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聖經舊約》中記載過這樣一段故事:


很久以前,

人類聯合起來興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

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

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

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失敗,

人類從此各散東西。


昨天,王思聰和網紅“花千芳”在網絡上掀起了一場罵戰,爭論的焦點在於——中國人應不應該學習英語

今天主要從為什麼要學英語的角度大概說一說。

先是前情提要:

前天微博上發生了一場爭執。

一邊是王思聰,沒什麼好介紹的了。

一邊是中國網絡正能量寫手花千芳,可能不少人不知道他是誰,截取一段資料在下面: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起因是花千芳發了一條微博,講述英語學習其實是沒有必要的,我們如果要減負,應該從不讓孩子學英語開始。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英國留學畢業回來,英語很好並且熱愛噴人的王思聰看不下去了,噴道: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當然花千芳也不甘示弱,回敬回來,王思聰再罵回去: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往後就是單純的針對對方的人生攻擊,我就不在這裡摘錄了。

今天,王思聰突然將微博的頭像改成了“花千芳”,回應依然持續。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圖源:微博)


王思聰的第一條回覆,我理解他的意思是出過一次國就知道學英語有沒有用了,但他一出口就成了“沒出過國的都是沙雕”——要知道我國只有10%的人擁有護照,所以他這一句話,直接把絕大多數人都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雖然他自己可能不在乎,但這樣很容易讓人因為這句話而討厭他,繼而因為討厭他,所以不認同他支持的觀點,最後得出“英語無用”的結論。

而“學不學英語”這個話題也引起了網友的眾多討論: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圖源:微博)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所以我想回復幾句,說說我們為什麼要學英語。

我學英語是不是因為崇洋媚外想移民,不是因為英語可以讓我獲得更高的收入,也不是因為覺得會英語比不會的人更高級,甚至不是為了出國玩更方便。

純粹是因為現在中文世界的信息汙染,實在太厲害了。

其實全世界都存在信息汙染,但中文世界信息汙染嚴重的一大原因,是我們和世界不是連通的,事實上我們得到的信息是二手的,是經過一遍審查再讓我們看到的。

我們的互聯網如此,我們的電影如此,我們的書籍也是如此。

比如說如果不會英語,你首先要面對的是中文互聯網中大批量的信息錯誤。

就拿最近的新西蘭槍擊案來說吧,3月15日,舉世震驚的新西蘭槍擊案發生後,國內不少主流媒體的報道中不約而同地提到一點,注意是主流媒體。

在行兇過程中,槍手在腿上綁著很多本雜誌。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繼而很多媒體開始進行一些匪夷所思的猜測,說雜誌中可能包含著行兇者的動機、信仰等,讓很多國內的讀者摸不著頭腦。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實際上,magazine不僅僅是指雜誌的意思,他還有另一個意思是“彈匣”,但是翻譯成雜誌這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意思就很是典型的信息錯誤了。

這個叫magazine(雜誌):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這個也叫magazine(彈夾):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除了信息錯誤外,鋪天蓋地的謠言就更多了。

舉個例子,當時這個文章刷屏,是不是很多人都覺得星巴克要完蛋了,喝星巴克會致癌?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但其實這是謠言,咖啡中的可能致癌物丙烯酰胺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早在2016年世衛組織就闢謠說咖啡不存在特別的致癌危險性了,也並不是什麼醜聞。

還有,中文網絡的謠言總是與NASA相關,比如NASA宣佈:有13個星座那個就是“蛇夫座”。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最後,忍不住謠言的NASA分別在官方tumblr、twitter上對“重新定義星座”進行了闢謠。

NASA表示“我們研究的是天文學,不是占星術!”(“Here at NASA, we study astronomy, not astrology.”)

以及“你聽說我們改變了星座?不是,我們只是做了計算。”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然而,這個在2016年已經被闢謠的謠言,很多自媒體還在轉發這類謠言。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說實話,中文世界的信息汙染,很多自媒體恐怕難辭其咎。

隨手舉一個例子。昨天有朋友在微信上給我發來一篇自媒體的文章,問我是真是假——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該文聲稱,美國中情局承認本·拉登和911事件無關,向其家族致歉。我搜索發現,這樣的驚天新聞,原來是來自專門生產諷刺性假新聞的洋蔥新聞。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很明顯,很多自媒體變成了宣洩情感的工具。

誰掌握了某種語言,誰就擁有了話語權。還記得文章開頭《聖經》中“巴別塔”的故事嗎?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越是信息錯綜複雜真假難辨、邏輯鏈條不明晰的時代,就越需要能直接獲取和處理信息、辨明是非的能力,學英語這件事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而如果我們真的像花千芳說的那樣為了給孩子們“減負”而取消掉英語課程的話,我們所有的學科都可以被取消掉了。

我們的語言已經夠日常交流用的了,那些散文文言文都可以取消掉了;數學只要學會加減乘除就好了,誰買菜的時候會使用log函數;音樂課美術課培養不出傑出的藝術家也可以取消掉了。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西方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在《權利的轉移》一書中說道,在當今世界,起支配作用的權力正在悄然地發生著一場革命性的轉移,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知識,知識代表著一種嶄新的社會權力理論。

這本書中有一個例子,說在醫生最輝煌的時期,他們牢牢把控醫學知識,拉丁文的藥方為這個行業提供了一種半公開半保密的密碼,大多數病人都不知道其中寫的是什麼。

醫學期刊和資料也僅限與專業讀者,醫學研討會完全不對外開放。這些“白衣上帝”甚至可以決定醫學院的課程設置,以及入學資格,醫生的權利在不斷擴張。

而如今,知識已不僅限於專業人士,普通人也可以通過網絡瞭解到很多知識,醫生早被限制權力,走下神壇。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在《奇葩說 第五季》第十七期“你是否支持全人類一秒知識共享”中。

蔡康永提出過一個觀點——宗教為什麼要迫害科學,因為科學在跟宗教爭奪解釋世界的權利。

王思聰撕逼網紅的同時,幾億中國人還在糾結為啥要學英語


同樣的,如果徹底取消英語教學,英語能力就只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裡,那麼英語背後的世界解釋權也不會在大多數人手裡。

當精英們們像“白衣上帝”一樣,把語言極其背後的媒體,書籍,報紙控制在在手中時,這個世界就已經不是一個多方博弈的狀態,而是一個由一小撮人操控的世界。

因為知識,不僅僅是知識,它是一種資源壟斷,更是一種權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