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病重,想見在藩國的親兒子一面,明孝宗是怎麼做的

明英宗朱祁鎮的原配是錢皇后,可惜錢皇后無子,所以最後朱祁鎮就立庶長子朱見深為太子。

朱見深即位後,尊嫡母錢氏為“慈懿太后”,生母周氏為“皇太后”。

周氏原本是朱祁鎮的貴妃,為其生下兒子朱見深、朱見澤,以及女兒重慶公主。因為錢皇后無子,所以她的兒子才當上皇帝。兒子即位後,周氏就一直想在各方面壓錢氏一頭。

朱祁鎮在臨終前,曾經交代過大學士李賢,錢皇后去世要與他合葬。但當錢皇后真正去世時,周氏又想方設法不讓其與朱祁鎮合葬。朱見深是她的兒子,自然就向著她,還好有群臣極力維護英宗遺言,錢皇后這才入葬裕陵。

太皇太后病重,想見在藩國的親兒子一面,明孝宗是怎麼做的

周氏仗著自己的身份,想要打破制度不是一次兩次,她曾在重病之時,還想要破例見親兒子一面。這個兒子不是明憲宗朱見深,而是遠在藩國的小兒子朱見澤。

朱見澤是朱祁鎮第六子,朱見深同母弟,是當初朱祁鎮被幽禁在南宮期間出生的。天順元年,朱見澤獲封崇王。成化十年,就藩於汝寧府(今河南省汝南縣)。

弘治八年七月,已是太皇太后的周氏病重,她沒有別的心願,只希望能夠見朱見澤一面。但是明朝有規定,藩王是不能隨便進京的,所以這讓明孝宗很為難。

太皇太后病重,想見在藩國的親兒子一面,明孝宗是怎麼做的

明孝宗朱佑樘兒時經歷坎坷,差點被憲宗的寵妃萬氏所害,當時祖母周氏擔心他被害,於是親自撫養他。明孝宗素來以仁孝治天下,周氏既對他有恩,又是他親祖母,所以從感情方面來說,明孝宗於情於理都很難拒絕祖母要求。

可是從政治方面來說,就很難辦了。如果答應祖母要求的話,就等於違背了祖訓,而且此例一開,到時候其他藩王也紛紛要求進京,那又該怎麼辦?況且就算最後能夠安撫,恐怕也要花費一大筆安撫金,只會讓國庫更加捉襟見肘。

最後明孝宗想出一個辦法,他是怎麼做的呢?

太皇太后病重,想見在藩國的親兒子一面,明孝宗是怎麼做的

他召見內閣首輔徐溥,告訴他這件事自己很為難,讓徐溥去想辦法。其實明孝宗的意思很明顯,這是我祖母的心願,我自己很難拒絕,你們內閣發揮作用的時間到了,給我想個辦法解決。徐溥一聽,隨即明白皇帝的意思,於是就去找其他大臣商議。

這邊明孝宗悄悄將難題交給大臣,這邊為了安撫太皇太后,他便下旨召朱見澤進京。第二天,禮部尚書倪嶽就進言:

“數年來三王之國,道路供億,民力殫竭。今召王復來,往返勞費,兼水溢旱蝗,舟車所經,恐有他虞。”

就是說近年來國庫開支巨大,如果要召藩王進京,那麼往返的開支又是一大筆。而且近期天災橫行,朱見澤進京的話,走水路可能有洪水之險,走陸路又有盜賊之虞。

太皇太后病重,想見在藩國的親兒子一面,明孝宗是怎麼做的

接著倪嶽又說:

“親王入朝,雖有故事,自宣德來,已鮮舉行。英宗復辟,襄王奉詔來朝,雖篤敦敘之恩,實塞疑讒之隙,非故事也。”

意思是藩王進京雖然之前有事例,但自從宣德時期開始,已經很少這樣做了。明英宗復辟後,雖然召見過襄王幾次,但每一次都十分兇險。而且英宗與襄王是叔侄關係,孝宗與朱見澤也是叔侄關係,如果召他進京,恐怕別人會說明孝宗對叔叔有猜疑之心。

反正說來說去,就是指這一要求極不合理,希望明孝宗不要答應。之後大學士徐溥也站出來應和,其餘大臣也紛紛附議,明孝宗心裡很滿意,可表面也要做給太皇太后看,於是始終顯得很為難的樣子,並且還是決定按照旨意執行。

太皇太后病重,想見在藩國的親兒子一面,明孝宗是怎麼做的

後來徐溥問孝宗為何如此,明孝宗說:

“卿等言是。但聖祖母之意,朕雖重違,業已召之矣。”

就是說你們諫得還不夠,說得還不夠狠。

於是第二天群臣又進言:

“太皇太后所以欲見崇王者,愛之也。崇王所以安富尊榮,實賴陛下紹祖宗而保有天下也。欲愛崇王,必自愛陛下始。若苟順一時之情,取王來京,人民騷擾,國勢動搖,則亦將有不利於王矣。”

這一次群臣將事情說得極為嚴重,太皇太后沒有辦法,最後只能選擇妥協,這件事就此作罷。

太皇太后病重,想見在藩國的親兒子一面,明孝宗是怎麼做的

明孝宗是個仁孝之人,要他在親情和皇權之間做出選擇,的確很為難他。在這個時候,內閣就充分發揮了其重要作用,而徐溥也在明孝宗的暗示下,擔負起了內閣首輔的責任,順利完成了任務。

(參考文獻《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