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

縱觀近些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國教育史都是考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且就考試而言有厚古薄今之傾向,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一直以來是。那關於孔子常見的考點有哪些呢?會以什麼樣的形式進行考查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孔子相關考點。

【考點集錦】

1、著作為《論語》。但需要注意的是《論語》並非孔子所寫,而是由其弟子記錄。

2、有教無類。——教育平等,但並非絕對平等。

3、“庶”、“富”、“教”。——經濟與教育的關係。

4、“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體現了啟發式教學原則,也是中國最早應用啟發式進行教學的教育家,比蘇格拉底的啟發性早200多年。

5、“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勞動的示範性。

6、“溫故而知新”——鞏固性教學原則、遷移。

7、“力行而近乎仁”——知行統一的德育原則。

8、教學組織形式——個別教學制。

【試題演練】

1、中國最早提出啟發性原則的是( )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2、孔子主張“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體現了教學過程的循序漸進原則。(判斷題)

3、據《論語》所載,孔子教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後《學記》又提出“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教學要求,這都是強調了教育的( )

A、鞏固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預防性原則

相信以上內容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同時,希望各位考生認真備考,能在這次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孔子的教育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