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天吃遍中國】第52天 內蒙古 通遼

通遼,光是這個名字就足以向人們證明他有多接近東北。從地圖上看,通遼也確處於扼東北咽喉之位置。如果這些都不足以證明,不妨在通遼的大街小巷走上一遭,聽聽那響亮抓耳的東北腔調,若不是街上偶爾出現的蒙餐廳與蒙古特產專賣店,你一定以為它已經落在東三省的某個位置。

2018年8月11日的通遼,雨轉陰轉雨,無法與它有太多光天化日下的接觸,只能更多憑味覺去認識它。然而,這為數不多的通遼之食,竟會給內蒙一週的行程劃下如此粗大完整的句號。

【555天吃遍中國】第52天 內蒙古 通遼


【555天吃遍中國】第52天 內蒙古 通遼


【555天吃遍中國】第52天 內蒙古 通遼

大骨頭、抻面


【555天吃遍中國】第52天 內蒙古 通遼


【555天吃遍中國】第52天 內蒙古 通遼

大骨頭、抻面,橫看側看它們都是具有濃烈東北印記的食物,只是在通遼,它們總是手牽著手肩並著肩出現在通遼人的早點桌上,也因此成為了通遼最具有地方特色的飲食。

通遼的大骨頭分為燉煮的和醬制的兩種,從部位上可分為棒骨、脊骨、尾骨、扇子骨等,肉質不盡相同、各有千秋,上圖所示的大骨頭為脊骨。脊骨肉呈魚鱗式的條狀分佈,吃起來絲絲分明,十分細嫩,毫無老柴之感,而每一段脊骨之間又有筋相連接,更使得口感多樣。若是口活到家,還能吸出脊骨中長長的骨髓,那爽滑粉嫩無可比擬。

至於抻面,則是東北地區普遍流行的骨湯抻面。沒有過多的調味,全靠骨湯吊出鹹鮮之味,抻面之中加入了蓬灰,使得口感極為Q彈勁道。一碗簡單的抻面,簡單卻不失態度與風味。

一肉一面,一日飽足時光,這是通遼人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宣告著自己的味覺屬性。狂野不羈,惹人歡喜。

【555天吃遍中國】第52天 內蒙古 通遼

乾鍋牛肉


【555天吃遍中國】第52天 內蒙古 通遼


【555天吃遍中國】第52天 內蒙古 通遼


【555天吃遍中國】第52天 內蒙古 通遼

好的食物會被埋沒嗎?經常發生的事。就像這個食物根本都不在我的計劃之中,直到今天來到通遼聽起當地人的推薦才決定去一探究竟。乾鍋牛肉?有什麼不一樣呢?事實證明,真的不太一樣。

一鍋牛肉,一籃子新鮮素菜,幾個小碗裝著調料,這就是通遼乾鍋牛肉的全部。鍋子上桌時鍋中牛肉已熟,但這份食物才完成了一般,還需要你隨自己的口味往鍋中放入素菜與牛肉一起煸炒,一直炒、一直吃。想吃之時夾起一塊肉或菜,在味碟中輕輕一點,放入口中,那鹹嫩鮮香勢不可擋。這種食用方式還有一大特點在於,牛肉從頭吃到尾口感在不斷地變化——從一開始的肉嫩到不斷煸炒後帶上的焦酥之感,彷彿是以0.1為梯度感受牛肉從8分到10分熟的全部變化過程,實在是無與倫比的體驗。

【555天吃遍中國】第52天 內蒙古 通遼

仙泉

名為仙泉,實為通遼的市井之泉。這是通遼當地特有的一種碳酸飲料,是通遼人常喝的佐餐之飲,其味道並不豐富,是一種簡單的甘甜帶點微酸,但仍舊足夠開胃藉口,仍舊能帶來一瞬清涼。

中國有多大?你瞧,你聽說過這飲料嗎?

【555天吃遍中國】第52天 內蒙古 通遼

牛肉乾


【555天吃遍中國】第52天 內蒙古 通遼


【555天吃遍中國】第52天 內蒙古 通遼

終究要離開內蒙古了,不帶上一些牛肉乾總覺得還差一個任務沒有完成。通遼是內蒙古較為有名的一個牛肉乾產地,在這裡能買到質量上城的牛肉乾。牛肉乾常見的做法有烤制、炸制和風乾幾種,各有風味,全嘗一遍總不現實。但無論如何,現做的總是好過包裝好的,雖然淘寶已足夠發達,要吃到最好的牛肉乾,恐怕還是得親自跑上一趟呢。

同樣的,各種奶製品也是造訪者最常帶走的內蒙食物,也許它們算不得內蒙飲食的精華,但是帶上一些,心裡總覺得內蒙彷彿還在身旁、在嘴邊。

【555天吃遍中國】第52天 內蒙古 通遼

除了以上所呈現的食物,在通遼較為常見的還有各種蕎麥麵食物,因其下屬的庫倫旗為著名的蕎麥產地,也是值得一試的飲食。不過,這次匆匆一面,只能到此為止了。

科爾沁的天與地,我們來日再見吧。

內蒙篇結語

內蒙七日,相聚短暫。我想我已證明了內蒙之飲食絕不像我們曾盲目設想的那邊全是牛羊奶酒,在這裡你可以吃蒙餐、可以品清真,還可以用舌尖觸碰山西、觸碰北京、觸碰東北。

下一次,如果新認識一位來自內蒙的朋友,記得先問問看他來自內蒙哪裡?否則,叫嚷著和他一起去吃蒙餐,他未必樂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