人自大陸移居臺灣,開始了臺灣島上最早的水稻種植。17世紀80年代中期,生活在福建、廣東沿海地區的人們開始和東南亞進行貿易,繼而移居海外。

在馬來半島、加里曼丹島、廖內群島等地,胡椒和黑兒茶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黃金和錫等礦山的開採如火如荼,貿易船隻和移民運送船將大量的華人勞工送到當地。此時已和當地政治權力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富裕華商,也不時在接收和輸送勞工過程中充當中介。

如此一來,東南亞各地出現了以成年男性為主的華人社會。為他們運送所需物資的中國商船也形成了一個新的交易網絡。 同期,也能看到歐洲人和華人的接觸。166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失去臺灣的商館之後,就不再派遣船隻前往中國,而是從抵達巴達維亞的中國船隻那裡購買中國產品。

從1690年到1740年的五十年間是中國商船在巴達維亞開展貿易的鼎盛時期。中國船隻不僅運送中國產品,還把大批移民送到了巴達維亞。從開始城市建設的17世紀20年代起,華商、手工業者、勞工逐漸移居到當地,其人口到1680年已達約3000人的規模。

從這個時候開始,在城市的周邊地區,種植甘蔗並生產蔗糖的農場開始增加,這些農場大部分由華人經營,其生產也由華人勞工進行。蔗糖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帶到日本和西亞的重要商品,其生產卻和華人移民有著密切的關係。

亞洲人的遷徙

伊朗人和印度人的移居

在西方,出身伊朗高原的伊朗人開始進入南亞次大陸各地。自16世紀到17世紀,在位於德干高原的阿迪爾沙王國和庫杜布沙王國,還有成立於印度北部且其勢力逐漸向南方擴張的莫臥兒帝國等國家的宮廷中,出身伊朗高原併成為政治家的人很多。這是因為,在莫臥兒帝國和印度穆斯林政權的宮廷中,非常重視波斯語、波斯禮儀和教養。

在莫臥兒帝國的宮廷中,雖然時期不同會有一些差別,但有20%到30%的官員是來自伊朗高原的移民及其子孫。在他們當中,也不乏有名的詩人和文人。 大部分伊朗人並不僅僅從事政治,也有作為企業家和商人開展活動的。例如,米爾·穆罕默德·賽義德·阿爾迪斯塔這個人出身於伊斯法罕郊區,在17世紀前半期被僱用並來到庫杜布沙王國,成為印度東南海岸默吉利伯德納姆的行政長官。

他通過貿易和開採鑽石礦成為富甲一方的富豪,最後甚至擔任王國的宰相。之後由於遭到新國王的冷遇,遂轉任北方的莫臥兒帝國的高官,在莫臥兒宮廷裡也有很大的影響力。

亞洲人的遷徙

伊朗人也遷移到泰國大城王國,並在當地形成了頗具影響力的外國人社區。在這些人當中,也有人在當時大城王國的宮廷政治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17世紀後半期,伊朗人在大城王國的國際商業活動達到鼎盛,其中的富商不時派遣船隻訪問日本長崎。因此,1672年,長崎甚至專門設立波斯語翻譯的職位,為大城王國商船的到來做好準備。

印度各地也有不少人移居到新的土地上。印度西北的古吉拉特和旁遮普邦地區的人們,以商人身份進入在伊朗高原設有據點的薩法維帝國境內,經營以棉織品和靛藍為主的商品。

此外,從事金融業和外幣兌換的人也很多。到17世紀後半期,在薩法維帝國的首都伊斯法罕居住的印度人已經超過一萬人。在瀕臨波斯灣、作為面向印度貿易的窗口的阿巴斯港,居民的三分之一是印度人。至少在經濟活動比較順利的18世紀前半期之前,伊朗高原和南亞次大陸之間的人員往來十分頻繁。

亞美尼亞商人和英國東印度公司

"現在不存在和亞美尼亞人無關的貿易。他們不僅遠赴歐洲,還一直抵達亞洲的邊緣,除了中國和日本,來往於印度、東京灣、爪哇、菲律賓等東方所有的地方。"(塔維涅,1676年) "亞美尼亞人是世界上最有才能的商人。"(讓·夏爾丹,1692年) 在17世紀到18世紀的西北歐,兩位法國旅行家的遊記是瞭解東方有關信息的主要來源。

對於亞美尼亞商人,二人做了上述評論。亞美尼亞商人和歐洲人相互協作,不斷擴大他們自己的貿易活動。 在奧斯曼帝國時代,原本生活在高加索地區阿拉斯河流域的亞美尼亞商人從瀕臨地中海的伊斯坦布爾、伊茲密爾、阿勒頗等港口城市出海,前往意大利的威尼斯和裡窩那。

到16世紀60年代,東至印度北部的阿格拉、西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亞美尼亞商人都設有據點,從事絲綢、寶石、工藝品等商品的國際貿易。

亞洲人的遷徙

在亞洲之海,亞美尼亞商人的貿易活動最初是與歐洲各國的東印度公司相互競爭。但是,他們逐漸加強了和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合作。1688年,亞美尼亞駐倫敦社區的代表和英國東印度公司簽訂了協議。促成雙方成功簽署協議的中間人是法國人讓·夏爾丹,他屬於胡格諾派教徒(新教徒),曾兩次到波斯和印度經商,之後回到倫敦居住並從事東方貿易。除了是一位遊記作家,他還是一位珠寶商人,與亞美尼亞商人有著密切的關係。

亞洲人的遷徙

該協議規定,亞美尼亞商人在將商品運往歐洲時,只使用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船隻。作為回報,亞美尼亞商人可以在英國東印度公司在亞洲之海的所有據點建房並從事貿易,而且可以建立教會並舉行宗教儀式。

在這之後,亞美尼亞商人的活動和英國東印度公司有了密切的關聯,在英國東印度公司和英國人進駐的廣州、檳城、新加坡、香港等地,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亞洲人的遷徙

結語

在亞洲之海內眾多地區不斷擴大活動範圍的華人、伊朗人、印度人、亞美尼亞人等各色人種,雖然也有按照血緣和出生地組成社區的情況,但所有人構成一個整體,並不強烈地擁有現代意義上"中國人""伊朗人""印度人""亞美尼亞人"等作為"國民"這一概念上的意識。而這些,也是促進了世界經濟的進步。


參考文獻:

《世界歷史》

《東印度公司和亞洲之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