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真正的職場人都偷偷看

決定人生高度的,從來不是你的高談闊論,而是你說做就做的執行力,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零。

執行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真正的職場人都偷偷看

我們常常慨嘆,為什麼都是吃五穀雜糧長大的,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怎麼就那麼大呢?為什麼畢業於同一個學校的人,幾年後的差距也會變得那麼大呢?

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執行力,也是增加競爭力的最有效手段。當你抱怨別人增加報酬而自己的薪酬卻原地踏步時,當你感嘆別人發展機會大自己的空間越來越小時,有沒有想過:是不是可能正是你在執行力和行動力上的欠缺?

那些能夠超越同齡人的人,往往都有這樣一個優點,他們除了有遠見外,還特別肯吃苦,他們的勤奮和執行力往往能甩出同齡人幾條街。

一個人在舒適的環境待久了,無論他多麼想改變,如果他不去執行,最終都很難取得大的成就。

執行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真正的職場人都偷偷看

馬雲有一句非常經典的名言:“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說的就是一些人不去執行,只是空想

所以,想要變得更好,首先,你要學會去執行。寫出文章最好的辦法,不是蒐集資料,而是馬上在鍵盤上敲下第一個字;提升演講能力,突破演講恐懼,最好的辦法是,先衝上臺再說。

等待、默默發力不是最好的準備,只有跨出第一步才叫執行。

執行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真正的職場人都偷偷看


香港的“珠寶大王”鄭裕彤出身貧寒,為了養家餬口,小學畢業後,鄭裕彤便到父親的朋友周至元所開的“周大福金鋪”去當學徒。

店裡的夥計,大多隻知道埋頭做本分事,而鄭裕彤,除了做好本分事外,還特別愛動腦筋,經常琢磨和研究怎樣做才能更有利於金鋪的發展。

一天,老闆讓他到碼頭接一位親戚。這時他看到有一位南洋僑商上了碼頭,並向人打聽哪裡可以兌換港幣。

鄭裕彤靈機一動,立即走上前去,說周大福金鋪可以兌換,價格也最公道,並立即帶路,將這位僑商帶進了周大福,之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回碼頭接那位親戚。

鄭裕彤的這一做法,讓周老闆大為讚賞。

執行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真正的職場人都偷偷看


還有一次,店裡開工好一會兒了,鄭裕彤才氣喘吁吁地跑進來。老闆很生氣,問他到哪裡去了。

鄭裕彤回答說,自己看別人家珠寶行做生意去了。

老闆很好奇,問他看出了什麼名堂沒有。

“我看別家的生意,比我們店裡做得精明,只要客人一踏進店門,店裡老闆、夥計總是笑臉相迎,有問必答;無論生意大小,一視同仁;即使這回生意做不成,給人家留下一個好印象,下回他們自然還會光顧!”

“另外,店鋪一定要開在做生意的旺地,門面裝修也要講究,特別是做珠寶生意,一定要顯得十分氣派。”


鄭裕彤的回答讓老闆不禁對這個小夥計有些刮目相看,他沒想到這些經商訣竅能夠從這個小學徒的口中總結出來。

自那以後,老闆開始有意識地培養他,還將女兒嫁給了他。

後來,他成為香港金行龍頭老大“周大福”的掌門人。在鄭裕彤的經營下,“周大福”已經成為了珠寶行和金鋪的代名詞。

假如鄭裕彤面對那位兌換港元的南洋僑商,是這麼想的:

“金鋪又沒多給我工錢,我主動去管什麼閒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假如他不主動去琢磨怎麼做生意,而是想:

“我一個小夥計,就算操這份心又有什麼用?”


那麼,結果又會怎樣呢?

最好的執行者從來都是自己主動去做,不是被動等待別人安排才去做的人,他們都是能根據需求,主動去找事情做的人。

一流的執行者,他首先會覺得那些問題就是自己的問題,要主動地創造性地去解決。

他會覺得好機會是平臺的機會,也是自己的機會。

無論這件事情與自己有沒有直接關係,也無論自己的職位多麼普通,他們都會當仁不讓地去做。而機會,往往就會因此而產生。

執行, 不是被動應付,而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執行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真正的職場人都偷偷看


皇明太陽能集團創始人、總裁黃鳴,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擁有超強執行力的人。

黃鳴大學畢業後被分到了石油鑽井技術研究所,在技術裝備室工作。

工作兩年後,地礦部有一個斥資幾十億元的“七五”大型設備改造項目,即為了提升鑽井勘探的技術水平而要把所有的鑽機都改造一遍。

執行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真正的職場人都偷偷看

當時部裡把這個課題交給了比黃鳴所在裝備室的級別和規模更高一級的裝備研究所,為此還專門召開了鑽機改造方案的評審會,黃鳴當時抱著學習的心態參加了評審會。

當時有幾位年齡比較大的高工(高級工程師)在會上介紹方案,黃鳴聽得非常仔細。但聽著聽著,他覺得方案有問題。一是方案中有很多理論依據、設計計算跟大學的專業教科書和他所看到的國內外相關文獻不符;二是實施方案缺乏可操作性,設備改造方案與現場情況有很多不符之處。

