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碑林”見證文明傳承
臺海網4月18日訊 據泉州網報道 逢路遇橋皆有碑,這樣奇特的景觀,出現在泉州市永春縣錦鬥鎮珍卿村。村道兩側,每隔一小段便豎立著一塊石碑,有的則是數塊石碑並立一列。
“總共有32塊石碑,記錄著30多年來,村民們熱心公益,踴躍接力捐資鋪路修橋、助學的歷史。”珍卿村黨支部書記徐開支說,這些石碑見證了村莊的發展,也展示了村民的精神文明不斷提升。
珍卿村山門和開闊的村道
碑刻記載了村民捐資修路、助學的情況
修路助學立碑記載傳承愛心
珍卿村是革命老區村,位於雪山之下,轄有6個自然村,為市級貧困村。讓許多遊人驚訝的是,這裡道路四通八達,已硬化的村道近20公里。
“有的是政府出資,有的則是村民自籌。”徐開支說,不少村道是按角落捐資承包,斷斷續續修建的,每建好一段路,便立一塊石碑記載,30 多年來,就形成了逢路有碑的“碑林”景觀。
記者發現,這些石碑記載了每條道路的歷史及村民捐資村路硬化等情況。最早的一塊石碑是 1986 年立的,最近的一塊則立於 2018 年。每一塊石碑上都雕刻著村民的名字和他們捐贈的金額,少則 20元,多則數萬元。
在最早的《珍宮橋捐款芳名碑》的碑刻上,記者看到,1986 年,61 名村民總共捐資 5140 元修路,其中最多的捐了 500元,最少的捐10元。
“那時代大家都很貧窮,這61名都是扒了一輩子土地的農民,每一分錢都是血汗錢。”現年50多歲的村民回憶起當年的情景深有感觸,“那時的路很窄,凹凸不平,是名副其實的‘泥水路’。晴天還好,倘若下雨,路很溼滑,人難走,車難行,更不用說重型車輛,這給我們的出行和生產帶來了很多不便。”
為了改變出行困境,1986 年開始,在村黨支部和一些黨員的帶領下,村民們節衣縮食,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開始興橋修路。
“10 多年前一位僑親的教育愛心舉動,更是讓很多村民的觀念發生很大變化。”徐開支說,1995 年,旅馬僑親徐文發返鄉,出資5000元獎勵該村大中專學校學子,1996年又出資2萬元與其他鄉親及政府部門一起創辦該村第一個獎學基金會。之後,切身體驗到獎學基金會帶來的清新書香氣息後,村民紛紛慷慨解囊,捐資助學,在村裡形成了一股熱心公益的浪潮。
在珍卿小學內,分別立於1997、1998年的《珍卿村獎學基金會碑記》《珍卿村獎學基金會續碑》兩塊石碑,就是記載了當年村民捐資興學的盛況。
捐錢捐地 熱心公益全村都給力
在老一輩村民及僑親的示範帶動下,人們嚐到熱心公益帶來的甜頭 。2003 年,村裡的老黨員徐錫柱等人多次倡議在進村大道修建山門和亭子,既美觀村容,又能為沿途旅客提供一個休憩的地方。獲悉消息後,該村第 13、17村民小組的人一商量,很快就捐出田地,配合興建休息亭。
2004 年,部分鄉賢倡議修建新胡角落公路“。角落村民每人捐資500元,家裡擁有摩托車、貨車的,又主動多捐資 200元。”徐開支說,為了支持修路,部分家庭還主動捐出田地,讓路修建得更寬些。一些村民自發當起義務工,到溪裡挑小石頭,或者到山上挖紅土。不到一年工夫,這條寬4米、長2.5公里的公路便順利完工。
看著條條寬敞的大道,徐開支感慨頗多:“30 多年來,村民熱心公益成風,村裡每條路不僅都硬化,還進行了綠化美化,交通便利,村子也更漂亮了。”
(記者 陳明華 通訊員 葉國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