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場”與停車場

剛畢業沒多久,我被安排在一座南方小城市的小組裡工作一段時間。

我們小組很小,只有二點五個人(只有二人經常在,另一人行蹤不定)

城市很小,從城市的一邊穿到另一邊,騎一輛電動車,可以在二十分鐘內走完。當然,這也決定了我居住地點與工作地點只有不到十分鐘的“腳程”

但我作為新時代年輕人的代表,本著寧願在床上躺一分鐘,不願早起十分鐘的精神,我花二十元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將十分鐘的“腳程”縮短為五分鐘的“騎程”。

如此這般過了一段日子之後。發生了一件很微小的事,令我印象極深。

某天的一個下午,我正昏沉沉的盯著電腦。忽然電話鈴聲起,原來我的同事——另外的零點五,打電話說自己有東西需要我幫忙,就在停車場。我答應了一聲,想也沒想,抓起手機,起身就向樓下走去。

停車場——我念嘮著。

很快,我就來到我經常“停車”的地方。左右看了看,沒見一個人。拿走電話打了過去,確認是停車場,放下手機,一個人圍著偌大的“停車”場走了一圈,還是沒見到“零點五”。正納悶時,對方打過來了,問我到了沒?我說到了。

二人似乎是說著聽的懂的話,但又不在同一條線上。折騰了大半天,最後我決定去樓下門口等他,由他來找我。

不過多時,他就從地下車庫中鑽了出來,搖著手,示意我過去。

我跟了過去,進入到真正的停汽車的場所,才明白我從一開始就理解錯了。我每天快樂的騎著自行車,停的地方是停電動二輪車的“停車場”,所以才誤認為他也應該停在那裡,還傻傻的跑到那去等他。好在這位“零點五”先生性格大大咧咧,被我以停車場大為由,渾了過去。算是沒有鬧出多大笑話。

後來時間長了,對他了解也越加多了。零點五先生是本地人,家庭在本地算是富裕階級,屬於一輩子不工作,也可以活的很好的那種。這也解釋了為何他會在我們組做這“半份工資”的工作。

在他剛入大學沒多久,他父母就給他買了一輛車,大學畢業後,到外地轉了一圈。回來後,就找了我們這份清閒的工作,算是打發時間。

現在仔細回想起來,心中別有一番滋味,倒不是對他這個人。只是越發覺得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已經由物質分的太過遙遠了。

就像那時的我,若是沒有錢,在我的印象中“停車場”可能只會停一些二個輪子的自行車,而不會是四個輪子的汽車。

以前聽說過一個故事,說一個深山的學生考上了大學,第一天看見沒見過的電腦時,他的反應只是盯著電腦的屏幕,一動不動。

我們要花時間去學習新的事物,可他們已經當這些“新事物”為家常便飯時。“追”這個字已經很難說出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