在大學期間,黃鳴的專業課程學得非常深入,每門都是優,實習期間,他又把整個井架、鑽臺、動力系統等摸得一清二楚,寫了厚厚的實習報告,工作兩年,他特別關注專業動態,寫過幾篇專業的文章,發表後引起了很大的關注。

正因為有對專業技術的深度把握,黃鳴快速捕捉到了方案的不足。於是,他把自己認為不妥的地方逐條記下來。等幾位高工讓大家提意見的時候,黃鳴鼓起勇氣一下講了十幾條。

講的時候一氣呵成,但講完之後,他開始忐忑不安起來,畢竟在座的都是專家、司長、總工,自己不知深淺地提建議,會不會讓別人感覺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當天晚上,領導就把他叫到了辦公室。

讓黃鳴沒有想到的是,領導告訴他,聽了他的意見之後,大家都很重視,經過慎重考慮,領導決定把設備改造項目的任務分一半給他們科室,由他牽頭,與另一科室共同完成,並正式通知他加入“七五”設備領導改造五人小組。

就這樣,剛剛畢業兩年的黃鳴獲得了這個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機會,這也為他以後的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黃鳴的做法,正是讓執行力與創新力結合的典範。他的過人之處表現在以下兩點:

第一,不迷信權威,即使是眾多專家的方案,如果有漏洞,他也敢於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第二,雖然項目和自己無關,但還是主動去想創新的方案。

工作中,很多人就像機器人一樣,執行中很死板,被動地遵守常規。其實,最好的執行者往往能夠主動打破條條框框,並把創新力落實到執行中,主動為平臺做出貢獻。

只要你時刻圍繞“如何將工作做得更好”去思考和琢磨,即使在平凡的崗位上,你也能做出有價值的創新。

這正是在更高的層面上去完善執行力。

執行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真正的職場人都偷偷看


執行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真正的職場人都偷偷看


那麼,在職場上,如何提升自己的執行力呢?

第一, 對上級安排的任務,比他要求的做得更好。

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說:“那些不需要別人催促,就會主動去做應該做的事,而且不會半途而廢的人必定成功,這種人懂得要求自己多努力一點,多付出一點,而且比別人預期的還要多。”

是的,作為一個執行者,不能像個機器人一樣只是滿足於簡單把任務完成,而要學會站在全局負責的高度去認識,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做每一件事,都要做到超出上級的期望。

第二, 不僅能完成任務,還能彌補上級的不足。

一流的下級總能提醒上級,末流的下級總要上級提醒。

不少執行者認為:既然是領導,做的決定肯定是正確的,我只要照做就行了;

即使覺得有什麼不妥當,但是領導說的,就算出了差錯,也不是我的責任,我何必多事;

領導都沒有想到,我怎麼可能替他想到?

但最好的執行者,不僅不需要領導來提醒,而且總會想到領導前面,上級想到的自己當然要想到,上級沒有想到的,也要主動替他想到。也就是幫助上級把關,彌補他的不足。

第三, 優秀的人,常把“分外事”做成“分內事”。

任何事情都要分分內分外、都要計較一番得失,生怕比別人多做了一點點,好的機會又怎麼會輪到你。

將“分外事”當成“分內事”來做,就能獲得更多認可,獲得更多的回報與機會。不同的心態,就會導致不一樣的結果。

你能給人驚喜,命運就會還給你更多的驚喜。

第四,用手做只能保證“做了”,用心做才能保證“做好”。

對於自己關心的事,我們會時刻惦記,用心琢磨。反過來,如果是對自己不關心的事,哪怕它天天都在你眼皮底下出現,你還是會視而不見。

做執行的時候也是一樣,只有時刻關心與本職工作有關的事、公司的事、客戶的事,你才會用心做好。

執行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真正的職場人都偷偷看

那麼,怎麼才能做到“用心”呢?

首先,抓執行,要明確這次任務的目的,以及有什麼條件要求。根據目的和要求,去抓過程中的每一個點。

其次,拿不準的事情要主動問。如果是一個合格的執行者,可能會關心別人給你的東西要做什麼用,對方什麼時候用?如果多問一句,就不會耽誤事情。

然後,執行要有系統思維,要考慮到全局,而不是隻看其中一點,缺乏系統思維,只看到一點,不考慮其他因素,事情永遠做不到位。

最後,出現了問題,就應該認錯,及時止損。這樣會讓你看起來是一個有責任心,願意承擔責任的人。

所以,決定人生高度的,從來不是你的高談闊論,而是你說做就做的執行力,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零。

執行力的不同,人與人的差距自然就拉開了,從開始的一點點到最後的相差甚遠,最後會讓你悔不當初。

我是#暢談職場#,聊創業,分享那些職場有趣的事。

#職場達人說##我要上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